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鹏(黑龙江省医院150036)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0-0356-02
【关键词】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护理
血管通路是指血液从体内引出,经体外循环后再回到体内的出入途径。血液透析临时性的血管通路是指在短时间内建立,能维持数小时或数月的血管通道,以满足病人短期内血液透析治疗血流量的需要(100~300ml/min)。对急诊血液透析的患者、动静脉内瘘未成熟或动静脉内瘘闭塞的患者,快速、准确、有效的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是保证透析顺利进行,改善患者病情的关键。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血液透析患者60例,对临时性血管通路建立与护理分析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60例,其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22~80岁,慢性肾衰竭49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1例。
1.2方法打开透析机,接好透析液,连接并冲洗好管路和透析器,无出血危险者用肝素生理盐水预先充满管路和透析器。在中心静脉管出口端下铺无菌巾,带无菌手套,0.5%活力碘消毒导管尾端后,用无菌纱布拧开肝素帽,再用75%乙醇消毒管口周围。用注射器抽吸冲管用的肝素生理盐水2ml,确定无血栓后夹紧管夹,再推入首次肝素量50U/kg,连接透析管道进行透析治疗,接头处用无菌纱布包裹后再盖以无菌治疗巾。肝素帽专人专用,取下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浸入75%乙醇内,透析结束后,取出肝素帽拧紧,用无菌纱布包扎,妥善固定。透析结束后,先用生理盐水将管路和透析器中的血驱入病人体内以减少丢失血量,再将透析管与中心静脉导管分离,最后用0.4%肝素生理盐水1.2~2.0ml封管,夹紧导管,消毒管口后,拧紧肝素帽,可维持3~5天。
2护理
2.1静脉插管的护理和使用透析过程中,在连接和断开导管时,透析工作人员和患者都应穿手术衣、戴口罩。导管的管腔和顶端不应持续暴露于空气中,应在导管顶端带上小帽或在管腔内插入一个注射器。导管腔内必须保持无菌,严禁在透析过程中通过导管输液。每次透析结束后,导管顶端和血液通路连接部位应在聚维酮碘中浸泡3~5分钟,并在分离前使其干燥。导管出口部位应使用聚维酮碘软膏、洗必泰贴剂或其他抗生素凝胶消毒,并使用干燥的无菌敷料覆盖。应避免使用不透气或无孔的透明膜,因为它们比干燥的敷料更易引起出口处细菌的种植。每次透析后,都要向导管内注入肝素抗凝,每侧导管腔内用肝素盐水充满(肝素量为1000~5000U/ml)。应该避免注入的肝素超量,因为这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全身抗凝,使患者有出血的危险。每次透析前,应先抽出每个管腔内的肝素盐水,再使用肝素盐水(100U/ml)预冲导管,然后开始透析。静脉导管的出口部位不能浸泡在洗澡水中,最好进行淋浴,然后在导管出口部位立即使用抗菌软膏消毒,并更换新的敷料。
2.2分析导管血流不良的原因,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①导管前端有血栓;②导管前端周围的血容量不足;③导管前端血管壁的粘附现象;④导管型号过大。血流量不能达到150ml以上,或透析前后血肌酐变化不明显。①将导管反转180°,或将导管滑动1~3cm,以变换导管前端位置,防止侧孔粘连;②交换动静脉回路,此时可出现透析效率的下降10%,应适当延长透析时间;③如仍有导管功能不良,应尽快拔出管道。
2.3动静脉内瘘护理两内瘘针均在吻合后的静脉段穿刺,静脉段血流是从远端流向近端,因此动脉针应位于远端。穿刺注意事项为①静脉段扩张不佳的患者,可用止血带帮助定位,透析时止血带应去除,以免发生再循环。②应使用16G或15G的内瘘针。③穿刺部位用胺碘酮消毒需满10min。④动脉针先穿刺,距动静脉内瘘吻合口至少3cm,斜面向上45°角进针,指向吻合口。⑤静脉针斜面向上45°角进针,指向向心方向。
2.4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2.4.1感染护理感染为最常见的并发症,分为出口部感染、隧道感染和血液扩散性感染。①导管出口部感染时,其表面皮肤呈红肿热痛,并有脓性分泌物溢出。局部定时消毒更换敷料,在管口皮肤周围涂擦红霉素软膏,口服抗生素;②隧道感染,必须使用有效抗生素两周,严重者需拔出导管;③血液扩散性感染,透析开始l小时左右,病人出现畏寒、重者全身颤抖,随之发热。在排除其他感染的前提下,应考虑留置导管内细菌繁殖的可能。应拔出导管,并将导管前端剪下作细菌培养。操作过程中应遵守无菌原则,防止医源性感染。
2.4.2出血与气胸:表现为导管口出血或局部形成血肿,常见于穿刺探查过程不顺利,反复穿刺造成血管损伤或刺入动脉。使用抗凝剂后更易出血。操作者应熟悉解剖位置,提高穿刺技术,避免刺入大动脉,最好在B超导向下进行操作,如发现有血肿,应冰敷或局部按压5~10分钟;若刺入大动脉应延长按压时间;插管操作最好在透析前一天进行,防止使用抗凝剂后加重出血;穿刺不易过深,防止刺破胸膜引起气胸;操作时随时注意夹闭导管夹,防止空气进入体内引起栓塞。
2.4.3导管内血栓:留置导管时间过长、病人呈高凝状态、肝素用量不足或管道受压扭曲等原因可引起血栓形成。应用尿激酶可使90%~95%的血栓得以溶解,其方法是:5万~15万U尿激酶加0.9%氯化钠2~4m1分别注入留置导管的动、静脉腔内,保留5~10分钟,回抽出被溶解的纤维蛋白和血凝块,若一次无效,可重复进行。
3讨论
向病人介绍血液透析的过程,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告诉病人留置导管的重要性,按医嘱定时换药及透析治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局部干燥、清洁,如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等现象,应立即就诊,以防感染扩散。除股静脉穿刺插管不宜过多下床活动外,其他静脉穿刺插管,活动不受限制,但应避免剧烈活动,以防留置导管滑脱。一旦出现导管滑脱,应压迫局部止血,并立即到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宋逢春,于宗周.血液净化外科学.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33-34.
[2]嵇爱琴,叶朝阳.长期留置双腔导管血液透析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9):563-564.
[3]王玉柱.血液透析血管通路进展[J].中国血液净化,2003,2(8):407-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