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万青(内蒙古包头市包钢三医院心理科014010)
【中图分类号】R19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1-0249-02
【摘要】了解精神科护士的焦虑状态及干预措施,为制定心理保健措施,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积极性提供依据。希望管理阶层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工作环境、保证护士编制、提高待遇、减轻护士压力。呼吁社会各界给与支持,让护士得到应有的尊重,以改善不良的情绪,使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精神科护士焦虑状态干预措施
精神科护理人员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其所承受压力已成为一种职业性的危险。其服务对象为思绪紊乱、行为异常、失去自知力的精神病患者。她们不但要履行专业的职责,完成特定的工作,还要面对暴力袭击的危险,工作压力大,心理健康差,焦虑情绪多,这就造成许多疾病的易罹患状态,导致躯体或心理疾患,严重影响身心健康。而她们身心健康状况好坏与工作效率和患者安危有着紧密联系。应引起心理卫生工作者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为其提供心理援助和各方面的支持,调动起护士的潜力,更好地完成护理工作目标,并有效地减轻心理焦虑的状态。
1、精神科护士的焦虑状态
由于长期与精神患者相处,容易产生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国外早有报道,大约30%的精神科护士一些时间发生的心理障碍较一般人群大2倍或3倍。国内关于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报道也逐渐增多,赵成香对50名精神科护士和50名综合科护士进行了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精神科护士在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都,身体化因子四个方面明显高于综合科护士;丁玉新对112名精神科护士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结果为精神科护士焦虑得分为平均为(33.96+9.37)明显高于高内常模;王立红于2010年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对在精神科工作1年以上的100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90名精神科护士焦虑状态的平均值为41.27+5.97,无焦虑者24人,占总人数的26.67%,存在焦虑者66人,占总人数的73.33%,这些研究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2、干预措施
2.1提高心理素质
护士应加强心理调适能力,加强心理知识培训,定期进行减压训练,加强自身的心理素质的培养。积极参与各种社交活动,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加强自我调控能力,学会客观地看待得与失,保持乐观、开朗、稳定的情绪。对护士定期进行心理测试,建立心理档案。对于出现焦虑状态,引发心理失衡的护士,应给予及时疏导和安慰,提高对工作环境的心理承受能力。
2.2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
对于精神科这个特殊科室,不仅要求护士与患者家属做好沟通,还要对危重患者的病情进行高水准的工作。有研究显示76.84%的护理人员认为通过继续学习,能帮助其把工作做的更好。医院领导要支持护理工作,为护士提供多元化发展的机会,做好岗前培训,上岗后的进修学习等。医院应鼓励护士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开展专业知识讲座,拓展护士的知识,使护士的护理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增强自信心和价值意识。
2.3加强社会支持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精神卫生知识,呼吁整个社会关注精神科护士这个群体,给其应有的理解和尊重,建立健全社会支持系统,提高精神科护士的社会地位,促进社会各界对精神科护理工作者的关注、理解、支持。
2.4改善医疗环境,
改善临床科室的硬件设施,加强病房安全设施及监测系统的建设,方便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异常举动;加强护理人员的配备,定期调整护理岗位,尽量减少工作环境对护士产生的影响,缓解护士的紧张情绪,实行弹性工作制,使有限的人力资源得到最大的利用。
2.5营造平等竞争的人文环境
加强护理科研理论学习,鼓励有科研意识的同志参加课题研究,实现自我价值。提高业务水平突出或在临床教学、科研和管理方面有突出表现的护理人员的待遇,充分发挥工作效率和成就感,使护理形象定格在高知识、高知智,高能力以知识创造为目标上。
2.6提高护士的收入
医院领导对精神科的护士工作要给予肯定,避免重医疗、轻护理的现象出现。应实行人性化管理,尊重护士,重视护士的心理需求,缓解护士的心理压力,减少管理性的疾病。通过不断深化医疗改革和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将护理服务工作与经济挂沟,并不断创新,以高质量护理增值服务为医院取得经济效益,同时使护士的辛勤付出得到合理的回报,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
3、小结
精神科的护理工作充满挑战,护士应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减少压力源的产生,培养锻炼良好的心理品质,保持心理平衡、愉快的情绪和乐观的心态。管理者应多关心护士的健康状况,帮助她们缓解工作压力,促进精神科护士以最好的身心服务患者,使护理工作得以顺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春花,余雨岚.浅谈护士长如何护护士的心理健康.实用护理杂志.2000.16.10.
[2]姜乾金.医学心理学.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3]赵成香.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山东医药,2004,3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