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顺县交通工程建设管理办公室四川自贡6432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公路桥梁建设越来越多,其施工技术也要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受重视。本文旨在讨论小桥桩基础的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关键词】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U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7)04-066-01
一、钻孔灌注桩施工特点
1、施工时基本无噪音、无振动、无地面隆起或侧移,因此对环境和周边建筑物危害小;
2、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直径大、入土深;
3、对于桩穿透的图层可以在空中作原位测试,以检测土层的性质;
4、扩底钻孔灌注桩能更好地发挥桩端承载力;
5、经常设计成一柱一桩,无需桩顶承台,简化了基础结构形式;
6、钻孔灌注桩通常布桩间距大,群桩效应小;
7、某些利用"挤扩支盘"钻孔灌注桩可以有效减少桩径和桩长,提高桩的承载力,减少沉降量;
8、可以穿越各种土层,更可以嵌入基岩,这是别的桩型很难做到的;
9、施工设备简单轻便,能在较低的净空条件下设桩;
二、钻孔灌注桩施工主要工序介绍
1、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放粗样→清表→精放样→投压外护筒→钻机就位→对中开钻(钻进、成孔、清孔)→下钢筋笼(带下内护筒)→填土袋于内外护筒之间→下导管(二次清孔)→砼浇筑
2、埋设护筒
钻孔成败的关键是防止孔壁坍塌。当钻孔较深时,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孔壁土在静水压力下会向孔内坍塌、甚至发生流砂现象。钻孔内若能保持壁地下水位高的水头,增加孔内静水压力,能为孔壁、防止坍孔。护筒除起到这个作用外,同时好有隔离地表水、保护孔口地面、固定桩孔位置和钻头导向作用等。
护筒要求坚固耐用,不漏水,其内径应比钻孔直径大(旋转钻约大20cm),每节长度约2~3m。用钢护筒。护筒采用4mm厚钢板弯制成型,护筒的制作应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拼缝和接头不漏水,可在外围加强环箍。护筒埋设采用挖埋法,根据土质不同选择不同的埋深,使护筒中心和桩中心尽量在同一垂线上。就位后在四周底部分层回填粘土并夯实,夯填土应均匀对称,防止护筒位移。
3、泥浆制备
钻孔泥浆由水、粘土(膨润土)和添加剂组成。具有浮悬钻渣、冷却钻头、润滑钻具,增大静水压力,并在孔壁形成泥皮,隔断孔内外渗流,防止坍孔的作用。调制的钻孔泥浆及经过循环净化的泥浆,应根据钻孔方法和地层情况来确定泥浆稠度,泥浆稠度应视地层变化和操作要求机动掌握,泥浆太稀,排渣能力小、护壁效果差;泥浆太稠会削弱钻头冲击功能,降低钻进速度。
4、钻孔
循环钻钻机施工,在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才能保证成孔质量,首先要注意开孔质量,为此必须对好中线及垂直度,并压好护筒。在施工中要注意不断添加泥浆,还要随时检查成孔是否有偏斜现象。所以钻好的孔应及时清孔,下放钢筋笼和灌注水下混凝土。钻孔的顺序也应实事先规划好,既要保证下一个桩孔的施工不影响上一个桩孔,又要使钻机的移动距离不要过远和相互干扰。
5、清孔
钻孔的深度、直径、位置和孔形直接关系到成桩质量与桩身曲直。为此,在钻孔过程中,应随时对孔深、孔位、孔形、孔径等进行检查。在终孔检查完全符合设计要求时,应立即进行孔底清理,避免隔时过长以致泥浆沉淀,要求在灌注水下混凝土前沉渣厚度不大于25cm;清孔分两次进行,清孔采用掏渣与补水结合进行,主要目的是降低泥浆比重,泥浆比重逐渐降低后,泥浆向孔口溢出,进入泥浆池。第二次清孔在下放钢筋笼和导管安装完毕后进行,利用灌注混凝土的导管输入泥浆循环清孔,两次清孔间隔为2小时左右。
三、施工安全保护措施
1、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全员安全生产素质,重点进行两方面的教育,即主人翁责任感及安全第一的安全思想教育和检查评比活动,激发全员生产的自觉性,另外定期给职工上好法制课,警示员工遵纪守法。
2、从施工方案设计和技术交底上,充分体现和明确安全技术方面的内容,重点在工序安全规程、操作规程、特殊工种等方面加大管理和业务培训力度。
3、浇筑砼支架必须经专门设计和安全验收。
4、施工中加强对施工机具、电器设备、安全设施的检查和维修,同时巡员做好记录,定时向领导汇报。
5、确保施工用电安全管理,各种施工机械和电器设备均设置漏电保护器。线路架设和照明度必须符合安全标准,同时进行安全防护,防止机械车辆损坏输电线路。
6、车辆经常检修,保持完好,建立台帐,运态管理。动力机械设备必须由考试合格并持有合格证的司机上岗。严禁非司机开车,禁止洒后开车,开英雄车。车辆交通道路,做好雨季水慢造成路滑、路损的修复。
7、坚持经常和定期安全检查度,形成监控体系,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堵塞事故漏洞,并结合安全事故规律和委节特点,重点查防触电、防淹没、防火灾、防交通事故等措施的落实。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采用措施触决,并执行奖罚制度。
参考文献
[1]李新梅,赖强.《桥梁施工与养护技术》[M],工程施工,2005.11,28-36.
[2]罗大庆.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J].西部探矿工程,2004,16(9):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