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患者家属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2

急诊患者家属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

张晓芬

绵阳市中心医院621000张晓芬

急诊患者在接受救治的过程中,家属常常出现急切与紧张、焦虑与恐惧、忧郁与烦躁、无助与依赖等不良心理反应,不利于患者病情的救治和康复。因此护理人员不仅要了解患者心理状态,而且要准确把握家属的心理特点和需求。为家属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加强与家属的沟通,消除家属的心理障碍,尽量满足患者家属的合理要求,使家属能够积极配合急诊科的工作,全身心地照顾、安慰、鼓励、帮助患者,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和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护患关系。

【关键词】急诊患者;家属;心理特点;护理对策

急诊科是抢救危重患者的场所,患者的特点是发病急、病情重、病情变化快,患者及家属往往缺乏心理准备,容易出现诸多严重的心理障碍。在实际护理工作中,我们比较重视的往往是患者的心理特点和需求,而忽视家属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干预,结果导致护理人员、患者、家属三者之间缺乏协调,影响急诊患者的救治及康复。其实家属的情绪和言行对患者有着很大的影响,及时与家属沟通并取得其信任,则可以帮助护理人员劝慰患者,稳定患者的情绪,保证医疗护理的顺利进行。反之,如果家属惊慌失措,痛哭流涕势必影响患者的情绪,干扰正常的治疗。因此,护理人员有必要准备把握急诊患者家属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缓解因突发事件而引发的家属的不良心理状态,使其更好地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改善医患关系,有效地执行医嘱配合患者治疗,将各项护理措施落实到位。急诊患者家属的心理特点分析急切与紧张患者因为突然之间的意外或者发病,家属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带着缓解病症、解除痛苦的急切心理来就诊。急诊科对于患者及家属来说是一个陌生的环境,加上抢救过程中患者与家属相互隔离,家属不能与患者实时交流,表现为精神紧张、手足无措,感到无助。焦虑与恐惧由于家属对于患者病情的知识缺乏全面认识,加之抢救过程紧张忙碌的氛围,抢救结果的不可预知性,能否使患者及时从危急阶段扭转过来,使病情得到明显控制和减轻,担心出现难以接受的严重后果,担心医护人员的操作过程中出现疏漏等;这些不良心理状态常常会使患者家属出现焦虑和恐惧的心理特征。

忧郁与烦躁

主要是家属对急诊抢救工作缺乏足够的了解,对护理人员的技术存在疑虑,救治过程紧张压抑的气氛;家属的不合理要求得不到满足或认识上出现偏差;划价、缴费、取药过程的不顺利,家属认为患者救治费用过高等;诸多因素会使家属产生忧郁与烦躁心态,甚至将其不满转嫁到医院方面,甚至发生过激事件,干扰正常的救治工作。

无助与依赖

不少患者在家中担当了重要角色,突发疾病或意外伤害的发生会使家属有天塌下来的感觉,害怕失去收入来源或家庭依靠,转而对抢救寄予厚望,当救治在短时间无法治愈患者时就会感觉到无所适从,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痛哭流涕,不知以后该如何是好,表现为无助与依赖的心理。

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对策

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好的医疗环境可以给患者和家属带来安全感,使家属在患者接受救治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参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当中。因此,在抢救工作中,要求护理人员动作要冷静、轻巧、有序,表现出娴熟的操作技能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冷静果断地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要注意保持环境安静、整洁,医疗器械及药品要处于应急状态。为给予家属更多的人文关怀,有效减轻家属的疲劳状态和不安,我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急诊室设立一个家属休息场所,并且提供必备的生活设施,让患者亲属能得到充分休息。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有效的交流和娴熟的沟通技巧是心理健康护理的基础,恰当的语言是减缓家属不良心理的重要保证。因此,急诊护士应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使家属时刻感觉到受到院方重视,使患者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以利于护理操作顺利进行。首先,护理人员要态度和蔼,仪表要端庄,服务要热情周到,言语要亲切,给患者和家属留下良好的印象,对于缓和紧张的情绪有巨大作用。其次,护理人员尽量采用家属能够理解的语言与家属进行沟通。再次,选择恰当的沟通的时机,护士要及时解答家属所担心的问题,向家属耐心细致地解释必要的抢救知识,以及患者抢救工作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让家属做到有心理准备,避免出现家属难以接受的情况。消除家属的不良心理反应对于刚入院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向家属及时介绍急诊科的环境及抢救常规工作安排,使家属尽快熟悉周围环境,稳定家属的情绪,关心和鼓励患者,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护理人员在救治过程中对于患者病情的发展、用药、必要检查、采用的护理措施等需向家属及时做出解释,缓解家属紧张情绪。对于采取的特殊救护措施以及需要家属签字的项目,如做输血、手术、血液透析、麻醉等,护理人员须透彻解释同意书上的各项条款,让患者亲属确信,对患者采取的各项治疗措施都将谨慎、认真地执行,风险即便有,也将在最低程度。向家属仔细讲解收费清单的各项条目,及时将医疗合作报销的程

序告知农村患者家属,如果救治所需要的费用不能及时到位时,在医

院的制度允许下,帮助患者亲属向院方申请,启动先救治,后付费的

程序。尽量满足患者家属的要求患者在抢救或监护期间,护理人员要对家属心情予以充分理解,耐心开导并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对于那些出现哭泣、愤怒等情绪偏激的家属,劝其不要在患者面前流露刺激性语言和动作,以免影响患者情绪,同时急诊护理人员也要容忍其适当宣泄。待家属宣泄其情感后,消极的心理体验就相应减少,会更好地应对应激事件。

总之家属在患者疾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因为家属是患者最大的社会支持的来源,是患者最可信赖的陪护者,家属的心理状态如何,将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心理状态,甚至影响患者的抢救及康复治疗。而急诊患者的家属相对于一般患者家属来讲,具有更为复杂多样的心理问题,心理需要贯穿于急诊抢救的各个环节,对于患者的心理影响也最大。及时了解和准确把握患者家属的心理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家属放下包袱和澄清认识上的误区,全身心地投入到照顾、安慰、鼓励、帮助患者,使患者在最佳的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下接受救治,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多与家属交流,准确掌握家属的心理状态,做好家属的心理护理。只有如此,方能提高护理质量和抢救成功率,有效减少护患纠纷。

参考文献

[1]李苏.急诊科患者的心理护理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6):6404.

[2]周伶俐.急诊患者的家属心理状况分析与护理干预[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0(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