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牛亚静

辽宁建昌三高中牛亚静

教科书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在备课过程中,我们充分挖掘教材的内在教育因素,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组织引导学生富有个性地开展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设计一些活动,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时间和空间。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动机,也可用来做为学习新知识的载体,更可通过适当的变式而把问题的解决延伸到课堂以外,拓展学生探究的空间。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教材的生成性资源是新教育理念和新课程目标的体现。

首先,与时俱进,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的时代价值。政治教材中的观点总是与时代紧密相联。而教材中的观点与例子由于时空的局限,总是赶不上形势发展的节奏。即使是刚出版的教材,由于最新科学的发展,或者某个新事件的产生,也会有些滞后。例如,公司成立的条件随着新公司法的改变也发生了相应改变,现学新教材所给的例子就已滞后了。教师在课堂上授课时必须指出,不能再把落后的东西传授给学生。论证某个观点的例子或素材也要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有了“神六飞天”就不能总是把“嫦娥奔月”挂在嘴上吧?这种动态资源的生成说明政治教材内容不是等待学生去掌握的静止的知识体系,而是政治教材内容富有生命力的根源所在。

其次,师生互动,紧密联系学生的知识情感经验选择具体的教学内容。一直以来,教师所能做的只是把教材上规定的教学内容教给学生,也就是“执行教材”或“执行教案”,几乎没有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权。我们必须清楚,“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世界”,教材不再是学生必须完全接受的内容,它仅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一种案例或范例,教材中的案例虽然是正确的,但可能远离所教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因此,教师不要完全遵从教科书中的素材,而应该在理解课堂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更多的探究主题,同时在探究过程和理解知识过程中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权。这样,学生经历了自主探究的过程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在活生生的体验中使自己的知识经验得到发展,使教材内容的意义得到了充分建构。因此我们应该在明确教材所要实现的课程目标基础上紧密联系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本地的社会实践,选择具体的教学内容,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同时让学生大胆去感悟和体验,促使教材的生成能够持续发展。

再次,快速应变,捕捉教学过程中的“非预期因素”。教学过程中的“非预期因素”也就是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意外事件”、“不确定因素”。由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活动必然是开放性的模式,这必然会增加教学中的非预期因素,而且每个学生的潜力是巨大的,当学生的主体性真正得到发挥时,这种非预期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更会大量存在。及时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各类信息,形成新的教育契机,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动态生成,这将是后续教学的生长点。因此,教学活动可以不完全遵循线性逻辑秩序,不以完成预先设计的方案为主要任务,不以追求整个教学活动的平衡为目的,而是允许干扰、错误、断裂、突变等现象存在,甚至将这些生成性资源看成教学中与反思性、创造性活动相伴的现象,并有可能成为师生发现问题、探究创造的新契机,成为后续教学中教材内容动态生成的动力。

教材直到现在依然是重要的政治课程资源,但它不是唯一的政治课程资源,政治教师要以自己对特定学生个体和政治课程内容的独到理解而鲜活地融入到政治新课程的生成中去。教师不再是“教”教材,而是“开发、利用”教材。教师有责任对已审定使用的政治新课程教科书做出相宜的“裁剪”,从“教科书”转向“用教科书教”———如何取舍、增删,理应从实际情况着眼而做出富于针对性的设计,不能盲目照搬统一的课程计划而忽视特定的教学情境和活生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