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等职业学校一体化背景下的课程设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6-16
/ 2

试论中等职业学校一体化背景下的课程设置

于广华

于广华(吉林省工程技师学院吉林白山134300)

摘要:本文介绍了中等职业学校一体化教学的“三段位式”课程结构,并论述了三个段位的辩证关系,是对一体化教学更深层次的探讨,对中等职业学校一体化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安排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对职教工作者研究一体化教学也有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课程设置一体化教学充实底蕴强化技能学做结合

职业学校实施一体化教学,业内已经达成共识。但是,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怎样处理好一体化背景下的课程设置问题,已经成为职业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急需深入探讨并加以解决。一部分人士认为,只要实现了讲练结合,就等于实现了一体化教学;还有人认为,实现了校企协作、产教结合甚至是工学交替,也就实现了一体化教学。上述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首先是缺乏对教学完整性、系统性及科学性的认识,其次是缺乏对全日制中职学校教学对象的了解,再次是缺乏职业教育教学的实际经验。由此得出的结论就难免出现以偏概全、断章取义。

任何教学机制或教学模式的建立必须考虑到教学对象,因为教学本身就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因材施教是永恒的不可动摇的教学原则。全日制中职生的正常来源应是初中毕业生,但许多生源不好的地区,相当一部分学生入学时远远达不到初中水准,他们的年龄大多在16—18岁之间,心理及生理的成熟状况也参差不齐……基于上述实际情况,职业学校实行一体化教学已经是无可非议,问题是如何实施科学有效的一体化教学。其中至关重要的就是构建一体化背景下的课程体系,由此制定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教学执行标准。只有教学执行标准科学合理,才能使一体化教学合理化、科学化、规范化,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应用型人才。

那么,在确立教学执行标准时,究竟应考虑怎样的课程设置呢?笔者认为,就当前大部分中职学校的教学对象情况以及办学条件而言,应当构建“三段位式”的一体化教学课程结构,即“充实底蕴,奠定基础;学做结合,强化技能;工学结合,岗位对接”(见图1)。

一、“充实底蕴,奠定基础”部分

这一阶段是针对中职学校的生源状况所设置的。目前,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包括技工学校)生源较为紧张,基本都是采取报名即录取的招生方式,学生的素质差距很大。以吉林省工程技师学院为例,据统计75%的学生达不到初中水平,有的甚至只相当于小学水平,相当一部分同学写二、三百个常见字的短文就要出现五、六个错别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都不会。面对此等学生状况,要想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要求,在课程设置上,必须有“充实底蕴,奠定基础”的“补课”阶段,这样才能为后续专业课及技能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和必须的基础。

一般说来,这部分课程应包括:语文——保证技能型人才基本的语言、文字表述能力;数学——达到具备专业所需的基本运算能力;计算机基础——熟悉现代化信息技术及计算机应用技术;德育(包括职业指导)——强化职业素养及职业综合能力的引导和培养;必须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不能揉入一体化教学当中的必要而且必须独立存在的重要学科,比如工程类专业的制图、电工学科等。这部分课程的独立存在对于提升学生的基础素质是必要、必须的,是为后续课程奠定基础不可或缺的。同时,应当明确,它们的存在并不是对教学中“一体化”的否定,而是一体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况且在这些独立的学科教学过程中,亦应全方位地贯彻“讲练结合”、“学做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思想。如果没有这一阶段的课程去充实底蕴、奠定基础,学生就不具备后续课程的学习能力,缺乏对知识的可接受能力,后面的教学任务就无法完成,教学目标就不可能实现。

本阶段的课程安排时间一般约为1—2个学期,时间允许的话最好安排两个学期,这样可以较充分地弥补学生初中的文化课欠账,还可以补充一些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

图1、三段位一体化教学示意图

二、“学做结合,强化技能”部分

强化技能课程是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重点,是一体化教学的核心组成部分。此阶段是为后来的“产教结合、工学结合”奠定基础的必须部分,没有这一阶段的学习和训练,产教结合、工学结合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它是在校期间完成专业工艺课教学的全过程。这一阶段的课程内容包括:专业理论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专业工艺知识、单项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等。从课程性质上看,本阶段应当充分体现一体化教学的特点,即知识结构已经是打破学科体系互融、相通的有机整合,是以相对完整的独立内容、工作任务或工作项目为模板的融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训练为一体的“一体化课程”结构,这种结构常常以单元、模块或课题的形式体现。教学中要刻意体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实现“讲练结合、学做结合、产教结合”。

这一阶段的课程教学,教学条件要求较高。一是应具备具有一体化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这是教学顺利实施的人力保障,是保证“强化技能”部分课程落实的重要环节。要求教师具有较宽厚的专业知识面、扎实的操作功底,这样才能使这部分课程任务高水准落实。其次是应具备合适的一体化教材样本。教材是实施教学的依据,是落实课程任务的“主要部件”,有了一体化教材,教师就可以遵循教材的脉络、按照教材的内容贯彻课程标准,解决讲什么、练什么,讲多少、练多少,学什么、做什么等这些极易困惑的问题。其三是具备保障一体化教学的条件。技能课程的实施,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场地、设备、设施,否则只能停留在“黑板加粉笔”的旧式教学。一些工艺课程,按照一体化教学的要求,应当是在实验室、实训基地来完成,这样才能够实现“学做合一”,才能培养出与工作岗位相适应的操作技能。

此阶段的课程时间安排一般在1—2个学年,有条件的学校最好安排2个学年,这样可以较充分地打牢学生的技能基础,同时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思想品质非常重要,为下一步进入“工学结合、顶岗实践”奠定极为有利的基础,既增强岗位的适应能力,又增强学生的岗位竞争能力。

三、“工学结合、岗位对接”部分

“工学结合、岗位对接”部分是指在课程标准中所列的内容全部结束后,进入“准岗位”的一种适应性综合训练过程,它既是所学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也是与正式生产岗位衔接的桥梁纽带。这一段课程的时间安排大体在1—2个学期。产教结合搞得好的学校,课程教学可以在校内实训中心进行,产教结合目前还达不到要求的学校,应在校企合作单位完成。此阶段应围绕产品或工作任务安排切实可行的课题标准,既要满足生产要求,又要注重在生产过程中让学生形成综合能力,实现“作品就是产品”、“工作任务就是生产任务”的有效对接,这是技术水平拔高的关键阶段。

工学结合部分的课程具有较大的随机性,这是因为工厂的产品对教学来讲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和学校合作的的生产企业,不会因为与学校的合作去有意调整产品结构,因此,这一段位课程的教学应有一定的灵活性,学校应当在生产实践中尽量挖掘“教育教学因素”,比如企业管理状况的体察、企业文化氛围的感知、安全文明生产践行、产品质量要求等等。要把这些看似简单却十分重要的元素编排进课程执行标准中,同时对顶岗学生进行有效的“课程”跟踪考核,全方位地体现一所学校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质量。

综上所述,全日制中职学校一体化背景下的“三段位”课程设置适合于当前生源状况下的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三个段位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应当指出,如果是通过考试择优录取学生或者是招收高中毕业生的学校,可以适当考虑省略或简化第一段位的课程安排。实践表明,这种课程结构除了可以最大限度地适合教学对象外,还可以照顾到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队伍现状,更能够促进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设施建设的加强,同时对保障合格人才的培养率具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