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一中江涛
临近高考,各学校开始热点专题的复习,那么面对热点漫天飞的情况下,如何冷静面对,开展有效的备考呢?本文试着谈几点看法。
热点的选择热点的选择应该将课本的重点与时政热点相合,要将长效热点与短期热点结合,将国内热点与国际热点相结合,将历史热点与现实热点相结合,基于以上几点,今年的热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保障粮食安全。加强宏观调控,保障民生。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走和平发展道路,树大国形象。
热点的处理热点是高考的灵魂,但任何时事热点的考查都离不开课本知识点这个躯干。很多同学在高三阶段复习高考政治的时候会出现“走跑偏”的情况:光背热点资料书,却不怎么看课本了。其实大家去看一看高考真题,真正的原理、依据、答案要点,基本都来自于课本,因此应该以热点为背景,以考试说明为依据,抓住知识重点来复习。
例如发展低碳经济
1.时事要点:(1)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达成的《哥本哈根协议》维护了《联合国气候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并就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缓行动作出了安排。(2)中国确立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是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
2.层次分析: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3.考点角度分析
(1)经济生活:宏观调控手段;消费观念;科学发展;经济全球化等;
(2)政治生活:政府经济、公务职能、宗旨、原则;党的性质、宗旨、地位与科学执政,国家利益,主权及权利、对外政策等;
(3)一切从实际出发,联系发展全面观点、价值观,生产实践等。
4题例
运用经济常识回答:你觉得消费者和企业在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方面可有哪些作为?
A、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养成良好的消费行为习惯,做理智的消费者。在“节能减排”上,树立节能环保意识,增强责任感,积极参加节能减排活动,用实际行动倡导低碳生活方式,促进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B企业: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瞄准世界经济发展新趋势,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和发展绿色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②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转变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生产“能耗低,污染少,科技含量高”的产品。③大力推进科技自主创新,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想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运用政治常识,说明我国政府为什么提出“到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比2005年下降40%一45%”行动目标?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有利于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②政府具有经济、文化、社会公共服务职能,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是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体现。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有利于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④我国是负责任的大国,积极承担国际责任,遵守联合国宪章和原则,推动哥本哈根会议取得积极成果,妥善应对气候变化,维护世界各国人民的利益。
热点的理解过去一年中的重大时政背景和我们课程的核心知识结合最紧密的部分,最容易成为高考政治的考点。比如经济方面,今年宏观调控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点,金融危机的情况下,我们开始反思西方的自由市场弊端,回到我们的宏观调控、消费与生产等重点知识,扩大内需的依据就是消费与生产,大题的答案要点中很容易涉及。再比如说经济结构调整,就业问题,包括前段时间的G20国峰会,这都是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的知识点。
对热点的冷思考1.高考考热点不宜挖掘过深、太复杂、太繁琐命题人只是希望中学生能够了解当前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和重要的理念,晓得就行,不需要有多么深刻、系统的把握。毕竟,中学生不是政策专家,要以学生为本,不能过于难为中学生。所以,平时复习不要大搞热点专题复习(这是文综特别是政治学科高三复习的大忌),只需要在基础知识复习时注意联系和渗透就够了。要让学生明白,在答题时,只要点到最新理念就得分了。比如“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或者和谐世界)等,只要写进答案就得分了。
2.不必过分猜测出题人的意图命题人都是专家,都是经过专门培训的,站的角度都很高。他考热点不直接说热点(有时根本就看不出直接的热点来),考这个问题绕到另外的问题考。比如,考“反恐”,他不直接考,而是考联合国的作用(反恐就需要发挥联合国的主导作用);“两会”召开后“民生”问题成为考查“和谐社会”的一个具体角度,但高考对“民生”问题、“和谐社会”问题的考查不会直接考查党和政府提出的理论本身,而是选择农民工的拖欠问题(因为解决好这一问题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棚户区改造”问题等。因此不必过分猜测出题人的意图,不要猜题押宝,只要把基础知识学扎实、思维基本上达到要求就能够回答问题。
3.热点命题切入点不宜大题高考命题的切入点值得研究,它往往是从很具体、很小的事例切入的。比如新农村建设方面的材料,可以是某个地方的具体做法(如新闻报道的事例),也可以是命题人自己脑子里想出来的一个材料(大家都不知道的虚拟材料)。考的是热点,要的是理论,不是从理论到理论。从热点问题出发,找到理论根据。
4.不能面面俱到从文综高考的实际情况来看,每一学科的题量很有限,主观题目更少,因此花大量时间连篇累牍地搞热点复习是错误的,热点的复习一定是为了帮助学生更进一步掌握基本知识,进一步提高应试能力,做不到这个要求就是错误的。热点问题众多,不能面面俱到,高考中,每一学科只出一个本学科的问答题,只有一到两个各学科综合题,而所谓学科综合只是形式上的,分解到每一学科,只相当于简答题,在知识深度上要求比较低。
结论:在高考政治的最后复习阶段,绝对不能把学习时事问题本身作为复习的重点,不论哪一轮复习,都要牢牢把握巩固基础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和应考能力为指导。热点只是一个载体,不能让热点干扰了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