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需求真务实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2-12
/ 2

小学英语需求真务实

刘翠兰

刘翠兰山东省青岛市城阳长城路小学266000

摘要:“课改”应是在课堂教学“真实、有效、减负、提质”的基础上深入进行,既摒弃传统做法,又不“赶时髦”,科学地运用“五步教学法”能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关键词:务实求真有效

说起课堂教学改革,人们不禁会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操作上也是八仙过海各施所长,“三尺讲台”上常伴有“电子战”。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每个从事教育的工作者都怀有一个共同的目的:不断立足课改探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培养合格的优秀社会人而努力执教。

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形势的发展,九年一贯制办学模式应运而生,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改革的深入发展,每一位英语教师都应充分认识到《国家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具有划时代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因为它具有现代社会的两个首要特点:一是变革性加剧;二是整体化趋势增强。前者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人才以适应当代经济的发展,科技进步、文化交流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不掌握至少一门外语尤其是英语是不可思议的;后者要求新世纪的人们必须掌握一门外语,尤其是英语才能适应在信息时代和多元代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因此,笔者认为:作为班级授课形式下的英语课堂教学既必须彻底冲破旧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又不必追求过分的现代化“时髦”;既要更新教育观念,又应具有创新意识;既不让人有“作秀”感,又要形式多样,根据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总之,课改需务实,教学应求真。

每一节课,都应是货真价实、原原本本反映出真实的面貌,同时它的好坏应着力于它是否有趣、新鲜、奇特,教师的传输与学生的吸入量是否成正比,是否引起学生求知的好奇心,达到拓展学生思维的实际目标。一些公开课、观摩课应具有示范性、指导性、可操作的模仿性,耐人回味,是精品。要充分运用新的理念,在教学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新旧过渡、知识点的呈现、课堂上的主客体置换等方面有创意,在增大课堂密度的同时,使师生交融、教学相长、各有所获。“搭台唱戏”,暗示或明示学生做准备,反映不出真正的课堂面目,不但会产生负面影响,更严重的是给学生做了坏榜样——弄虚作假、不诚实,使学生消极对待学习,也有悖于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诲——“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当然,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和模式形成的快慢受学校电教设备、教师综合素质的制约。我们在操作过程中只要教法得当,就能使他们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正如心理学家赞可夫所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到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如笔者曾在一次区文教局督导检查听课活动中所讲的一课,题为《TheuniverseandMan-madeSatellites》,当时所运用一种形式而获得的成功就是例证。课堂上我以问答谈话的形式引导学生接触课文,边讲解边伴随简笔画出现在黑板上。我充分利用手中的粉笔画出了太阳、地球、月亮、卫星在空中运行的轨道,并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图象,以幻灯片呈现生词,播放录音磁带揭示语言点,一切顺理成章。由设计的一个个问题,尤其是以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的伟大创举所发问的“你长大了想干什么”(Whatareyougoingtobewhenyougrowup)一题将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它不但化解了课堂教学重点和难点,而且发展了学生们的扩散思维。

十几年来,笔者在所参与的课堂改革的学习和探索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课堂教学的改革工作切不可变为“叫改”,不可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蛮干是不会提高英语课程观和价值观的。尤其是在当前,在我国中小学英语教育中,排除师资力量配置和教师培训等因素,在学生生源非均衡性的情况下,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自主学习恰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自主学习的核心是学习者和学习资源。在课改中,为真正达到减负提质的有效性,我们应科学地利用好“五步教学法”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

故而,课堂教学的评价也就应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教师课上为“演示”而“教得好”,不一定真正是一堂好课,也不代表说是“课改”了。只有学生“学得好”,才是真正的好课——视为课堂教学有效。“以学论教”才是课堂教学正确的评价观。因为,有效性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关照教学效果;优效教学应要求教师有时间和效益观——关注教学效率;优效教学需要一整套具体的教学策略——关照教学过程;有效教学应关注教学的可测量指标——关注量化评价;有效教学需要教师进行不断的反思——关注教师行为。所以课堂教学改革不应看它的形式,而应看课堂上学生的主动参与率,看学生们在课堂上究竟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学会了什么、感受了什么、领悟了什么等等方面。甚至于课堂上秩序并不是很好,但只要教者能放得开、收得起,能“煽情”,激活学生的学习灵感,同时又给予了学生充分自主的学习、探究的机会,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充分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那么就是好课,也才算是在向课改的目标迈步了。

参考文献

[1]刘芳总主编《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2003,3版。

[2]刘芳总主编《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2003,3版。

[3]林兆琪主编《教学优化与评价》.1998,7版。

[4]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2002,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