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丽娜张秀平(江苏省东南大学附属江阴人民医院血液科江苏江阴214400)
【摘要】目的观察采取一系列的护理干预外周静脉输注注射用夫西地酸钠所致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外周静脉输注夫西地酸钠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例和对照组9例。观察组在夫西地酸的用药期间采取一系列的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输液方法,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采取系列预防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减少外周静脉输注注注射用夫西地酸钠所致静脉炎的发生率。
【关键词】护理干预夫西地酸钠静脉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3-0224-01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08年5月至2012年4月,我科住院急性白血病合并败血症的患者外周静脉输注夫西地酸钠18例,分为二组,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9个病人。观察组在夫西地酸的用药期间采取一系列的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输液方法。
1.2方法两组均按临床操作标准
1.2.1对照组的护理措施
(1)选择浅静脉留置针,减少发生药物外渗。对穿刺针及导管的选择:应选择型号适宜、组织相容性好、光滑的优质导管及穿刺针,减少血管内壁的刺激性。导管妥善固定,避免导管在血管内滑动引起机械性静脉炎。
(2)血管的选择:宜应选择弹性好、粗直、回流通畅、不宜滑动、易于固定的血管,先远端后近端,避开关节、瘢痕、受伤、感染的静脉。
(3)正确掌握给药浓度,夫西地酸钠充分稀释,夫西地酸500毫克溶于10毫升所附的无菌缓冲液中,待完全溶解后,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250-500毫升静脉输注,q8h静脉滴入,每瓶的输注时间不少于2-4小时且使用其专用输液器。输注结束继续予生理盐水冲管,以减轻残留药物的刺激性。以减少静脉痉挛和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夫西地酸钠不能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否则会造成局部组织损伤[1]。合理安排输注顺序,先输注刺激性弱的药物,或予生理盐水冲管,确保无渗漏时再使用夫西地酸,严防静脉外渗。
(4)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静脉穿刺的整个过程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严格遵循六步洗手法,严格掌握消毒液的有效期和使用浓度,消毒面积要超过敷贴覆盖面积,穿刺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穿刺完毕于3M贴膜覆盖,便于观察穿刺点和及早发现静脉炎。
(5)血液病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贫血,需要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营养及维生素软食,多饮水。另外按医嘱加强支持治疗,成分输血,确保病人摄入足够营养,增强抵抗力,及机体免疫功能。
1.2.2观察组的干预措施
(1)静脉穿刺处沿静脉走向予预防性的喜疗妥软膏外涂,待干后穿刺处予康惠尔透明贴固定,便于观察穿刺处情况,且它可在局部形成低氧张力刺激释放巨噬细胞和白细胞介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的消退,它含有CMC(高分子聚合体颗粒)可以吸收渗液保持局部干燥,减少菌落生长。弹性好,表面为半透膜防水透气。敷贴外的血管予喜疗妥软膏外涂每天二次[2]。
(2)保暖:输液过程中持续热敷(40-50度)穿刺肢体,既能使患者感觉舒适,还能改善血液循环,加快静脉回流,增强新陈代谢和白细胞的吞噬功能,有助于血管壁创伤的修复,增强了患者局部的抗炎能力[3]。
2结果
导致静脉炎11例。静脉炎是由于物理、化学及感染等因素对血管内壁的刺激而引起的炎性表现。为静脉局部疼痛、红肿、水肿或局部条索状,甚至出现硬结的炎性改变。静脉炎分度[4]标准度:沿静脉走向皮肤及血管无任何改变;I度:沿静脉走向皮肤微红,长度不超过10cm,无分支,血管弹性无改变;Ⅱ度:沿静脉走向皮肤深红色或浅褐色,长度10cm-20cm,有分支,血管弹性轻度下降;Ⅲ度:沿静脉走向皮肤深褐色或黑色或脱皮,有多个分支,血管弹性明显下降;Ⅳ度:沿静脉走向皮肤呈黑色或并脱皮,血管萎缩变细,弹性消失,管腔闭锁。
对照组9个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静脉炎;I度:5例,Ⅱ度:4例,发生率为100%。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为24小时;观察组为I度:2例,发生率为22.2%。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为72小时。男12例,女8例,年龄42-68岁,平均52岁。两组病人性别、年龄、静脉弹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1例发生静脉炎患者经33%硫酸镁溶液湿热敷后好转。
3体会
在外周静脉输注注射用夫西地酸钠所致静脉炎的护理中,应严格遵守药物操作规程,预防性的喜疗妥软膏外涂联合康惠尔透明贴的使用延长了浅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降低了静脉炎的发生率。这不仅减少了护理工作量,还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盛忠英.婴幼儿静脉输注夫西地酸钠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杂志,2009,7(10):148.
[2]何为,贾晓军,康尔惠水胶体敷料减少静脉留置针引起静脉炎的临床护理观察[J]护理研究2007,10(21):2785-2786.
[3]王春霞,杜会霞.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的改进[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15):108.
[4]蒋丹,赖添顺,邓小玲,等3种方法治疗可达龙致静脉炎的对比观察[J].护理学报,2008,15(10):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