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技术在急诊急救中的临床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技术在急诊急救中的临床体会

张蓉

(兰州市中医医院急诊科,730050)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8)19-0272-02

研究表明,以往临床抢救心搏骤停患者通常是应用标准胸外按压方式进行,但该方式在应用过程中有一定的要求,即按压频率至少达到100~120min/次、按压深度至少5cm且不能超过6cm才可达到理想的复苏效果。同时据临床观察发现,消瘦患者或是老年患者在标准胸外按压进行过程中,易发生胸肋骨骨折的现象,于患者而言无疑是二次伤害。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技术是一种通过腹部提压装置有节律地提拉与按压患者的腹部,对患者心肺进行复苏的抢救方式,如今在心博骤停患者中已得到广泛应用。2017年8月笔者在甘肃省人民医院急诊科学习期间,参与了3例心腹复苏患者的抢救,发现将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技术应用于抢救过程中,可显著提升患者抢救成功率。鉴于此,本文主要探究在急诊急救中腹部提压复苏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并分析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技术的创新与优势,现做作如下报道。

1.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技术的主要机制

(1)腹泵机制

有学者认为在人体腹部受到压力时可升高腹腔内压力,同时对肝脏造成压迫,进而快速排空肝脏内血液。即进行腹部按压时可促进腹腔内压力的升高,在腹部脏器与容量血管受压的情况下,有利于腹部器官中的血液流回患者心脏,在提拉腹部过程中,可减少腹腔内压力,

肺泵机制此时腹腔大静脉随之开放,有利于下肢血液的回流,并为心脏的下次输出提前做准备。

(2)胸泵机制

在胸外按压过程中可通过促进心内压、胸内压的增加,促进血液的流动。在腹部按压过程中,可增大腹腔内压力,在患者膈肌受到压力后可向上移动,并减小胸腔内容积与心脏受压容积,进而发挥出胸泵的作用。同时,腹部提拉时可快速降低腹腔压力,在最大限度内移动膈肌,使患者心肺舒张,有利于血液的回流。

(3)

腹部提压是依据患者的膈肌上下移动而完成呼吸工作,在发挥肺泵作用的同时有利于肺脏呼吸功能的完成,在肺泵与腹泵机制的共同作用下,以循环不间断的状态完成人工呼吸,进而达到呼吸与循环共同进行的目的。

2.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技术实施方法

施救者双手紧握提压手柄后,在患者中上腹部放置提压板,在患者肋缘与剑突下方则放置提压板上方三角形,使患者皮肤与负压装置开口紧密接触,快速启动负压装置后,根据100次/min频率向下按压,并且向上提拉患者腹部,这一过程需保持连续、交替,同时确保按压时间等同于提拉时间。向下按压时通过垂直用力使患者腹部下移3cm。在提拉均衡用力,控制按压力度在50kg左右,并且控制提拉力度在30kg左右,以此扩张患者腹部,待回归按压前腹部状态后,在向上移3cm。

3.传统心肺复苏技术的优缺点

传统心肺复苏主要建立于患者心泵与胸泵基础之上,在心搏骤停患者应用中进行胸部按压,可有效促进患者冠状动脉灌注压的提高,对患者通气功能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但针对心搏骤停患者进行徒手胸部按压,则需要力度与幅度达到按压标准,若患者并伴胸部骨折,经过按压则可加重骨折程度,易损伤患者肺脏与胸膜。

4.讨论

心搏骤停指患者心脏在正常、无严重病变情况下因受到重大打击后心功能突然丧失的症状[1]。研究表明,例如溺水、自缢与触电等均是心搏骤停的高危因素,但不论是何种因素所致,患者在突发心搏骤停后,可中断自身血液循环,导致全身组织缺血与缺氧,进而降低生存几率。因此,心搏骤停患者需及时进行心肺复苏,促进患者血液循环与心脏自主搏动的恢复,以此降低患者的死亡率[4]。

以往传统心肺复苏技术是常用于抢救心搏骤停患者的主要手段,心肺复苏是一种抢救心搏骤停患者的重要措施,因具备有效、简单与快捷等特点,一度成为临床的研究热点。但据临床观察发现[2],传统心肺复苏易使血流与通气无法有效连接,复苏效果不如人意。针对这种现象,再加上临床医疗设备的完善与发展,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技术在临床中应运而生。

近些年随着相关领域不断加大研究心肺复苏机制的力度,现已有学者在肺泵学说基础上发明腹部提压装置,以此改进传统心肺复苏中胸外按压与人工通气无法同时进行的缺陷。具体来说,腹部提压心肺复苏主要是通过腹部提压装置对患者腹部进行按压,以此增加其腹腔内压力,在受压过程中膈肌向上移动,可为胸腔内部的压力的升高创造良好条件,进而缩小心脏受压容积,有助于血液重流回患者心脏。同时,在进行提拉时,可降低、下移患者腹腔内压力与膈肌,有效舒张患者心脏,为再次按压后心脏的泵血做足准备。据研究表明,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技术独特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5]:(1)大部分患者在传统心肺复苏过程中易发生肋骨骨折现象,不仅对心肺复苏效果造成影响,而且也会再次伤害患者身心,而使用腹部提压心肺复苏则可避免以上现象;(2)腹部提压心肺复苏过程中,应用音频与指示灯进行辅助,可确保按压的压力与频率在合理范围内,进而提升复苏效果;(3)实施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技术可有效进行肺泡换气功能,为患者在心肺复苏过程中氧合作用提供保障。此次研究,笔者在甘肃省人民医院急诊科学习期间,参与3例心腹复苏患者的抢救后,发现应用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技术对患者心搏骤停患者进行抢救,不仅可为心搏骤停患者的抢救提供新思路,而且复苏效果显著优于传统心肺复苏,可确保有效的对心搏骤停患者进行抢救,以及避免传统心肺复苏导致患者肋骨骨折的现象。

综上所述,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技术是抢救心搏骤停患者的新型手段,在患者呼吸与循环功能的恢复中疗效优越,因此值得临床加大应用力度。

【参考文献】

[1]王婕,吴国兰,杨荣华,等.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技术在急诊急救中的临床应用[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7,29(03):265-267.

[2]杨文典,导师:兰超.腹部提拉心肺复苏在院前急救中的临床疗效观察[J].人间,2016,228(33):203.

[3]王立祥,宋维,张思森,等.腹部提压心肺复苏多中心临床实验报告[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7,26(03):333-336.

[4]黎敏,宋维,欧阳艳红,等.腹部提压心肺复苏的临床应用[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6,28(07):651-653.

[5]姜素文,傅宝琴,韩振坤,等.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成功抢救84岁心搏骤停患者[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7,29(02):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