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县城乡规划建筑设计院浙江嘉兴3141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城市规划问题已经成为了现代人们关注的热点。当前,我国的城市用地越来越紧张,房价不断上涨,城市规划问题一直饱受诟病。总体来说,我国现阶段的城市规划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处于整体较低水平阶段,规划转型将是城市发展的必然。
关键词:转型时期;城市规划;转型
1城市规划思想方法转型的时代背景
1986年,针对城市规划工作面临的资本和市场力量的挑战,我们提出过“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总是依托城市活动发展进行的”的观点,也提出城市规划的思想方法必将从单一走向复合,从静态走向动态,从刚性走向弹性,从指令性走向引导性。21世纪开始,我们提出中国的城市规划制度正在完成与世界的接轨,这体现在苏联式的社会主义指令式计划经济制度下的我国城市规划制度逐步与世界发达的市场经济下的城市规划体制接轨。21世纪的经济全球化对城市规划思想方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们不再只关注城市自身的增长,而开始关注区域现象。长三角、珠三角的区域格局在这一时期已发生重大变化,城市规划的思想方法也从过去仅仅将单一城市作为工作对象,向更广泛区域的城市群落转型。对城市发展历史过程来说,剖析来自城市内部发展的内生性因素如何与作为外生性因素的重大事件结合互动,关系到许多城市的兴亡成败。30年来,中国城市规划并没有彻底完成转型,变革仍在进行。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后,依靠投资、消费与出口“三驾马车”拉动的经济增长思路已现疲态,出现结构性问题。2015年年底,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2018年是中国经济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关键时期。对城市规划工作来说,加强供给、提升竞争力是思想方法变革的一项重点内容。
2转型时期城市规划面临的问题
2.1城市规划编制不合理
城市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融政治、文化、经济为一体的综合结构体系。一般来说,城市规划的目的就是合理利用城市资源,方便人们的工作生活、推进城市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发展,为社会的发展创造价值。但是,我国目前的城市编制是存在一些问题的。其一,城市分区规划不合理。城市分区是为了方便管理,推进企业单位之间的交流沟通,促进共同发展。我国的城市分区具有极大的模糊性,分区性质结构不明确,给管理工作带来了麻烦。其二,土地利用不合理。土地是城市建设的宝贵资源,对土地的合理利用,影响着城市的整体规划以及发展走向。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快节奏的建设,直接导致了一部分土地的利用不合理,造成交通、维护、管理等多方面的问题。
2.2外来人口增多
随着城乡一体化和城镇化建设的加快推进,外来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了新时期城市规划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总体来说,外来人口对我国城市规划的影响主要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第一方面,有利影响。外来人口是城市人力资源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他们大多承担了建筑、建设等相关行业,为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第二方面,不利影响。外来人口普遍具有文化素质低、生存技能低、流动性大等特点,因此会给城市的规划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外来人口聚集居住区域的治安问题,一直是城市治理的一大难题。
2.3城市特色问题
每一座城市都有其特色,这些特色与其历史人文、风俗传统、自然地理密切相关,是其经济特点、民俗民风、社会结构的集中体现,也是不同城市之间区别的根本因素。目前,我国城市面临的重要危机就是建设面貌千篇一律,没有保留和体现应有的特色。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企业更加重视建筑的经济价值,一味的建筑高楼大厦,对此不惜毁掉老城区进行建设,使得城市没有了文化方面的归属感。
2.4社会极化现象
社会极化即通常所说的社会一定实体内,贫富差距的扩大。这其中包括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发展机会等在不同人群中的差距不断扩大,其涵盖收入极化、居住极化、人口极化等诸多方面。这既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也是我国城市建设中的棘手问题。
3城市规划的转型策略
3.1丰富规划编制内容
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例,其城市规划大概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重视物质、重视经济、重视环境、重视社会规则、重视生态、重视文化。就发展状况来说,我国正处于第三阶段向第四阶段的转型过程,具体的,我国的城市规划可以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总体规划包括城市规模的确定、性质的确立、发展方向的定位,以及土地的综合利用。而详细规划主要是依据总体规划的内容,对城市进行分区,对建设项目作出安排,其重视的主要是规划中的细节问题。很明显的,我国的城市规划并没有对社会问题的考虑,也没有对文化的研究与调查,因此我国的城市规划必须要丰富内容,重视社会规则、文化规则和生态规划的建设。
3.2优化外来人口规划
外来人口作为城市建设工作的重要力量,在城市规划的转型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推动城镇化建设的进程。首先,城市管理者与规划者应该制定相应的制度政策,规范外来人口的工作和生活行为,同时,保证其在城市中的工作安全以及劳动报酬保障,使其更加热爱工作的城市,积极的为城市建设贡献力量。其次,应该健全外来人口聚居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给他们的生活提供保障,让其可以切实体会到城市建设的成果,产生自豪感。此外,应该尽可能给其提供受教育的机会,丰富他们的生存技能,提高他们的素质,使其更好的投入到建设工作当中。
3.3协调文化产业建设与发展
文化产业的建设与城市的发展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城市要发展,就必须建设好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的建设,又会阻碍发展的相关速度。对此,应该正确认识城市发展与文化产业的关系,以文化促进发展,以发展推动城市的文化建设,二者相互支持,构建新的文化发展结构。
3.4平衡社会极化现象
由于现代社会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极化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造成极化现象的原因比较复杂,学历、经验、能力、价值观、等等,都会拉大不同人员的各方面水平。对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转型建设:第一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从教育及社会宣传多方面着手,全面树立人们正确的、良性的价值观。第二点,推行就业新观念。鼓励年青人树立新型的、更加适合社会发展的就业观念,在工作中不断寻找自己的价值。鼓励创业,支持新型企业的发展,丰富市场结构。第三点,应该健全相关法规,为低收入、低素质、病残等人员提供更好的进步和发展机会,帮助他们追求更好的生活。第四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例如:医疗保险、就业保障、劳动保障等等,最大限度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4结论
当下,我国的城市规划正面临重要的转折时期:一是,城市规划自身正在从过去依靠管理部门的行政决策及城市规划师的职业经验转向依靠理性的工具来辅助决策;二是,城市规划思想方法发生了根本转变,从过去关注空间形态到未来关注城市当中的“流”,建立“流”与“形”的交互迭代关系,推动城市的永续发展。对于城市规划工作自身来说,在城市智能信息平台的基础上,借助数据和模型驱动,深入挖掘城市规律,以工具理性创新引领转型时期城市规划设计的新思路,进而提供更高质量的规划产品供给,创造出更多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霍世琦.试论社会经济转型与城市规划发展趋势[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16):202.
[2]邓康,蔡俊,刘佳颖,韦璐.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城乡规划转型思考[J].建设科技,2017(15):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