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钻井事故的统计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石油钻井事故的统计分析

王鹏

中石油玉门油田作业公司甘肃酒泉735019

摘要:从我国石油石化工业行业企业、工业生产企业的事故统计分析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对事故统计分析工作的国家标准的滞后性、统计项繁杂、统计手段的改进和信息化手段的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并对以上问题的解决途径提出了建议和解决方案。

关键词:石油石化行业企业工业安全生产;事故数据统计;事故统计指标

0引言

工业生产安全事故的统计分析工作是石油石化行业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企业进行安全管理决策、事故预防管理等多项安全管理工作的一个基本依据。工业生产安全事故的统计工作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事故基础数据的统计、事故记录和分析工作、按事故统计指标进行的统计分析工作。

国家法规对事故统计方面的要求主要是:2004年,颁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要求建立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体系。2∞8年,国务院下达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指标,由总体指标、绝对指标、相对指标和较大重特大事故起数指标4类共27个指标构成,综合来看将统计指标分为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2010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制定了《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表制度》,对各行业工业企业事故统计内容进行了规范和解释,并制作了明确的统计表。

在国家标准方面:1986年颁布并实施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该标准提出并界定了事故相关名词、统计项和企业事故有关的统计指标,即损失工作日、千人死亡率、干人重伤率、伤害频率、伤害严重率、伤害平均严重率和按产品产量计算的死亡率等7项指标。1986年颁布并实施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6721―1986)界定了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提出了千人经济损失率和百万元产值经济损失率等指标及计算方法。

各企事业单位也依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分别制定了关于事故统计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和企业标准。

1工业生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分析工作中的几个问题

随着国家、企业对事故统计分析工作的不断重视,事故统计分析理念和方法的不断提升,企业在开展事故统计分析工作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系列实际的问题,对企业开展事故统计的操作性、准确性和科学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比较集中的反应在如下三个方面。

1.1国家层面标准的滞后性曰渐突出,难以与国际事故统计标准接轨,尤其是广泛参与国际竞争的行业企业存在重复统计、多重标准、多重指标的混乱局面。具体这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1缺乏安全生产相关事件定义和统计标准。企业安全管理理念的不断提升,安全工作方法和制度的不断完善,企业作为事故管理主体,对事故的管理工作已经不能仅仅停留在职工死亡、轻伤、重伤事故层面,而是依据安全金字塔理论逐渐扩展到对限工、微伤事件(医疗处理、急救箱)、经济损失事件、未遂事件等轻微工作事件方面。但是,目前国家层面对事故事件仍然没有有效的统计分类和制度标准可作为企业统计管理的依据。

国外很多国际组织和相关机构都对事件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和规范,例如: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Occupa―tionalSafetyandHealthAdministra―tion,oSHA)在《美国职业工伤与疾病报告条例》(OccupationalInjuryandIllnessRecordingandReporangRequiremen~)里边对损失工作日(10stworkday)、医疗处理(medicaltreatment)、限制工作日(restrictedworkactivity)几个名词进行了严格的定义,作为事故事件统计方法的主要依据。其它大型的国际行业组织也定期公布相关事件的统计结果,作为衡量各地区、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绩效标准。

1.1.2百万工时的计算统计方法缺乏计算标准和统计规范。很多安全管理工作基础扎实、安全管理比较完善的企业都参照国际行业组织、国际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引入了“百万工时”作为事故统计基础数据。同时,国际上也广泛应用了百万工时统计作为事故统计的基础,并结合统计的事故事件核箅出相应的事故统计指标结果,可以根据工时与事故的各种比率指标,衡量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以石油石化行业为例,国际上知名的壳牌、BP、哈里伯顿公司都采用百万工时统计方法,国际组织OGP采用百万工时统计,OSHA采用的是二十万工时统计方法,国内企业也大多采用的百万工时的统计方法。

在国家层面的相关制度和标准也引用了百万工时的概念,但是缺乏百万工时统计指标的明确解释和工时统计的规范,例如:GB6441―1986中对“事故伤害严重率”的两个指标中引用了百万工时,并解释为:表示某时期内,每百万工时,事故造成的损失工作日数。但是工时与工作日的转换却没有明确的转换标准,具体的事故统计如何计算,这给企业工时统计造成了一定的随意性,也给统计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因为百万工时的统计根据企业专业领域不同,员工在不同作业条件下的暴露时间,与发生事故的关系不同,统计所记录单个工作日工时也不应该相同。例如野外作业和办公室作业的单位工时就不能按相同的数量计算,野外作业夜晚的住宿地不同、四班两倒、四班三倒等,具体的统计算法都不应该相等同。

1.1.3事故统计指标构成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与国际的安全统计指标还无法直接接轨,给参与国际竞争企业的安全绩效对比带来了一定的麻烦,很多企业需要进行多套指标并行统计,增加了统计的工作量。

文章开头我们已经知道我国的事故统计指标的构成情况,在国际方面,国际劳工组织(简称ILO)的职业伤害统计指标有死亡人数、伤害人数、总损失工作日、伤害频率、伤害发生率、伤害严重度、事故平均损失工作日等7项指标。

国际油气生产者协会(简称OGP)安全绩效关键指标为死亡率、死亡事故率、损工伤害率、总可记录事故率、限工+损工伤害率、损工事故严重度、限工伤害事故严重度等7项指标。

石油石化行业企业实际统计指标情况,以国际石油行业为例:壳牌公司指标包括死亡人数、损工伤害率(包括公司员工和承包商)、总可记录事故率(包括公司员工和承包商)、总可记录职业病患病率等指标。BP公司统计指标有死亡人数、损工事件、损工事件率、可记录事件、可记录伤害率。埃克森美孚指标主要有伤亡人数、损工伤害率、总可记录事件率等指标。

中国海洋石油公司自2∞5年起全面推行OSHA统计。职业伤害安全指标主要有可记录伤害率、误工事件率等。

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的主要统计指标

包括总可记录事件率(TRIR)、损失工时率(TLWR)、损工伤亡率(LTIF)、死亡事故率(FIR)、死亡率(FAR)。

从以上各类组织、企业的实际统计指标来看,在具体的指标统计方向和结果衡量对比两个角度,国家的标准统计指标确实无法与国际指标接轨。由于统计基础不同,很多国内企业的事故统计存在需要实行重复统计和多套指标统计等问题。

1.2事故的统计项过于繁杂,数据上报缺乏信息化手段的支持,使企业实际统计分析价值打折扣。

另外,如此复杂的事故统计数搌没有一个有效的信息系统作为数据上报的标准化、规范的保证,实际的统计数据质量让人非常担心。

1.3事故统计工作工作量比较大,对统计人员的要求比较商,企业针对事故统计的制度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数据统计的准确性很难保证。

企业根据国家《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表制度》,分别建立了企业的事故统计制度和统计办法,但是由于统计内容的纷繁复杂,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对企业的统计人员要求很高并带来了过大的工作量,这给数据的准确性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事故统计除了管理办法的科学有效外,统计数据的记录、收集和上报的手段上也应该提高,尽量减少企业统计工作量,降低统计工作成本。

2结语

本文以100多起钻井事故分析为基础,在事故类别、事故原因、事故时作业种类、事故时间、事故发生部分5个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对实际钻井工程施工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田岚.石油天然气钻井工程风险识别与评价方法[J].钻采工艺,2010,33(02):31-33.

[2]冀成楼,张宏.石油钻井工业事故统计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7(11):185-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