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超声危急值报告与临床医疗安全相关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妇产科超声危急值报告与临床医疗安全相关性分析

王丽莉陈新光

王丽莉陈新光(内蒙古林业总医院妇产科物理诊断科021000)

【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2-0122-01

【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超声危急值报告与临床医疗安全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5月-2012年10月实行妇产科超声危急值报告制度后,妇产科临床医疗安全的情况观察总结;对实行危急值报告制度前3年,危急患者医疗干预时间、产科、妇科患者及围生儿危急重症急救率、急救成功率及医患纠纷率等进行比较.结果超声危急值报告率与孕产妇及围生儿急救发生率呈负相关,妇产科超声危急值报告制度建立后对危急患者医疗干预开始时间明显缩短,孕产妇科及围生儿危急重症的急救成功率明显提高,医患纠纷发生明显降低。结论临床妇产科超声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建立与应用,可有效提高孕产妇及围生儿的生命安全,提高了医疗安全性,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危急值妇产科超声检查医疗安全

危急值是指与正常参考范围偏离较大的检验或检查值,表明患者可能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1],妇产科超声检查“危急值”报告制度就是要求临床超声工作中遇到可能危及孕产妇及围生儿生命安全的疾病时,必须立即报告主管医生,使主管医生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危急值”信息,迅速决定处理措施,避免错失最佳抢救时机。现将我院2010年5月-2012年10月实行妇产科超声以来取得的临床成效做一简单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08年1月-2010年4月间我院住院的108例经超声诊断的产科急症病人108例,作为对照组;其中包括异位妊娠并腹腔大出血70例,胎盘早剥10例,前置胎盘8例,羊水过少14例,子宫疤痕妊娠3例,脐带脱垂1例,胎儿畸形2例。2010年5月-2012年10月间住院的180例产科超声危急值患者作为实验组,其中异位妊娠并腹腔大出血110例,胎盘早剥15例,前置胎盘10例,羊水过少30例、子宫疤痕妊娠5例,脐带脱垂3例,胎儿畸形5例,死胎2例

1.2研究方法

1.2.1建立危急值登记制度

危急值的报告、传递及接收遵循,谁报告(传递、接收)、谁记录原则,妇产科及超声科应分别建立“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对危急值处理过程和相关信息做详细记录,完成登记环节工作。具体登记内容包括:检查时间、患者姓名、门诊号(住院号)、临床科室、检查部位、检查结果、复查结果、报告人及报告时间。

1.2.2制度化、规范化报告流程

妇产科超声危急值报告流程为:超声科医生做出诊断结果并作详细记录后即电话通知病区护士,病区护士接到危急值报告后立即通知主管医生或者当班医生,当班医生接到通知后立即做出处理决定,当班医生对处理决定拿捏不准的情况下要向科主任汇报,对死亡的患者,科主任应向分管院长或者总值班汇报。

1.2.3医护人员明确各自职责并分工配合

医护人员应该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发现异常情况不拖延的及时报告,及时记录,护士配合主管医生或者当班医生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明白进一步处理处理措施。

2、结果

与实施危急值报告前比较

组别例数干预时间(分钟)急救率急救成功率医疗纠纷率

对照组10810-3087(80)65(75)13(15)

实验组180﹤10171(95)171(100)0(0)

上表得出,超声危急值报告率与孕产妇及围生儿急救发生率呈负相关,妇产科超声危急值报告制度建立后对危急患者医疗干预开始时间明显缩短,孕产妇科及围生儿危急重症的急救成功率明显提高,医患纠纷发生明显降低。

3、讨论

危急值是指与正常参考范围偏离较大的检验或检查值,表明患者可能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属妇产科超声危急值报告范围的异常情况包括:异位妊娠伴腹腔大出血、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脐带脱垂、脐带绕四肢、死胎、严重胎儿畸形等。超声医生及临床主管医生得知危急值后应立即建立危急值登记。危急值的报告、传递及接收遵循,谁报告(传递、接收)、谁记录原则,妇产科及超声科应分别建立“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对危急值处理过程和相关信息做详细记录,完成登记环节工作。具体登记内容包括:检查时间、患者姓名、门诊号(住院号)、临床科室、检查部位、检查结果、复查结果、报告人及报告时间。妇产科超声发现危急值的报告流程为[2]:超声科医生做出诊断结果并作详细记录后即电话通知病区护士,病区护士接到危急值报告后立即通知主管医生或者当班医生,当班医生对处理决定拿捏不准的情况下要向科主任汇报,对死亡的患者,科主任应向分管院长或者总值班汇报。

4、结论

综上所述,临床妇产科超声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建立与应用,可有效提高孕产妇及围生儿的生命安全,提高了医疗安全性,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费磊.某大型综合性医院落实“危急值”报告制度调查与分析[J].中国医院,2009,13(7):32-34.

[2]杨冬梅.急诊科实施“危急值”报告制度的体会[J].护理与康复,2008,6(7):452-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