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山
摘要:民族院校大学生的社会化问题是高校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条件之一。以民族高等教育和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很多的特殊性为依据,探索和研究民族院校大学生社会化的有效途径具有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民族院校大学生社会化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326(2012)07-0053-02
一、民族院校大学生社会化的价值
社会化的实质就是社会文化的内化过程。所谓大学生社会化就是大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教育和影响,学习并接受社会文化、掌握社会规范、树立社会信念、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的过程。就是借由主导社会文化而提升的内在个人文化素养。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现在和今后的一二十年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②因此,塑造高尚社会人格是社会道德教育的目的。民族高等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积极促进大学生主导社会文化的內化过程,提高大学生社会文化的內化水平,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是大学生主导社会文化內化的终极目标。社会行为是一个人的社会理想、信念、决心、意志和能力的集中外化和表现。重视大学生主导社会文化的內化,加强和改进学校的道德文化建设,是民族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民族高高等教育工作者开展工作的一切出发点,同样也是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主导社会文化的內化进程的必然要求。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民族院校大学生的社会化问题已引起了民族高等教育以及全社会的关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过程中,民族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准则和方式等方面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如何引导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文化价值取向,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社会文化素质,引导大学生的观念、知识、能力和心理素质等方面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民族高等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是每一个民族高等教育工作者都需要思考并做出回答的问题。努力提高民族院校大学生社会文化的內化的水平,是保证少数民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二、民族院校的特殊性
1.民族教育的特殊性
“在同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少数民族教育在各方面既要考虑和适应本民族的文化环境,考虑和适应本民族的发展和需要,又要兼顾以主体民族为主的同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共同的大众化背景,兼顾以主体民族为主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需要,二者必须和谐统一。”③也就是说,民族教育的目的、内容等既要符合国家教育的根本要求,又要符合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教育要求。民族高等教育也必然是要既服务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需要,又要遵循民族教育的特殊性,从少数民资大学生的特殊出发,培养符合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民族高级专门人才。
2.教育群体的复杂性
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新的文化氛围以后,内心经历着一系列的矛盾感冲突。他们都希望了解自己,融入新的生活,渴望交流,得到理解。大学是多元文化交织的共同体,文化间的交流与碰撞丰富了学校生活的内容,但在如今大学多元文化体系中,通常是主体民族文化占据首要位置。少数民族大学生来到新的环境,也带来了他们特有的民族文化。长期的学生生活,并已融入民族文化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面对将要融入的新的主流文化生活,常常因为一些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差异,产生许多困惑、忧虑等心理反应,而长期的压抑、自卑等不良情绪极易诱发一系列的心理疾病。因此,民族高等教育的开展不仅仅要掌握一般教育的规律性,更要把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性,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殊性出发,通过适当的教育方式,促进他们社会化进程。
三、民族院校大学生的社会化的特殊性
民族院校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具有特殊性,研究并把握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将有利于加快大学生的政治文化的內化进程,提高政治文化內化的水平。把握和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化的特点是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化的前提和根据。
(一)民族院校大学生社会化内容的特殊性
民族高校主要为民族地区培养专门人才,培养出的人才应该热爱民族地区,了解少数民族且懂得民族政策。在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上,民族院校与一般院校不同,要具有民族性,适应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需要相应的教育内容加以保证,突出民族特色。如在课程设置上增加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民族风情、民族历史文化等内容,通过系统学习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教育,提高学生对民族问题的认识,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增加各民族间的相互了解,发展社会主义的新型民族关系。不同的专业还应增设具有民族特色的课程,如法学专业开设《民族区域自治法》;经济类专业开设民族地区经济;中文专业开设民族民间文学以及民族心理学等课程,课程设置的民族特色有利于民族高校各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
校园文化建设和第二课堂活动也应突出民族特色,注入民族文化的内容,宣扬民族大团结的主旋律以及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以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调动少数民族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培养他们的民族意识和对其他民族的认同和接纳,从而热爱中华大家庭,将来更好地为民族地区服务。
对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特殊要求,既保证了少数民族人才知识结构的特色,又有利于培养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造就适合民族地区社会需求的有用人才。
(二)民族高校大学生社会化方式的特殊性
民族院校的教育主体是各少数民族学生,和普通院校汉族学生相比存在显著的差异。由于少数民族特殊的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发展和教育状况,以及独特的风土人情及民族心理素质,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相比,在心理特点及知识素质等方面均存在显著的差异。而且,这些不同的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并没有消失,相反,显出新时期具有的特征,这些特点要求我们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发展上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第一,民族意识有待加强,少数学生对本民族的认识不够客观;第二,学习动机因地区表现出不同,但动机不强烈的情况仍比较突出;第三,缺乏主动竞争意识,容易产生自卑等心理,影响其主动的发展。这些特点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文化教育传统及家庭生活背景均有重要关系。
民族大学生心理上的这些特点,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从培养民族认同感及民族自豪感人手,纠正民族自我认识上存在的偏差,重新认识本民族优秀的文化及发展的潜力,理解各民族水乳与共的发展历史,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成才的决心,强化他们的学习动机和迎接新世纪的竞争能力。既要有理论说教,又要以情动人,利用他们身上具有的诚恳、朴实、正直、豪放等特点进行正面教育,激发他们自发成才的积极性。
民族地区由于历史背景和自然环境恶劣等原因,致使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表现在文化教育上更加落后,不仅教育设施和基本条件差,教育水平和教育素质低,为保证民族地区及少数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国家对民族教育给予了极大的扶持和照顾,如高等院校招生工作中对少数民族施以优惠政策,降低分数段招生,还划定了一定的招生比例。这样做的结果,虽然保证了少数民族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同时也造成了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知识基础及认识水平较低的现实。针对少数民族学生认识水平低的特点,应从加强学生文化基础人手,逐步提高其认识水平,缩小同汉族大学生之间的认知差距,消除其对学习的恐惧与自卑心态,给他们以自信,最终实现:“宽进严出”、“低进高出”的目的。预科教育是提高学生文化基础的一种形式,有的学校还采取补课的办法,特别是数学、英语等基础学科,在短期内进行强化提高其知识基础,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创造条件。当然民族学生自身的主动提高至为关键,要鼓励他们自强不息,克服困难,最终学会学习。在提高知识基础的过程中,应注意激发民族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树立远大的志向。
(三)民族高校大学生社会化的民族性特点
我国高等教育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伟大事业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对民族院校来讲,除了要考虑文化教育的外部环境和社会问题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要重视民族特点,突出国家民族教育的政治策略,开展一系列符合民族学生特点的文化教育活动,形成民族高等教育的独特模式。加强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类教材建设,开设有关民族学方面的课程。民族院校的毕业生应向普通院校看齐,但决不能丢掉自身的特点即民族特色。要保持民族特点,加强思想政治类的教材建设非常重要,将民族理论与政策和民族历史的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内容,有利于培养民族学生的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需要有结合民族高校实际的教材和相关课程来保证。另外,开设民族学类课程,对思想政治教育也很重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形成有民族氛围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我国少数民族均有其丰富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艺术,这是宝贵的财富。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者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在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中突出这一特色,使民族的文化和艺术相互交融,相互影响,让少数民族学生真正体会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同时,学院各项工作也应突出民族特点,如学院的建筑装饰,广播院刊,图书资料等,真正形成了民族院校的特色,就会发挥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作用。加强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的民族政策教育,提高教育者的思想觉悟和民族理论政策水平。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靠教师的主导作用来完成,教师的思想修养、价值取向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加强教育工作者的民族政策和民族教育同样非常重要。教师只有懂得了民族政策,了解民族发展的历史和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更好地尊重和理解民族学生,才能更好地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工作。为此,民族院校的管理制度及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均应突出民族特色,保证民族学生有一个良好的思想教育的环境。思想教育要联系民族地区发展的实际。
思想教育要落到实处,应该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实地考察等活动,感受民族地区的发展变化和存在的优势和潜力,增强发展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信心。尤其在当前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应给学生讲清国家的政策和西部地区的发展规划及现实性,使少数民族学生明确自己的成才目标,到西部民族地区广袤的土地上实现人生价值。
四、民族高校大学生社会化的途径
(一)健全管理体制,积极探索适合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的运行机制
由于少数民族学生在生活、学习、民族习惯等方面与其他学生存在差异,因此,不能简单地沿用通常的体制来实施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教育。民族高等教育工作者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将思想工作从组织上落到实处。
为便于协调工作,校级教育管理部门与院(系)级组成联系网络,协调和组织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文化教育工作,创造一个和谐的教育氛围,提高教育的效率。
(二)从入学教育开始抓起,注重对少数民族学生全过程的培养和教育
入学教育同样是少数民族学生入学后的第一课。初进大学校门,学校的地理环境、人文文化氛围、师生员工素质等等都会成为新生的第一印象,在潜意识中成为他们与以往的生活、学习环境相比较的重要依据。因此,应当从学生的入学教育开始就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树立全过程的培养和教育意识。入学教育的内容既可是学校历史沿革、办学传统、学术声誉的介绍,也可是学校相关规章制度的介绍,还可包括以往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一些典型事例。同时,通过新学期蓬勃向上的气象,展示学校这一育人环境的魅力,告诉学生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可以做的,哪些是值得赞美的,哪些是应该批判的,力求在刚
刚进校后,就能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形成尊重师政、遵守校纪校规、树立为国家为民族繁荣昌盛努力学习的良好意识,为以后开展德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尊重民族心理和实际,细致入微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由于民族地区、东西部地区在经济、社会和教育等方面的差距,不少少数民族大学生入学后,在经济、生活、学业等方面与发达地区的学生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有些政时期使用本民族语言的学生更是连汉语的交流都有困难,有些学生入学前虽然在预科班上学过汉语,但基础较差,入学后甚至连教师授课的内容都难以听懂,更不要说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了;在生活习惯等方面,也存在类似的现象。时间一政,少数民族学生往往容易陷入自卑、孤僻,不愿与他人交往,甚至会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学业也受到很大影响,这种情况既妨碍国家民族教育政策的贯彻落实,也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被动。
作者简介:张成山(1965—),男,辽宁黑山县人,大连民族学院文法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发展中心主任,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副教授,大连民族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负责人(大连民族学院文法学院,辽宁大连,116600;吉林大学,吉林省长春市,130012)。
[参考文献]
[1]康春英,2006中国少数民族素质教育的特殊性及对策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9
[2]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教社政[2001]1号)。
[3]康春英,2006中国少数民族素质教育的特殊性及对策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9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