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黑龙江省医院150036)
【中图分类号】R711.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2-0109-02
【关键词】子宫肌瘤出血临床治疗
子宫异常出血是子宫肌瘤的主要症状,其中以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周期缩短及周期性出血最多见,偶有不规则或持续性非周期性出血。出血异常主要由壁间肌瘤和黏膜下肌瘤所引起,浆膜下肌瘤很少引起异常子宫出血。而壁间肌瘤多发生周期性出血,黏膜下肌瘤有时可表现为不规则出血。
1.临床表现
1.1症状多无明显症状,仅于盆腔检查时偶被发现。症状出现与肌瘤部位、生长速度及肌瘤变性关系密切,与肌瘤大小、数目多少关系不大。
1.1.1月经改变最常见症状。有周期缩短、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不规则阴道流血等。
1.1.2腹块患者常自诉腹部胀大,下腹正中触及块物。
1.1.3压迫症状肌瘤压迫膀胱出现尿频、排尿障碍、尿潴留等;压迫输尿管可致肾盂积水;压迫直肠可致排便困难等。
1.1.4不孕肌瘤压迫输卵管使之扭曲,或使宫腔变形,妨碍受精卵着床。
1.2体征与肌瘤大小、位置、数目以及有无变性有关。多在妇科检查时子宫增大,可及质硬、不规则、结节状块物。
2.治疗
肌瘤治疗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病人年龄、出血严重程度及病人的意愿等。
2.1药物治疗增大子宫似妊娠子宫2个月大小以内,症状不明显或较轻,近绝经的妇女或全身情况不能耐受手术者可先行药物治疗,采用性激素类药物可行效抑制肿瘤生长。
2.1.1雄激素(T)T具有对抗雌激素(E)、控制子宫出血的功能。可以促使子宫内膜萎缩、直接作用于平滑肌,使其收缩而减少出血,并可使近绝经患者提早绝经。
2.1.2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可抑制垂体、卵巢功能,降低雌激素水平,适用于治疗小肌瘤(≤2个月妊娠子宫大小)、经量增多或周期缩短、绝经过渡期患者。亮丙瑞林3.75mg/支,每4周皮下注射1次,连续使用3~6个月。使用后患者经量减少或闭经,贫血逐渐纠正,肌瘤也能缩小,但停药后又逐渐增大至原来大小。不良反应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如潮热、出汗、阴道干涩等。GnRH-a制剂不宜长期持续使用,长期应用可使雌激素缺乏导致骨质疏松。
2.1.3米非司酮是法国Roussel-uclaf公司于1982年首次合成的抗孕酮甾体药物,简称Ru-486,商品名为米非司酮。米非司酮是作用于受体水平的新型抗孕酮药物,对孕酮受体的亲合力比黄体酮强5倍,它能取代体内孕酮与孕酮受体结合,因而抑制孕酮活性。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孕激素对肌瘤的增长起重要作用。应用孕激素拮抗剂米非司酮可使肌瘤萎缩。Murph等1993年首先报道每天口服米非司酮50mg,连续3个月,可使子宫肌瘤体积缩小49%,但出现了抗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1995年他又报道了两种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结果,每日口服25mg可使肌瘤缩小体积56%,并且无抗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米非司酮5mg也可造成闭经并且无抗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但子宫肌瘤体积无明显缩小。
2.2手术治疗
2.2.1子宫切除术是绝经期前妇女肌瘤较大、出血症状严重者、经药物治疗无效者、不需保留生育功能或疑有恶变者的主要治疗方法。手术安全,疗效肯定,不会复发。50岁以下、卵巢外观正常者应予保留。
2.2.2肌瘤切除术对35岁以下、未婚或已婚未生育、年轻需要保留生育能力的妇女可采用此种手术方法。为减少术后出血及缩小手术范围,尤其靠近输卵管口的肌瘤,在术前应用以上药物治疗1个疗程使肌瘤缩小后再行手术,效果更好。手术可经腹或腹腔镜进行。
2.2.3宫腔镜下肌瘤切除术对小型黏膜下肌瘤可应用Na-YAG激光切割瘤蒂后取出肌瘤。对于突出于宫颈门或阴道内的黏膜下肌瘤也可经阴道进行,在蒂根部钳夹切除或切除后肠线缝扎。
2.3子宫肌瘤合并妊娠的处理
2.3.1妊娠期子宫肌瘤出现红色变性,患者出现腹痛,恶心、呕吐,以保守治疗为主,多数能经对症处理后缓解。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如持续发热、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不能缓解时应考虑手术治疗。手术要根据妊娠周数确定妊娠的去留,确定继续妊娠者要给予保胎治疗。
2.3.2分娩期子宫肌瘤①肌瘤位置不影响胎儿经阴道分娩,原则待其自然分娩,产褥期后重新检查。②子宫肌瘤嵌顿于骨盆腔,影响胎先露下降,可做选择性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出术,术中为减少出血,子宫体注射催产素并于子宫峡部放置止血带等以减少出血。③肌瘤大而多发,有变性,患者不愿保留子宫时,可行选择性剖宫产及子宫切除术。
3.讨论
肌瘤治疗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病人年龄、出血严重程度及患者的意愿等,如肌瘤较小或即将绝经的妇女可先行药物治疗,有效者可不行手术。近年随着医学的发展,认为子宫能产生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内分泌功能,参与体内生殖生理过程。绝经前切除子宫,虽保留卵巢,由于瘢痕形成影响血液供应,而使卵巢提前衰老5~7年。为此,药物治疗已越来越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24-225.
[2]连利娟,林巧稚.妇科肿瘤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