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塞氏病肠道病变3例报告

/ 1

白塞氏病肠道病变3例报告

马志明

马志明(甘肃省临夏县营滩乡卫生院甘肃临夏731807)

【中图分类号】R5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0-0249-01

例1:患者女性,31岁,农民。口唇双颊粘膜及外阴部溃疡反复发作,久治不愈7年,间歇性右下腹疼痛伴四肢关节疼痛2年半。近两月前因右下腹疼痛加重,伴恶心、呕吐、腹胀,以“肠梗阻”收住我院。体查:口唇和口腔双颊粘膜有小片状多发性溃疡,外阴部溃疡已愈,留下白斑,全腹膨隆,右下腹压痛,可触及7cm×8cm大小肿块,活动度差,质硬,固定。B超检查:升结肠部有长约8cm肠壁增厚,表面不光滑,提示升结肠肿瘤,大量肠胀气。于2008年3月27日剖腹探查,术中见回盲部约有7cm×6cm大小实质性肿块,其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术中回盲部肿瘤实施了右半结肠切除术,回肠横结肠端侧吻合术。术后病理:白塞氏病(我院及州人民医院两家病理报告证实),住院23天痊愈出院。

例2:患者男性,35岁,小学教师,反复发作肛门及外会阴部溃疡6年,口腔溃疡,腹泻2年。近一月前因间歇性右下腹疼痛伴腹泻症状加重,以“溃疡性结肠炎”收住我院。查体:消瘦,体重45kg,身高169cm,右下腹压痛,触及一约5cm×6cm大小肿块。B超提示:升结肠壁不规则,增厚,边界欠清晰,表面不光滑,回盲部升结肠肿瘤不排除,故行了纤维结肠镜检查,提示升结肠处有10cm肠壁不规侧增厚,管腔狭窄,提示回盲部占位性病变,取病变组织3块做病检。病理诊断白塞氏病,患者自动转州医院治疗。

例3:患者女性,32岁、农民,反复口腔溃疡8年,肛门及外阴部溃疡2年,间歇性右下腹疼痛4年,十天前右下腹疼痛加重,伴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于右下腹可见一包块,在个体诊所诊断为“阑尾脓肿”经对症治疗一周后,症状反而加重转入我院。体查:口唇、口腔双颊、肛门及会阴部有散在小片状溃疡,腹胀,右下腹压痛,可触及7cm×8cm大小肿块,活动度差,质硬。B超检查,右下腹实质性占位病变因肠胀气明显,肿块显示不清。于2008年9月23日行了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回盲部约9cm大小实质性肿块,肠系膜淋巴肿大,术中诊断为:“回盲部肿瘤”,行了右半结肠切除术,回肠横结肠端侧吻合术。术后做了病检回示:“白塞氏病”。于术后15天已愈出院。

讨论

白塞氏病是以复发性口腔粘膜溃疡,外生殖器溃疡和眼色素膜炎为主的侵犯多系统的综合症,也称眼、口、外生殖器综合症,具备有其中两条即可诊断。

白塞氏病的肠道损害非常少见,一般在白塞氏病粘膜损害4—5年以后出现腹部症状,多累及末端回肠、回盲部和升结肠,累计其他肠段也有个案报道。腹部症状多为间歇性右下腹疼痛、腹胀、右下腹包块。CT、B超多表现为占位性病变。误诊为肿瘤或其他增生性炎症,本组3例基本符合白塞氏症临床特点。白塞氏病的病因不明,免疫学检查发现患者带有多种自身抗体。如抗口腔粘膜抗体,抗动脉壁抗体等,所以认为本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受累的肠管为单发或多发溃疡。初期逐步侵犯粘膜及粘膜下层、肌层甚至穿孔,若免疫功能恢复,溃疡亦可修复,表现为增生性病变。

结论

白塞氏病是免疫系统疾病,受累范围较广,一般用保守治疗,对于肠道损害也尽可能保守治疗。若出现肠穿孔,肠梗阻、大出血等外科并发症,则需要手术治疗,手术以有目的治疗并发症为原则,不易扩大手术范围,因为类似并发症今后仍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