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丰都县树人镇中心小学校敖江益
【中图分类号】G203.12【文章标识码】C【文章编号】1326-3587(2014)11-0048-01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表明,语文课不应该是教师讲课文,不应该是引导学生感悟教师的感悟,而应该是让学生静下心来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是多元的,语文课上留出的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然后在自学的基础上完成一些必要的练习,其效果可能超过常态化的教师讲课文。
案例一:
《猴王出世》节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主要写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的故事。我对《西游记》里面的故事情节清楚明白,人物性格了如指掌,特别是对孙悟空这个人物形象更是欣赏有加,所以,我带着精心制作的课件,兴致勃勃地走进课堂。心想,今天定能把《猴王出世》演义得淋漓尽致。哪知开课仅两分钟,一位学生就走了神——在纸上描画着什么,专注得连我靠近都没发现。我俯身细看,原来他正专心致志于西游记的卡通画。
我的满腔热情正在慢慢地消退,精心准备的课堂居然出现这样的学生?!我真的不能容忍,“画什么画,还不专心听讲!”火山终于爆发。
哪知,他居然面无表情地看了我一眼,丝毫没有收手的迹象。
“再不收拾好,扣平时分10分!”我终于忍无可忍地摆出了自己的权威地位。
他终于为“分数”妥协了,慢慢地把图画本放进了抽屉,开始了无精打采地听课。可不知为什么,其他学生也一样的无精打采。
我精心策划的“教案剧”,最终没能如预料的那般精彩完成。整堂课,我和学生们找不到课堂的激情,接下来的上课我如同嚼蜡,学生们也已失去了往日的神采,只是木然地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
案例二:
事隔三年,在践行着发展性阅读课堂教学模式的今天,我仍然带着精心制作的课件,兴致勃勃地走进课堂。
“同学们,你们知道《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吗?”
“知道,我们已独学了的,且看过电视。”声音震耳欲聋,孩子们兴奋得小脸发红。
“既然大家都知道,今天《猴王出世》就不用学了。”我故意卖了个关子说道。
“不行,我们还想学!”
“还想,那学什么呢?”我把球抛给孩子们。
“阅读提示里告诉了我们这篇课文应了解‘石猴是从哪儿来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
“哦。”我故意若有所思地说,“这个你们一看就明白,还怎么学呢?”
“昨天预习时我们讨论了的,想用以下方式来学:1、用连环画的方式表现故事的发生、发展。2、给每幅画配上简要的文字。3.根据画面讲故事。”学习班长迅即站起来说。
话音刚落,学生们就迫不及待地行动起来,自主勾划、批注完毕就在小组内交流。善画的做画,能写的撰文,会说的演讲,能演的就演……大家各显神通,全神贯注地进行着。二十分钟后,各小组争先恐后上台展示。从他们不时闪现着创意的画面与不时闪现着智慧的故事中,我明白了《猴王出世》已被他们演义得淋漓尽致了……
反思:
同样的课文,同样的老师,同样年级的学生,为什么会出现两种迥然不同的课堂效果呢?我开始对“自主”有了更多地关注。
一直以来,我们习惯于本质上“主客两分式”的教育教学,主体是教师,是成人,学生成了客体,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状态,他们的学习活动制约于主体预设的框架之中。导致了儿童主体精神的缺失与沦落,表现在教师们每日进行着的课堂教学中,是以教材为惟一的课程资源,据此为标准制定出过于精细、严密的教学计划,教学实施的过程便是“教案剧”的演绎,一切尽在“执行与落实”之中,尽在预料之中,学生稍有“山重水复”、“旁逸斜出”便遭封杀。案例一就上演了这样一部典型的“教案剧”,由于教师漠视学生的学习兴趣,绳规学生的思维,亦步亦趋、按部就班地执行“原计划”,虽说教学设计得很精密,组织也精巧,但它始终与学生仍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因为这时的“设计”与“组织”只是一人独讲,他人静听的独自式教学。它忠诚于教案,却背离了学生;它进行着表演,却没有观众;它体现了权利,却忘记了民主;它实现了控制,却封锁了自由;它塑造了共性,却泯灭了个性。此时学生万马齐喑,课堂陷入了死气沉沉的状态,最终落得个师生“两败俱伤”。
案例二中的教师则根据学生已熟知《猴王出世》的情节,不再按教学计划执行,而是依照儿童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进行以学定教,真正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人,激发他们学习兴趣,让他们发挥特长自主学习,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水平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否则,他只是表面地、形式地去掌握所学的知识,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丧失信心,不能坚持学习。所谓“强扭的瓜不甜”也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被激发,他们就会主动地去学习。因此,课堂上有了学生个性思维如潮水般喷薄而出,让师生共同体验到了意想不到的喜悦。同时也恰到好处地体现了师生互动的人文情怀。既然说“人们无法预料到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布卢姆语),那么,尊重、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孩子们用自己的心灵去阅读,去感悟、去体验、去交流,一定会让课堂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