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模式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03
/ 2

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模式初探

粟妮达邹果

(陆军边海防学院昆明校区,云南省昆明市650200)

摘要:信息时代之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模式已经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综合审视网络信息技术时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可以发现,移动互联网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已呈现出典型的双刃剑效应,如何利用好这把双刃剑,是思想政治教育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的关键,为此应积极探索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互联网+”模式。本文以高中生为研究对象,探讨移动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旨在为培养新时代后备人才提供参考。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模式;高中生

一、引言

当前,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及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和运用,各种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的传播呈现出渗透力强、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等特点,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其影响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已呈现出典型的双刃剑效应。如何正确认识移动互联网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怎样充分利用好这把双刃剑,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对新时期培养社会主义可靠的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二、移动互联网环境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当今,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空间,网络在给人们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新挑战:谣言、诈骗、人身攻击、暴力、色情等问题的存在,影响着网络空间生态,也影响着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的核心之一,如何正确认识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思想教育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是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

(一)思想行为方式和价值判断能力面临挑战

网络的迅猛发展,使各种社会思潮、意识形态、价值理念的传播突破了时空,影响着高中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高中生的“三观”还未完全形成,对于网络中一些是非界限模糊、包裹着鲜艳外衣的非主流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涉及敏感政治问题的思潮言论,还很难做出理性、客观、全面、正确的分析和判断,难免在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中迷失自我、失去方向,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久而久之,会对他们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产生消极影响,不利于三观的正确养成。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效果面临挑战

当前,学校对高中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还比较单一,方法也比较简单,往往采用灌输式、填鸭式、说教式等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且对网络信息的影响也往往采用“屏蔽式”管理,如管控手机、计算机等终端设备,屏蔽网络,从源头控制网络信息传播,虽然达到一定的管控效果,但也把网络的优势给屏蔽了,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另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还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比较空洞、枯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质量。

三、移动互联网环境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

(一)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和时间

移动互联网的开放性和资源的共享性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空间和时间。从空间上来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只能在教室、办公室等固定区域实施。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仅可以在传统的课堂中开展,而且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以智能手机为移动终端,以无线连接为人口的网络载体上进行,给学生提供了自由、灵活的上课地点。从时间上来看,移动互联网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固定时间段实施的限制。学生可以通过视频、语音等方式随时向老师请教问题,实现了师生之间“零距离”的交流互动。

(二)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传统媒介中,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仅局限于固定的课程教学,移动互联网的开放性以及信息的海量化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育内容,学生不再只获得单一、固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变得丰富多样,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知识海洋,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眼界,增强了学生的知识广度。

(三)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传统教学内容主要来源于期刊、报纸、图书等,这些来源内容更新速度较慢、周期较长,且对传播内容的时间有严格限制,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播的实效性降低。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方式具有多元化、立体化的特点,能打破时效壁垒,提高实效。一方面,移动载体以其内容更新快、传播效率高的独特优势极大地缩短了教育内容传播的周期,畅通了传播渠道,提高了教育的效率。另一方面,教师凭借移动互联网新技术,可以非面对面即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四、“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

“互联网+”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新常态,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主动出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互联网络平台,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模式的长效机制,创造一种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新生态。

(一)利用好网络平台,创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如果思想政治教育沿用老办法,拒绝“互联网+”等新技术手段,就有可能处处被动,难求实效高效。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善于运用“互联网+”创新教育载体,把深刻道理通过创新的语言表达和新媒体手段讲清楚、讲透彻,为思想政治工作拓展空间。譬如,利用校园网络,开设思想政治教育网页,开通微博、微信公众号,搭建网上思想政治教育与交流平台,及时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传网络,方便学生学习。还可以通过开展网上答题、网络竞赛、微信互动等形式,激发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热情,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二)发挥大数据辅助作用,及时把握学生思想动态

要发挥大数据的辅助构建性作用,通过数据分析处理、总结生成,及时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对此,学校可通过对学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并对学生的行为、思想等方面进行网络数据分析,其中应包括思想理念、政治观点、学习现状、社会热点关注及生活需求等方面,将搜集的数据及时录入到大数据系统中,从而开展动态分析。同时,学校可成立专门的学生思想调查数据中心,将大数据分析机制常态化。

(三)系统整合网络教育资源,使思想政治教育“活起来”

在“互联网+”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将学生的日常生活、课堂学习、实践活动等方面与网络传播相联系,开展“互联网+精品课程”的资源建设,将最新政治理论融人其中,通过精品课程的网络自主化学习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政治素养。同时,学校可以将校园文化活动、优秀师生教学案例、榜样教育等内容纳入思政教育体系的资源建设中,以微视频播放、卡通动漫图片展的方式促使学生明白榜样就在身边,从而更好地实现思政教育的新发展,使思想政治教育“活起来”。

五、小结

新的形势下,面对网络给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与机遇,要注重将传统“实体”思想政治教育与现代“互联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共筑良性运作的思政教育体系,使思想教育紧跟时代步伐,见实效。

参考文献

[1]余彪,沈永真.互联网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师生情理互动机制研究[J].知识经济,2016(10):176­177.

[2]刘云生.论“互联网+”下的教育大变革[J].教育发展研究,2015(20):l1.

[3]黄冬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培育模式新探——基于网络实践活动进程视角[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63-66.

[4]肖彦勇.新媒体环境下的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初探[J].思想政治教育,2015(3):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