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文翠
(麻江县人民医院贵州麻江557600)
【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探讨不同处理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在我院进行剖宫产并出现切口愈合不良的64名产妇,分析导致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并按处理方法分为传统组及实验组,各32名,传统组术后对切口进行常规处理,实验组进行直接清创二次缝合的方法处理。结果:导致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主要有产妇自身原因、手术操作。观察组腹部切口愈合及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结论:明确导致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合理处理可有效改善愈合,缩短愈合时间。
【关键词】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原因处理
【中图分类号】R7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8-0198-02
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和麻醉水平的进步以及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剖宫产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然而剖宫产相关并发症也引起产科界的高度重视,其中腹部切口愈合不良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此并发症不仅增加产妇的经济负担,同时也增加精神负担,若不及时处理,后果严重。笔者通过分析导致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并探讨不同处理方法的效果,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本组64名产妇为近年来在我院进行剖宫产并出现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年龄20—35岁,均为足月分娩,其中脂肪液化42例,切口感染22例。按处理方法分为传统组及实验组,各32名,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切口愈合不良诊断标准依据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规定,乙、丙级视为愈合不良。乙级:切口局部红肿,硬结,血肿,渗液;丙级:切口化脓。
1.3方法
1.3.1原因分析方法通过大量查阅相关文献,结合患者的病例资料,统计产妇发生切口感染的原因。
1.3.2处理方法传统组:传统组:感染者用双氧水清理切口,再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将坏死组织剪除,切口内置入甲硝唑纱条,每日更换一次。每日检查创面,当有肉芽组织出现时用胶布固定。脂肪液化者用生理盐水处理创面后切除坏死组织,并用康复新液纱条,每日换药一次。每日观察渗液的量,在渗液明显减少后用胶布固定。皮下渗血者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后彻底止血,用生理盐水纱布填塞换药,当创面新鲜时用胶布固定,并常规给予抗生素。实验组:感染者拆除部分缝线,并对切口进行清理、冲洗,切除坏死组织;脂肪液化及皮下渗血者直接用生理盐水冲洗后清理创面。处理好后再用1%的利多卡因进行局麻,进行二次缝合。若腹直肌前鞘裂开进行间断缝合,若腹直肌前鞘良好进行间断褥式缝合。双角部放置引流条,并进行常规压沙袋24h。取沙袋后指导患者左右交替侧卧以确保引流通畅。每日换药一次,挤压渗液,当渗液明显减少或无渗液流出时,取出引流条,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
1.4切口再愈合疗效标准显效:1周内切口达甲级;有效:4周内切口达甲级;无效:切口未达甲级。
2结果
2.1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分布。本组64名产妇中因产妇自身原因导致切口愈合不良48例,其中妊娠合并症6例,肥胖20例,急诊术5例,术后咳嗽16例,营养不良10例,贫血7例;手术操作16例,其中止血不良9例,缝合不佳5例,手术时间过长2例。
2.2两组处理方法疗效比较。传统组总有效率为93.7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100%,且实验组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优于传统组(P<0.05),如下表。
两组处理方法疗效比较
3讨论
3.1切口愈合不良高危因素。感染是引起切口愈合不良的一大因素。女性阴道为有菌腔道,潜在的致病菌或非致病菌都有可能导致上行性感染,分娩和手术操作可降低或破坏女性生殖道的防御功能和自净作用。而剖宫产为Ⅱ类切口,本身存在诸多感染的可能。胎膜早破,产程中多次肛查、阴查,使存在于周围环境或产妇阴道内的条件致病菌、羊膜腔内的病原菌大量繁殖,并从生殖道创面侵入而引起感染,导致切口愈合不良[2]。妊娠糖尿病本身抵抗力下降,由于微血管的病理改变,导致微循环障碍,血流灌注低,组织缺氧容易引起切口感染。有报道称肥胖在诸多影响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相关因素中居首位[3],笔者分析原因可能是肥胖者单位组织供血少,影响操作而延长手术时间,且脂肪过厚,在切割时容易残留脂肪孤岛以致难以避免缝合缺陷,导致脂肪液化、坏死及渗液。本组因肥胖导致切口愈合不良占首位,与以往的结果相一致。此外,手术操作也是导致切口愈合不良不可忽视的原因。术中使用高频电刀不当及缝线过密可影响组织血运,导致组织缺血、坏死及缝线异物反应;术中止血不良导致失血过多;手术时间过长;术中止血不彻底,血液在切口内积聚形成血肿等均可导致切口愈合不良。
3.2合理处理。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产科的专业水平,也是树立医院信誉的关键所在。曾有一段时间,我院发生切口愈合率比较高,我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制定好以下预防措施:1)严格无菌操作,减少细菌数量;2)合理选择切口方向,一般取子宫下段横切口,此种切口出血少、张力小、易缝合,可避免纵切口上部过厚的脂肪导致愈合不良;3)彻底止血,防止血肿形成;4)合理缝合,线头不宜过长,以免增加感染;线结松紧适当,以免过松创缘接触不良,出现裂隙,以致发生渗血感染,过紧影响血运,导致组织清除炎性因子能力下降;5)对症处理,血糖高者积极控制血糖;贫血者术前应输入红细胞悬液以改善贫血。在围手术期做好预防措施后,我院腹部切口愈合率有明显的降低。同时,在对愈合不良者的处理对策上我院也进行了探索,证实直接清创二次缝合的处理方法优于常规法,不仅能提高治疗效果,且能缩短愈合时间。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32
[2]康林.剖宫产后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防范[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5):657.
[3]周冰,李春梅.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处理.实用妇产科杂志,2011,24(7):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