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婷(会理县城关第二小学四川会理615100)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9)09-096-01
一、背景
一年级小学生的特点:1.好奇多问,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感兴趣。2.活泼好动,喜爱玩耍。前几年,遇到这样一个一年级的小女孩。每天在校时总是一个人坐在座位上,从不说一句话,上课不发言,注意力不集中,作业质量低,看不到她脸上的笑容,看不到她与同学交往,在班级中她没有要好的朋友。
6岁的孩子应该是活泼可爱、天真烂漫、丰富多彩的。看着这一切,我感觉到孩子一定有不寻常的经历,我无法不去关心她,了解她……
二、追根溯源
有一天,她的爸爸到校接她的时候,我和他反映了孩子在校的不良情况,才知道孩子的一切不正常的表现皆因父母前不久离异而起!所有的孩子都希望在成长的过程中均有父母的陪伴,不希望缺失任何一方。当今社会,离婚率不断升高,单亲家庭的孩子心理不适应、情绪不协调,心里总是幻想着父母重归于好的一天,作为孩子的老师,我要帮助她适应父母离异的现状,消除她的心理困扰。
三、离异家庭对孩子身心的影响
离异家庭的孩子一般存在以下问题:1.性情孤僻,不愿与人结伴;2.消沉厌学,缺乏上进心;3.容易走极端;4.心理逆反,不愿接受教育;5.自卑,缺乏自信心。
1.心理的影响
离异对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有显著的消极影响。在父母离异的过程中,家庭气氛紧张,孩子受刺激,影响学习。父母离异后,孩子缺少父母一方的关怀照顾,变得内向、少言。父母再婚后,有的孩子不适应新环境,性格孤僻,学习精力分散。
2.成绩的影响
父母离异后,由于孩子缺乏完整的监护人或无监护人,学校、家庭无法沟通,学生缺乏进取心,缺乏主动性、积极性,缺乏自觉性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学生因思念其中一方父母,渐渐厌学或不愿意学习,成绩下降。
3.情绪发展出现障碍
离异家庭的孩子由于父母的离异,总是感觉自己的家庭是不完整的,是一种耻辱,害怕同伴知道后看不起自己,所以产生强烈的怨恨感、恐惧感、自卑感和逆反心理等消极情绪。
四、对离异家庭孩子的教育措施
(一)关爱孩子、鼓励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
帮助孩子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父母的离异。引导孩子明白:
父母也不愿意伤害自己的宝贝,可仍然选择这样的方式解决问题,说明父母双方都觉得生活在一起很不开心!做儿女的应该尊重父母的选择,不论父母双方是否生活在一起,孩子永远都是他们的宝贝,父母其中一方并没有抛弃她,父母永远是爱她的,并及时和孩子父母沟通,让孩子父母更加关爱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父爱、母爱的真实感,让孩子感受到自己仍然是父母的宝贝儿。
(二)家校联系,时时反映孩子情况,对症下药
孩子在校期间,教师时时观察她的一举一动,每天对她
嘘寒问暖,时不时让班上活泼开朗的孩子去和她聊天,带她去教室外活动一下。课后,教师及时把孩子的各种表现告知她的父母一方,并询问孩子在家时有没有改变,有没有不良情况,和父母一方及时沟通,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状况,以及在同伴心中的印象,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方法,及时和孩子交流、沟通。
(三)耐心辅导,增加自信心
这个孩子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可因为父母离异,成绩一
直上不去,书写也差。每天我都会对她特别辅导,查缺补漏,鼓励她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及时给予鼓励。一段时间的努力后,孩子在学习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上课时能够积极主动举手发言。现在她是一个活泼开朗、认真负责的小组长,每天帮老师收发作业,辅导组员纠错,督促组员背书,是一个阳光、自信的孩子。
(四)单亲父母要重视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对孩子来讲是至关重要的、不容忽视的。离婚父母首先要让孩子在离婚这件事上理解父母,理解这是父母双方的情感选择。只有孩子理解父母,孩子才能面对现实,与家长共同克服困难。其次,在家庭出现变故之后,尽可能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为孩子创造好的家庭氛围,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不仅关心孩子的生活,更注意孩子的教育。关心孩子的思想、学习、交往,及时发现孩子的不足和优点,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特别关注,做好心理健康教育
小孩子在父母离异时,肯定会有特别多的委屈和疑问,
教师要趁这个机会,倾听孩子的委曲,并适时进行疏导,帮孩子打开心结,做她的好朋友。在座位安排是精心策划,让她和性格活泼开朗的同学坐,时时鼓励她。时时抓住适当时机表扬她,帮她树立自信心。
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面对那些离异家庭的不幸的孩子,只要老师、同学和父母用更多的关心,更多的爱,让他们感受到真情和温暖,他们就会拥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