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274000
摘要:在进一步加快的土地管理信息系统中,人与地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土地利用也变的越来越复杂,一些旧的城乡分治的土地管理模式跟目前的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及新时期土地资源管理已经不相适应了。而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现在,为了规范化的管理、实现土地资源的科学化,建立城乡一体化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了大家广泛所关注的话题。本文就对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发展进行分析、探究,希望能为各位学者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发展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加快,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城乡”二元体系已经被渐渐的替代。农村工业经济格局已经从原来乱、散、小的格局转变为现代化的大工业园区经济格局。因此当前城市发展的新任务是建立城乡协调发展、利益共享、资源共享的共荣互动关系,简单来说,就是对城乡之间各种资源统一进行一体化管理。二十一世纪是信息高速发展的世纪,在浩瀚的信息海洋里,很大一部分的信息都和空间位置相关联。而在新世纪土地管理对于GIS空间技术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其不但在民生方面被广泛应用,而且在地理学许多问题研究中也在使用这项技术进行解决,例如政府部门的决策支持,灾害的预测与防治,区域发展与规划,城市规划与管理,资源的调查与评价等。
一、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土地是人类劳动能够得以全部实现的基础和基本条件,对于农民来说,土地就是命脉,也是人类生存的条件、立足的场所。土地规划和管理定量化、科学化以及对土地信息进行快速更新、分析、查询的技术方法与手段就是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并且也是为提供决策的根本依据。管理问题是土地的一个根本问题。目前土地管理工作的首要问题应怎样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使有限的资源达到最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怎样对土地进行管理就成了首要问题。基于信息技术的土地管理的最先进方式就是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其不但是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管理方面的具体应用,而且也是目前土地管理的核心与基础。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包括了一切与土地信息相关的系统,其中包括土地定级估价、建设用地管理、耕地保护、资源开发、土地利用、地籍管理、城市规划等。
二、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业务处理模式
(一)土地管理信息系统体系结构
任何信息系统都具有下面3种基本成分:执行活动的角色,如岗位、机构、部门等角色执行的活动和活动作用的数据。土地信息系统亦不例外。因此,土地信息系统模型是对土地管理业务角色和土地管理领域实体,如土地管理信息和土地信息管理系统等之间应该如何联系和协作以执行业务的一种抽象。基于此,可以用三元组来定义土地信息系统模型:LISM=〈PM,InforM,InfraM〉。其中,过程模型PM描述了土地管理要进行的业务活动、业务活动实施所需的基础设施支持、输入条件、实施后的输出结果及对活动的控制和活动之间的偏序关系;信息模型InforM描述土地管理过程中需要管理和处理的数据,反映了业务流程中的数据组成及其进化过程;基础设施模型InfraM涉及土地管理业务所需要的组织机构、人员、角色及权限本体等。
(二)土地管理信息系统业务处理模式
土地业务管理以土地利用规划、计划为指导,以建设用地审批为主线,涉及土地的“批、供、用、补、查、登”全过程。土地管理信息系统从体系结构上分为C/S和B/S两种。前者侧重于功能,主要用于对业务空间数据信息的处理、统计、分析;后者侧重于流程,主要用于政务信息的网上流转、审批办理以及信息的对外发布。两种模式各有侧重,虽处理方法不同,但在信息系统构建过程中要统筹规划,即数据的更新在系统的表现接口上都需要实时体现。土地管理业务处理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业务申请由电子政务窗口统一受理,在工作流引擎驱动下,通过挂接智能表单按角色、人员权限配置进行任务分发和流转;当需要利用业务型GIS系统对GIS数据进行处理时,调用相应业务型GIS处理系统;数据处理完毕,通过共享接口实现表单回填,在工作流引擎驱动下继续业务流程,直至业务办结;同时,实现电子、实物档案归档。
(三)土地管理业务中数据多层共享模型
土地管理工作要求不定期的对建设用地实施动态监管,对违法违规用地案件查处等进行查对分析,对土地开发利用、土地供应、征占用耕地、土地区位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所以,其必须要建立土地全要素的监管平台。工程建设利用信息技术与资源,通过网络把服务与政府管理职能进行集成,从而实现部门职能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把现有的数据、资源进行集中管理与跨部门共享,以“资源协同、业务协同、信息协同”为基本设计思想,以可扩展性的、开放式的性能实现公众之间、部门之间、内部机构的互动与协同,将土地利用现状、基本农田、违法用地监察等多源信息进行有机整合,从而突破在传统信息化系统中存在的信息孤岛和业务孤岛的障碍,以地块生命周期为线索,随着时间变化对空间位置上的地块演绎全过程进行全周期管理,实现对地块在各“生命环节”状态和属性的记录、回溯、查询、统计和分析,实现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天上看、网上管、地上查”的动态监管目标。比如,我们需要一宗登记地块由征用到供应的全部信息,传统的数据库由于知识单一不能完成这一目标,需要一个语义协调机制实现上述数据的共享,而多层共享机制正是能够完成这个任务的工具。
三、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一)土地管理信息系统一体化
现代土地管理信息系统不仅关心土地的分布、面积及地形地貌,还关心土地利用演变情况,因此时间是土地管理信息系统不可缺少的一维数据。它不仅仅是数据的一个组成部分,还与空间数据相互关联。时空数据模型是当前地理信息学科的研究热点问题,以数据库技术为基础,结合时空数据模型,融入土地管理信息系统不仅解决了关系复杂的空间拓扑关系,而且又解决了复杂的时间关联拓扑关系。
(二)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网络化
由于土地信息系统主要是为土地管理部门所使用,并且系统中的大量数据可服务于社会经济相关部门,因此土地信息系统是面向多用户的。随着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网络土地信息系统将成为土地科学管理的必然工具和手段,土地信息系统的网络化建设势在必行。互联网具有不受时空限制能快速、直观的发布土地信息,对于合理保护、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整合资源优势,最大限度的挖掘土地生产力,保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利用互联网发布空间数据,为用户提供空间数据浏览、查询、制作专题图和分析的功能,已经成为土地信息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长期而变化的过程,是集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为一体的管理信息系统,同时还受到制度、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本文对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各项因素做出了详细的分析,并对研究应用GIS技术对土地资源进行城乡一体化管理具有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贾振国.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发展展望[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3,04:319-321.
[2]陶文星.GIS在土地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J].甘肃科技纵横,2006,01:20-21.
[3]韩琼.土地管理信息化方案与策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