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沙沙
桓台县人民医院山东淄博桓台256400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研究发展,以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收集近年来有关留置针临床使用及护理的相关文献资料,严格按照静脉留置针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结果:静脉留置针因其操作简单、保护血管等优点极大的解决了许多临床问题,减少了患者反复穿刺时的痛苦;保证了护理质量。结论:随着静脉留置针广泛的应用到临床中,所以,应熟练掌握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方法,正确应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最长不超过72—96小时,有效的固定减少患者的痛苦和经济损失,正确的封管避免血液返流堵塞针管及血栓发生。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封管;护理
前言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中重要的手段之一,在实际工作中,传统的头皮针已不能满足患者治疗的需要。因此具有减少重复穿刺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等诸多优点的静脉留置针将代替头皮针,成为临床输液的重要工具,尤其对长期输液及血管穿刺困难者及在抢救危重患者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血管的选择,留置针的选择,穿刺方法,固定方法,封管技术,留置时间,留置针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等方面查阅了近几年的有关资料,现对相关问题综述如下。
1.正确使用静脉留置针
1.1操作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特别是神志清醒的患者,操作前应向其说明操作的目的、注意事项、配合方法,消除患者顾虑及紧张、恐惧感,使患者主动积极地配合治疗。神志不清醒的患者,也应该向其陪护解释清楚。
1.2选择合适的血管:研究表明,血管条件越差,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发生率越高,血管条件评分与静脉炎发生率呈负相关[1]。因此,在留置套管针前首先应做好血管的选择。一般选择患者较为粗直、弹性好、长度适宜留置针的血管进行穿刺。尽量避开关节、静脉瓣、肢体受伤部位,瘫痪患者宜选择健侧肢体血管。患皮肤病及感染处禁忌穿刺置管。长期卧床的患者,尽量避免在下肢远端使用静脉留置针,且留置时间不宜过长,因久病卧床的患者易形成血栓。
1.3留置针型号的选择:留置针的大小依据患者病情、年龄及血管情况分别选用18G~24G等型号,数字越大,留置针的内径就越小。在使用时建议应用细、短留置针。因小号的留置针进入血管后漂浮在血管中,能减少机械性摩擦及对血管内壁损伤,降低机械性静脉炎及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延长留置时间[2]。
1.4正确的穿刺方法:
1.4.1四肢浅静脉穿刺法:在穿刺点上方10cm处扎止血带,使肢体远端的静脉充盈度达最佳状态是穿刺成功的关键[3]。以进针点为中心,常规进行局部皮肤消毒,消毒范围至少8x8cm,自然待干,穿刺前检查好留置针,严格无菌操作,如血管本身长度短,穿刺见血后即先拔出一段钢针,崩直血管以软管探路,软管会根据血管走向潜行,直到把整个软管全部埋入血管,此方法可防止一次性进针后钢针直接穿破血管入皮下,给患者增加痛苦。
1.4.2颈外静脉穿刺法:该静脉具有离心脏近、官腔粗大、位置表浅、易充盈辨认等特点。操作方法:患者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暴露颈外静脉,常规消毒,右手食指和拇指持套管针针翼,左手转动针芯,使针尖斜面朝向右手大拇指后折叠针翼,左手食指固定和压迫颈外静脉,拇指拉紧穿刺处皮肤,以胸锁乳突肌中点为穿刺点,与皮肤呈15°~30°角进针,入皮后呈10°~15°角沿静脉方向行走,见少许回血即降低穿刺针角度,沿血管前行1~2mm,右手固定针芯,左手将外套管全部送入静脉内,右手缓缓抽出针芯,连接输液器上的T型连接管,自粘性无菌敷料固定[4]。
1.5妥善固定:套管送入血管后,松开止血带,退出针芯,放开调节器,观察液体滴注良好,针头部位不肿,采用与留置针配套的透明敷贴固定,填写好日期并签名的胶布固定三叉接口,呈“U”字型固定。通常用3M系列透明胶纸以穿刺点为中心固定,既固定针体又保护针眼,特别适用于关节部位的固定。对加长静脉留置针首先按以上方法固定,输液完毕封管后,将留置针的延长部分紧贴留置针外侧根部向穿刺端反折,然后将反折部分用胶布牢固地固定于针翼上,固定后无血液进入到留置针的反折部分,可大大延长导管使用时间[5]。
2.正确的封管
2.1封管技术:封管时应缓慢推注封管液,封管液推入过快,用力过猛可使血管内压力剧增,管壁通透性增加,容易引起外渗、肿胀。
留置针的小开关关闭位置一定要靠近套管针延长管的起始部,这样就不致使血管内血液倒流至套管针内,避免凝血堵管。
2.2封管液的选择:封管液的选择是保持输液通畅的关键[6]。封管液有两种,一是预冲式封管液(进口的生理盐水),二是稀释的肝素钠。肝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和凝血机制障碍及其他不能使用肝素的病人,均选择生理盐水,配置的肝素钠有效期2小时。
3.留置时间
在使用留置针的护理中,留置时间一般以3-4天为宜。
4.护理
4.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4.2叮嘱患者可适当活动(不可剧烈活动),注意保护留置针的肢体,尽量避免肢体下垂,以防血液回流阻塞针头。
4.3每次输液前后均应检查局部静脉有无红、肿、热、痛及硬化,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如有异常情况及时拔除导管,对局部进行处理。连续输液者,每天更换输液器。
4.4正确封管,注意将封管液充满管腔,以防发生堵管现象或血栓性静脉炎。
4.5严格观察穿刺部位的情况,及时发现并发症的早期征象。
4.6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如有潮湿、卷边、污染时应及时更换,局部碘伏消毒,待干后贴敷料。也可用留置针固定带包裹一圈,起到固定、保护的作用。
4.7讲解套管针的日常生活护理方法。如洗澡时,应再用保鲜膜包裹局部后洗澡。注意穿刺部位不要浸泡于水中,万一穿刺部位有水渗入,应及时先告知护士,更换敷贴。
4.8按规定记录和观察:在小胶布上记录留置日期、穿刺人的姓名、观察穿刺部位皮肤、血管情况,导管回血是否明显、输液是否通畅,询问患者主诉,有无不适,有异常情况做好护理记录。
4.9更换穿刺点,首选对侧手臂或不同静脉。
4.10在行留置针前应对患者和家属说明置管的目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合作。在留置针使用期间,翻身、活动时要注意保护好留置针,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防止脱出、污染或液体渗漏等。[7]
4.11输液完毕后,应妥善固定留置针,避免脱出。
5.小结
根据以上的资料说明,我们在静脉留置针穿刺时,应选择相对粗直、有弹性、血流丰富、无静脉瓣、避开关节且易于固定的血管。成人通常选用四肢浅静脉,尽量避免选择下肢静脉,老年人应尽量选择直径≥3mm的血管。在未来的输液理念中,静脉留置针在挽救病人生命中发挥着越来越多的积极作用,因此严格执行护理操作常规,做好周密预防措施,改进和创新护理技能是静脉留置针技术普及应用和质量的保证。
参考文献:
[1]赵晓燕,宁宁.年龄、血管条件与骨科患者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相关性研究.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30):3157-3159.
[2]彭翠香.两种型号留置针在普外输液中的作用[J].护理学杂志,2000,15(10):617.
[3]陈英,于晓锦,沈宏,等.浅静脉输液技术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1):853-854.
[4]章亚平,许兰娣,符德芳,等.颈外静脉留置针在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1):45.
[5]王秀华,王哗光.加长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的改进[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2):92.
[6]周晓慧.静脉留置针3种封管液的效果观察[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10):8.
[7]陈显春,封悦,宋爽,等.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实用护理杂志,2002,16(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