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创新素质的培养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9-19
/ 1

教师创新素质的培养策略

◆刘勇

◆刘勇河北省南皮县061500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最重要的是人才群体知识结构、专业结构、能力结构、智力结构的不断优化。就是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教师的创新素质是决定教育改革与发展成败的关键。

关键词:继续教育创新能力策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从中央的决定可以看出,目前在全国蓬勃兴起的创新教育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而创新教育的实施要靠教师,教师应由传统教育观向素质教育观转变,应成为学生创新的启迪者和实践的扶植者。教师继续教育应以培养教师创新意识、增强创造素质为主。

一、培养教师创造性素质所包含的主要内容

教师的能力素质一般包括教育能力素质、教学能力素质和教育科研能力素质。教师的创造性素质应以创新能力为主,在教师继续教育中,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1.从整体观念出发,科学设计教育活动的能力

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包括教育内容、教育环境、课程安排等等,都要求教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整体观念出发,因人、因事、因时、因地综合考虑各项教育活动的功能和价值,有机地结合,适当地调整,科学合理地安排各项教育活动。

2.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

在信息时代,教师必须善于发现、收集、筛选、整合信息,并培养学生收集、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特别是要善于把握各学科中有联系、有价值的信息,促进课程综合化;要善于从诸多信息中筛选出有创新价值的信息,进行整合,替代那些机械记忆、重复演练的内容,加强有效教育的力度。

3.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教师不但要会使用幻灯机、录音机、录像机等老一代电教设备,还要掌握电脑等各项新型设备的使用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善于把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育技术结合起来使用,使其相得益彰,提高教学质量。

4.具有实践能力和组织、指导实践的能力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自身一定要有实践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组织、指导学生实践。应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操作的能力。从而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群体合作能力、交往能力、适应能力、捕捉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及自我认识评价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

二、培养教师创造性素质的策略

1、树立继续教育是使自己拥有终身职业的观念

知识经济时代,无终身职业可言,要想对自己终身职业负责,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进行学习,不断进行充电,不断接受继续教育更新知识,不断进行知识的重新组合,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

2.树立以转变教师观念,提高创新意识为重点的教师继续教育观念

创新人才的培养取决于具有创新观念和创新能力的教师。当前,教师观念的转变,首先要实现由传统的“标准件”型的教育观念向信息文明时代的创新型教育观念转变;由师道尊严和教师说了算,向民主、平等、和谐与同频共振的师生关系转变;由单纯传授知识向重学生主体参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实现由教到学的转变。因此,应努力培养教师的挑战精神和探究精神,树立现代化教育和开放式教育的全新观念,以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建立以主体教育思想为指导的开放式教师继续教育模式

以主体教育思想为指导的开放式教师继续教育模式就是着眼于对创造型教师的培养,激发教师的主体意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教师自身具有积极性和进取精神,才能为创新意识的培养创设有利条件。既要突出以岗位培训为主的特点,以现代教育技术如电视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信息网络教学等的培训为突破口,又要考虑教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和学科发展的新特点、新成果和新趋势,拓宽其知识面。以改变教师原有的心智结构和思维模式。

4.建立与培养教师创造性素质目标基本对应的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

教师继续教育在课程结构上,要调整内容性学科、技能性学科和工具性学科的比例构成,要突破科学文化门类的界限,将相关的、具有内在联系性的内容融合为跨学科的综合性的课程体系。这样的课程体系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和灵活性,体现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教师培养的目标和方向。实现教师“一岗精、二岗通、三岗懂”的专业技能教育。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打破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单一、刻板和封闭,富于创造性地工作。

总之,教师创新素质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渐进的过程,应加强对教师培训后知识运用阶段和实践总结阶段的追踪管理,以促使教师完成“学—用—提高”的全过程,真正把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推进终生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凤菊我国大学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0(5):39。

[2]高延龙马勇我国成人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0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