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检验科四川乐山614000)
【摘要】目的:对梅毒临床诊断中TPPA(凝集法)、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依据临床诊断检测方法,分58例梅毒患者为2组,28例行TPPA检测为T组,30例行ELISA检测为E组,对比两组诊断情况。结果:E组阳性检出率是96.67%,相较于T组的78.57%显著较高,P<0.05。T组特异度较E组高,灵敏度较E组低。结论:对于梅毒的诊断,相较于TPPA,ELISA的准确率更高,在灵敏度方面,ELISA较高,特异度方面,TPPA更高,临床诊断中应积极对两种方法进行联用,以促进梅毒诊断准确率的提升。
【关键词】梅毒;诊断;TPPA;ELISA
【中图分类号】R44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5-0181-02
梅毒是常见慢性性传播疾病的一种,发病受梅毒螺旋体感染影响,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母婴传播[1]。梅毒出现后,患者皮肤粘膜、淋巴、心、眼等会受损害,可传染。因此,对于梅毒,需尽早确诊后积极展开治疗,对于梅毒的诊断,临床主要通过检测进行,常用方法是TPPA、ELISA两种。为进一步对梅毒诊断中以上两种方法的应用效果展开探讨,本次研究分58例患者为两组,分别以TPPA、ELISA展开检测,现对照分析两组检测过程、结果如下。
1.对象及方法
1.1对象
本次研究共纳入58例患者为对象,均为感染梅毒于2016年1月到2017年7月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患者,依据检测方式,分组如下:T组(28例),男16例(57.14%),女12例(42.85%),23岁~75岁,均值(49.1±7.8)岁;E组(30例),男17例(56.67%),女13例(43.33%),24岁~75岁,均值(49.3±7.6)岁。58例梅毒均经多项临床检查确诊,已将有其他血液系统、器官疾病等患者排除,客观对比2组上述资料,明显差异未出现,P>0.05,能比较。
1.2方法
检测前一天晚22点后,嘱咐2组患者禁食,第二天晨起经肘部静脉对3.0ml静脉血液进行抽取,进行每分钟3000转的离心处理,共3分钟,取上层血清。
T组以TPPA展开检测:应用梅毒螺旋抗体试剂盒(来源于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依据说明书进行操作,取待测血清25.0um,与TPPA进行混合,观察凝集情况。
E组以ELISA展开检测:选择由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的试剂盒,依照说明书进行操作,通过双抗原夹心法进行,对酶标仪、空白孔凋零进行应用,于波长450/630mm处对各反应孔OD值进行读取,10分钟内完成比色。
1.3观察内容
(1)统计两组阳性检出情况。(2)计算两种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的特异度、灵敏度:特异度=真阴性例数&pide;(真阴性例数+假阳性例数)×100%;灵敏度=真阳性例数&pide;(真阳性例数+假阴性例数)×100%。
1.4数据分析
研究数据处理通过SPSS20.0软件进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χ2检验;若P<0.05,则在统计学方面有意义。
2.结果
2.1对比阳性检出情况
两组阳性检出率对比,明显E组较高,P<0.05,见表1。
3.讨论
梅毒是常见慢性、传染性性传播疾病的一种,发病原因是梅毒螺旋体感染。人体被梅毒螺旋体入侵后,会有IgM梅毒螺旋体、IgG抗体产生,早期表现是生殖器官处有疹子、硬结出现,进一步发展后,可能会产生糜烂、溃烂等,晚期则口腔黏膜会受损伤、全身的淋巴结会肿大,甚至引发肺部感染、出血肿瘤等[2]。我国对传染病进行预防时,将梅毒纳入到了乙类传染性疾病中,近年来,我国梅毒发生率不断上升,且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据统计,约95.0%的梅毒患者传播途径为性接触[3]。梅毒出现后,不仅会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影响,而且可能会发生一定范围的传播,使社会安定受影响。因此,对于梅毒,早期确诊并及时治疗极为关键,现阶段临床上对梅毒进行诊断方法较多,血清学检测是其中常用的一种,在血清学检测中,TPPA、ELISA两种方法比较常用。
本次研究两组梅毒患者分别行TPPA、ELISA检测,结果显示,E组阳性检出率是96.67%,相较于T组的78.57%显著较高,P<0.05。T组特异度较E组高,灵敏度较E组低。
综上,对于疑似梅毒的患者,临床上可先以ELISA展开检测,若结果为阳性,进一步以TPPA展开检测,以使假阳性减少,促进诊断准确率的提升。但两种方法均无法判断是否是初次感染或既往感染,因此,阳性者可用Trust或RpR法对传染性、治疗疗效进行判定。
【参考文献】
[1]贾伟,褚福禄,张杰,等.TPPA、ELISA、RPR三种方法检测梅毒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对比[J].中国性科学,2017,26(5):75-77.
[2]喻甫国.ELISA法梅毒抗体检测与TRUST试验在梅毒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6):1798-1799.
[3]李瑛,李军.TP-ELISA、RPR与TPPA检测诊断梅毒的临床意义[J].陕西医学杂志,2016,45(10):1398-1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