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希秋(苍南县金乡镇大渔学校,浙江温州3258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农村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整体状况堪忧。作为农村教师如何改变这种状况?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从“听、说、读、写、思”五种基本能力开始潜心修炼,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关键词:农村英语教师;基本功;专业化发展
农村教育事关“科教兴国”战略的落实,农村教师事关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局。保障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既是农村教育的需要,也是开拓教师教育最广阔市场的战略之举。由此可见,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是当务之急。作为农村学校的英语教师,我们应主动出击,从“听、说、读、写、思”五种基本能力开始潜心修炼,促进专业化发展。这样,才能跟上时代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步伐。
一、听———催化教师自我成长
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首先要坚持听课,提高听课的效率。其次是要听一些专家、名师的讲座或点评。我们地处农村,学校规模小,师资力量薄弱,存在着视野狭窄、观念陈旧、方法过时等弊病,教学教育过程中也存在着较多困惑,缺少高明智士的点拨与引领。因此我们要经常听一些专家或名师的讲座或点评,汲取他们的教学经验。第三,学会倾听学生的课堂表现。我们在上课或听课时会存在这样一个误区———就是教师对学生在课堂里的表现缺少关注。其实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我们应该关注: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学习活动中学生经常做出怎样的情绪反应;学生是否经常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学生活动的时间是否充裕得当等。
二、说———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在提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今天,笔者认为,教师的“说功”不容忽视,应让教师在“说”的过程中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教师在“上课”时要追求准确、生动、风趣的课堂语言,包括肢体语言。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以及师生之间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都必须以语言作为凭借。这说明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师生在课堂上进行师生互动的效率。
三、阅读———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乐意行为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说:“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讲的东西多10倍,以便能够自如地掌握教材,到了课堂上能从大量的事实中选出最重要的来讲。”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只有大量阅读。在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学习更应该成为教师的乐意行为。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这些都是至理名言。读书会让我们教师更加善于思考,更加远离平庸与浮躁,从而让教师更加有教育的智慧,人生也更加绚丽。
随着时代的进步,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必将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项神圣的事业。以往凭借经验就绰绰有余了,然而,现在我们常会这样怀疑自己:怎么越来越不会教书了。那么,除了学习、学习、再学习,让读书支撑生命,我们已别无选择!
四、写作———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写,是学习英语的五种技能之一。教师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该写些什么呢?首先是要写好教案。但笔者要提醒一句,千万不要为了应付检查而去抄教案,这样只能让自己的水平倒退。其次是要学会写教育教学随笔、案例和论文等,这样才能提升我们的专业化水平。
五、教学反思———构成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华师大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3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前苏联教育家斯卡特金曾说:“为了尽快和出色地掌握教育的艺术,每一节课后,都应当认真思考一下自己的成绩与不足,同时要找到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弄清原因是在备课时造成的,还是在上课时直接造成的。”这都说明,教学之后进行归纳反思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思广则能活,思活则能深,思深则能透,思透则能明。我们只有不断实践、勇于反思,才能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教学质量,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因此,教师反思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对话、沟通的桥梁,也是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的桥梁。
综上所述,在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作为农村英语教师,我们要把握机会,主动出击,潜心修炼“听、说、读、写、思”这些基本功夫,用成熟的思考和努力的践行实现漂亮转身,成为农村学校本土化的专业骨干教师,真正意义上为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李志欣.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方法[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7,(20):20-23.
[2]施光跃,李荣,邬旭东.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化发展[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3]徐世贵.教师自主成长[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4]申继亮.教学反思与行动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单中惠.教师专业发展的国际比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