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患者护理中亲情护理的干预效果
熊德翠
(大理州民政精神病医院一病区;云南大理671008)
【摘要】目的分析焦虑症患者护理中亲情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在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所有焦虑症患者中随机选出7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应用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同时将常规护理与亲情护理分别作为(38例)对照组、(38例)观察组的护理方案。分别在护理前后评估两组焦虑程度,并且记录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在护理后,两组SAS评分均呈现下降趋势,但对比两组SAS评分降幅,发现观察组降幅更明显(45.39±1.64分<58.25±1.31分),且P<0.05,差异显著;同时,在护理满意度比较上,观察组(97.36%)高于对照组(73焦虑症;亲情护理;焦虑程度
.68%),且P<0.05,差异显著。结论将亲情护理作为焦虑症患者的护理方案,有助于对患者情绪状态进行调节,故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9)01-0121-02
前言
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症类疾病,发病后以患者的焦虑情绪为显著临床特征,甚至有患者可出现偏激或自杀的行为,对患者与家庭而言均是一种危害[1]。虽然焦虑症患者长期服用药物治疗可有效控制自身病情,但据临床观察发现,在患者治疗期间实施有效的护理可提升药效,在最大限度内调节患者的焦虑状态[2]。因此,我院将常规护理与亲情护理分别作为76例焦虑症患者的护理方案,并对比患者经两种不同护理后焦虑程度的改善情况,现分析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所有焦虑症患者中随机选出7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应用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进行分组,可分为(38例)对照组、(38例)观察组。纳入标准:患者经实验室辅助检查、体格检查等明确病情,并且患者出现紧张害怕、过分担心等临床症状;患者自愿加入此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护理依从性差或是不配合此次研究者;合并严重精神或认知障碍患者。对照组中分别有20例男性与18例女性患者;年龄范围在24~5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48±1.67岁;病程范围在5~12个月之间,平均病程为7.16±0.33个月。观察组中分别有19例男性与19例女性患者;年龄范围在24~5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50±1.46岁;病程范围在5~12个月之间,平均病程为7.22±0.35个月。两组在以上一般资料对比中,无显著差异存在(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入院后接受常规护理,即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所需服务,向患者讲解焦虑症等相关知识等。
观察组则接受亲情护理,具体内容:
(1)环境护理:患者入院后为其安排舒适的病房,并确保房间内配有电视机、卫生间等,为患者提供便利。同时,在患者空余时播放患者感兴趣的音乐或视频,既能够丰富患者的生活,也能够调节患者的内心状态。此外,护理人员每日保持病房的干净与整洁,让患者处于舒适的环境中,从而体现出亲情护理“以人为本”的特点。
(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严密监测患者情绪变化,扮演患者亲朋好友的角色与患者进行友好交流,为患者解决治疗期间的困难。尤其是在患者出现负面情绪时注重疏导患者的心理,避免患者在负面情绪下不配合护理或加重焦虑程度。
(3)用药指导:由于焦虑症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长期以往可降低患者的服药依从。因此,护理人员需定时监督患者服药,在服药前为患者讲解药物作用与剂量等,消除患者对服药的抗拒心理。同时,告知患者中断服药的危害性,以提高患者对服药治疗的重视程度。
1.3观察指标
分别在护理前后采用SA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对患者焦虑程度进行评定,评分标准:得分在50~59分之间提示轻度焦虑;得分在60~69分之间提示中度焦虑;得分高于70分则表示重度焦虑。同时,向患者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由患者评定此次护理满意度,评分标准:[3]得分高于90说明满意;得分在80~90分之间说明基本满意;得分低于79分说明不满意。依据满意与基本满意例数计算得出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此次研究数据均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分别以(%)、()表示计数与计量资料,并且分别行χ2、t检验。若检验结果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前后2组焦虑程度比较
在护理后,两组SAS评分均呈现下降趋势,但对比两组SAS评分降幅,发现观察组降幅更明显(45.39±1.64分<58.25±1.31分),且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1。
2.2护理满意度比较
在护理满意度比较上,观察组(97.36%)高于对照组(73.68%),且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2。
3.讨论
目前,临床为提升焦虑症患者的疗效与服药依从性,已开始应用有效的护理辅助治疗工作的开展。而亲情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核心同时在护理服务中融入人文关怀的护理模式[4],其应用优势在于通过高层次的护理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高品质的服务,确保患者在护理的各个环节中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怀与温暖,以促进心理状态的恢复。例如,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治疗病房,等同于让患者身处于家居环境中,以此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与负担,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同时,亲情护理注重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通过严密监测患者的情绪变化与为患者排忧解难,可让患者感受到亲情般的关爱,提高患者的安全与幸福感。并且在心理护理中,有助于护理人员引导患者应用正确的态度看到自己的病情,有助于患者在积极心态下配合治疗与护理,避免负面情绪加重自身焦虑程度[5]。结合本研究结果,在护理后,两组SAS评分均呈现下降趋势,但对比两组SAS评分降幅,发现观察组降幅更明显(45.39±1.64分<58.25±1.31分),且P<0.05,差异显著;同时,在护理满意度比较上,观察组(97.36%)高于对照组(73.68%),且P<0.05,差异显著。
由此可见,在焦虑症患者中实施亲情护理,可对患者内心焦虑进行调节,并通过个性化的护理服务获得患者的满意,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郭小梅,兰强.焦虑症患者护理中亲情护理的干预效果[J].医疗装备,2016,29(02):184-185.
[2]文艳.焦虑症患者护理中亲情护理的干预效果[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30(03):447-448.
[3]周芳.亲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J].医学信息,2016,29(10):111-112.
[4]李成云.亲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的干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04):200-201.
[5]冯蓓蓓,李芳芳,张莹丽.亲情护理模式在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7,15(01):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