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谢于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0-20
/ 2

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谢于民

谢于民

谢于民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今天,我们更应该重视教育。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几年了,从教学上看,这次课程改革所带来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教学内容的变化;二是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方式的转变主要是要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怎样在中学数学教学中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孩子们的欢歌笑语声中融入琅琅的读书声,让他们在活动中健康快乐地成长,是很值得我们探究的一个问题。下面我想就数学教学创新谈谈体会。

1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一些教师十分拥护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力主教育创新。但是,由于多年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有些老师担心创新教学方式会造成课堂秩序的混乱,会降低教学效果,导致学生考试成绩的下降。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首先要做创新型教师。创新型教师必须具备敢于怀疑的精神和旺盛的求知欲,总是对科学知识充满热爱,对缺乏可靠证据的结论保持怀疑,对出现的新事物表现出好奇和探求的渴望。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异想天开,并善于发现普通人不易发现的问题和容易忽视的细节,善于发现和保护学生学习中的创造性火花。创新型教师要善于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和思维特点,结合当时的教育情境,随机应变地对意想不到的偶发事件进行迅速巧妙的处理,并能创造性地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和技巧。

2我觉得要确立正确的数学教学观,首先要解决三个定位

2.1教师的定位在于“引导”。这是建立在新课标的要求上,也是建立在教材内容的要求上,更是建立在教学职能的要求上。应将要教给学生的知识、结论和方法改为提出问题、引导探索、尝试和发现。为学生创设探索问题的情景,营造探索氛围,把学生引导到设疑、探究、发现、解决的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去。

2.2学生的定位在于“主体参与”。首先,从教材内容设计上看,“观察、探索、思考”等内容是过去教材里所没有的,这就对学生的参与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再者,教学活动有效进行的关键是师生的相互沟通,因此学生课堂参与程度是检验教学成败的重要标志。只有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情的东西,才能为他们所接受,牢刻在心中。让学生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结论(定理、公式)的发现过程和思维的探索过程。通过学生的参与,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获取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要想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老师就要为学生建立民主、合作、愉快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的人格,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让学生有展现自己的机会,给学生以成功的愉悦和体验。

2.3一堂好课的定位在于“会学”。教师的职责不只是在于“教知识”,而是主要在于引导学生“会学”。因此,一堂好课不能满足于让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会学”。在课堂上要加强学法研究和指导,培养学生观察与判断能力、猜想与尝试能力、变换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类比归纳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3用心设计数学课型

我设计课型的原则是做细教学、做实知识、把要给学生的知识设计成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究。

例如:已知x、y满足x+y+1=0。求x2+y2的最小值。我将设置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联想“两点间距离公式”,并探索“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①看到(x-a)2+(y-b)2的形式,你将联想到解析几何的什么知识?可怎样理解这种形式?②x2+y2可怎样理解?③直线外一点,你能求出这一点与直线上的点之间的最小距离吗?请说明理由。④此题中,你学习到了什么数学思想方法?

再如:讲解必修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中的“二面角”的定义。

师: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二面角的定义吗?

甲生:两个平面相交组成的图形。

师:甲同学的回答是否准确?有没有不同意见?

乙生:两个平面相交组成的不是一个二面角,而是四个二面角。因为二面角是指从同一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组成的图形。

师:乙同学说两平面相交组成四个二面角,这句话对吗?若对,请指出是哪四个?若

不对,请说明理由。

丙生:应有六个二面角,因为每一个平面都可以看成是从交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以应加上两个180°的二面角。

在这一过程中,改变了过去“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没有直接讲授二面角的定义,而是让学生谈自己对二面角的理解。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我则审时度势,从造就一个强大的头脑和眼前的实现出发,不时点语引句。也正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学生在教师为他们搭建的学习平台上,主动参与和探究,不仅掌握了二面角的定义,而且利用二面角的定义成功总结出了“两平面相交,组成六个二面角”的结论。而这是结论是在我备课时都没有备到的,因此,这次上课比我自己潇洒的“一言堂”下来,要难出许多,但学生的收效和长进都要大得多。

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参与和探究构成了我们这一教法的核心。我们在课堂上力求做到能让学生动手的让学生动手,能让学生动脑的让学生动脑,能让学生观察的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表述的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总结的让学生总结。当然要做到这些,就需要在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在刚运用这种教法时,由于学生的能力还没有培养起来,上课探究的题量少,曾使我们的成绩一度处于低谷,但长期坚持下来,学生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学习,有了属于自己的解题思路,课堂上能够解决的题量明显增多,并且由于知识的探究过程是他们亲身经历的,所以印象深刻,成绩便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数学是训练学生思维的体操,数学问题是互相联系的,能一题多解、多题一解。转变观察问题的角度,它必然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养成创新意识的主要渠道。作为数学教师,则要求我们必须转变教育思想、理念与时俱进,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我们的教育目标,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到课堂中,让我们的学生不光会继承,更能发展创新。作者单位:山东省定陶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