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杨超

河南郸城县宜路镇第一初级中学杨超

新课程课堂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观念的更新、知识的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更新,将教与学融为一体的工作方式,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等等。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们的教师却一时不能适应这个要求,缺乏驾驭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课改精神还有失偏颇。这里仅就更新教育理念和课堂教学过程两个方面谈谈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更新教育理念方面

1.要正确理解“不同的人在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因为人的智力活动是多元的,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周围环境和文化感受等因素的不同,有的人善于形象思维,有的人长于计算,有的人擅长逻辑推理,有的人动手能力特别强,有的人会表达,很难说有什么优劣之分,只是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和适应性而已。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社会需要各种人才。因此,一方面,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多地经历交流的过程,使得学生能在活动中感受别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以改变自己认识方式的单一性。另一方面,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要丰富多彩,图片、游戏、表格、文字、说理、动手操作,以满足多样化学习的需要。

2.要正确理解“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的一项重要职责是促进学习进一步发生。在教学中,教师当然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管理者、指导者。但不是传统的以完成“教”为核心而展开,而主要是围绕学生的学习来进行。因此,当学生在活动、在合作交流、在自主探索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活动,看看学生是否都在活动,在活动中,学生有什么困难,哪些学生通过活动已经解决,哪些问题学生通过活动仍不能解决,为及时调整下一步教学策略捕捉信息。当前有一部分教师当学生展开活动时,或无所事事,或不知所措,导致教学活动浮于形式,处于低水平运转,这不符合新课程的需要。

教师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应该具有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并将这种意识带入到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去。表现在课堂上,教师要对学生的活动及时予以鼓励,对学生处理问题的不同做法予以鼓励,对学有困难的同学予以更多的关怀,为他们创设良好的心理背景、心理氛围,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对教学对象的理解和认识,提供理解和宽容,维护其自尊心;缓解学生对学习和考试的过度紧张等等。教师应像家长一样关爱和呵护学生的成长,但教师和家长的角色毕竟不一样,不应婆婆妈妈地包揽一切,过于娇纵孩子。

3.要正确理解“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从学生认知发生、发展的规律来看,传统的学习中,教师讲解、学生练习的单一学习方式已不能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了。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合作交流”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的脑子和手都动起来,弥补教师无法应对众多差异学生的不足,促进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愿望和积极参与的意识,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但是,第一,不能搞大量浅层次、低水平的操作,例如:不要动辄搞小组讨论,有些问题可以马上由学生回答的就无需进行小组讨论。第二,合作交流必须建立在明确分工、互助性学习的基础之上,组织工作要落实到位,不能搞形式上的合作。可以是异质分组,这种分法的优势是快的组可以解决新的更多的问题,体现“不同的人在学习上得到不同和发展”。不管是哪种分法,合作小组内的每个成员一要有明确的任务,二要有愿意帮助他人的意识或精神境界。教师要在组织教学时逐步培养学生这两种意识。否则,形式上分组,几个同学围在一起,小组内无明确的任务,造成学习速度快的学生总是抢在前面回答,或者将教师讲解转换成学习水平高的学生对学习水平低的学生的讲解,掩盖后进生的学习不投入或不深入,给人以“表面的积极性”和“一切顺利”的假象,造成新的两极分化。这与“合作交流”的本意是违背的。“合作交流”既要“合”,也要“流”。不能造成新的“一人做,众人观”。第三,合作交流必须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即便有了明确分工,每个个体也必须认真对待自己的“任务”,先认真“想一想”,认真“做一做”,然后再参与小组讨论,没有经过个体精思而匆忙展开的讨论就如无源之水,表达见解既不成熟,也不具备深度,更谈不上创见。第四,要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若刚一开锣,就草草收场,急于归纳总结,容易造成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浅尝辄止,挫伤参与的积极性。第五,教师要对学生活动进行有效监控和及时引导,不能听任学生脱离重点进行争执、谈论与学习无关的话题,培养学生善于倾听、补充、否定别人意见的好习惯。

新课程反对过度、过滥的教师讲解,但不能视教师讲解为“洪水猛兽”,适时和适量的教师讲解也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方式。当学生经过思考和讨论,凭现有的经验知识还无法解决时,教师应在思维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上加以引导,在知识点上给以讲解,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进一步作“自主探索”。同时,“自主探索”也不是漫无边际和毫无目标的胡思乱想,这不仅毫无意义,而且会误导学生对科学探索精神严谨性的认识。

对于“自学阅读”的认识要反对两种倾向:一种是不管什么内容,都采用学生看书,学生阅读,以课本的讲解替代教师的讲解,替代学生探索发现,这是变相的灌输。另一种是将自觉阅读与探索发现对立起来,认为自学阅读就不存在什么探索发现,探索发现就不需要自学阅读,以为课本让学生先读了,就没有什么可探索的。其实,建构与探索是学习过程中相辅相成的内外不同的两个维度:对外部世界的探究,在内部精神则是建构。探索发现并不排斥对文本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相反,它很需要应用这种学习方式来扩充认知的背景,提高探究的起点,否则,像一些诸如名称、年代之类的知识也要学生去猜想、发现,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毫无意义。在读书的过程中,要找出疑问进行质疑,思考知识与知识之间、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等等,这些无一不是探索发现、创新性的学习,也无一不是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的建构活动。

让学生先学课本,旨在把独立学习、自主探索引进教学过程,同时也意味着教师必须把“教”建立在学生“学”的基础之上,不能再充当面面俱到、照本宣科的单纯讲授角色。在学生先学的基础上,教师有针对性地创设问题情境或各种活动,引导学生在质疑、操作、实验、探索中消除疑问,获得真知,丰富体验,求得发展。

动手操作是学习的重要方式,能借助动手操作来理解的内容很多,教师要注意不断挖掘,但在具体实施时应注意:要给学生足够的操作和思维时间,操作活动要适量、适度。所谓适量,就是不要动辄就操作,操作也不是多多益善。适度是指当学生的认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应该及时让学生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

二、课堂教学过程方面

1.要强调以学生为本。

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平等师生关系,消除学生的师道尊严思想,消除学生学习的紧张心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使学生建立学习的信心。

其次,在教学时,对学生的生活经验的原有基础的正确分析是相当重要的,只有对学生的正确分析,才能为我们的教学活动设计提供有力的根据。

第三,要引导学生准备好学具。学具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工具,一节课,如果没有准备好学生活动的学具,如果对自己设计的学具的目的要求,达到的实效,出现的问题没有清醒的认识,则课堂教学的效果较难实现。

2.要考虑教学的组织形式。

我们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班级规模考虑教学的组织形式,今天我们提倡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倡导新的学习方式。一节课,是用小组合作,还是需要班级授课,还是小组合作与班级授课与个人独立学习有机结合,合作学习中的学习任务是什么,小组成员之间怎样分工与合作确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否则将达不到课堂教学的最高效率。

3.要整体设计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将产生直接影响,学习环境包括学校整体环境和班级教学环境及教学设备等。

(1)学校整体环境应为学生营造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一进学校就感到一种轻松、愉快,从而产生学习的积极情感,有利于学生放松心情,愉快学习,发挥学生潜能,实施学习的最优化。

(2)班级也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室布置要个性化。

(3)对于每一节课来说,多媒体的应用也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课件的使用,要认真把握好三个要点:

①适时。就是选择最好的时机,教师对于什么时候点击课件心里要有分寸。

②适度。就是把握好课件使用的“度”,什么课用,什么课不用。

③适量。就是使用课件不要过滥、过杂,要把握使用的频率。

4.要正确发挥评价的功能。

在课堂上很多老师忽视了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或者激励性评价过滥,或者没有注意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如对初中学生还使用“你真棒”“很好”“为他鼓掌”等小儿科的激励性评价,学生听了毫无激励作用甚至有些厌烦。如何实施有效的评价策略,如何发挥评价的导向、诊断和激励功能,如何让学生喜欢上自己的课,这些问题值得我们认真反思。

上面两点是我在近一年来的教学实践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在这里谈一点个人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并诚望大家指教,希望经过努力,让这些问题不再成其为“问题”,而是成为我们学校进步、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的资源和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