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蓉(江苏省金湖县人民医院江苏金湖211600)
【摘要】近些年来,由于各种因素致剖宫产率不断增高。为避免或减低各种手术后并发症,作为其中重要一环,我们护理工作也要特别加强。
【关键词】剖宫产护理
剖宫产是切开产妇的腹壁及子宫壁取出胎儿及附属物的方法,是解决阴道分娩困难或胎儿紧急情况下快速分娩的手术。近些年来,由于产妇自身、家庭及社会的因素,使剖宫产率在当前仍居高不下,孕妇及家属甚至认为剖宫产是唯一安全的分娩方式[1]。为避免发生各种手术后并发症,我们护理工作尤为重要,现将我院516例剖宫产术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我院自2011年8月—2012年8月共开展剖宫产516例,年龄20-40周岁,初产妇472例,经产妇44例,急诊手术250例,选择手术266例,其中胎儿宫内窘迫119例,臀位及头盆不称140例,双胎5例,瘢痕子宫110例,巨大儿80例,羊水过少及脐带绕颈52例,其他因素10例,经治疗及护理后全部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
2护理体会
2.1术前护理:术前护理是剖宫产术护理的重要一环,容易忽视,尤其是在心理层面。
2.1.1心理护理:了解产妇的心理状态,对孕妇提出的各种疑问耐心解答,详细介绍手术过程及手术的必要性,消除其恐惧心理,使其知情同意,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配合手术[2]。
2.1.2做好术前准备:①消化道的准备,术前禁食12小时。②皮肤的准备,剃净手术部位的阴毛和汗毛。③做好抗生素和普鲁卡因皮试。④做好血常规、血型鉴定、凝血筛查、心电图等。⑤遵医嘱给予术前基础麻醉药。⑥留置导尿管。
2.1.3做好卫生宣教,宣传母乳喂养的知识,备好麻醉床和婴儿床,保证母婴同室。
2.2术后护理:产妇回室后与手术护士及麻醉师认真交接班,详细了解术中用药和术中情况,以便手术后的护理。
2.2.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产妇回室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立即测量血压、脉搏、呼吸、体温,每半小时测量一次,至6小时后出血量不多改为2小时一次,注意观察面色和神志情况。
2.2.2体位护理:术后按常规采取去枕平卧6小时,6小时后及时帮助产妇改为半卧位,并向产妇宣教早期活动有助于宫腔淤血排出,减轻腹部切口张力,促进肠蠕动,卧床期间协助产妇多翻身,多做下肢活动可防止肠粘连,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鼓励产妇早日离床活动,可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伤口愈合。
2.2.3观察切口及阴道出血情况:术后要注意观察腹部切口敷料是否干燥,有无渗血、渗液,局部有无红肿、压痛,如有异常给予相应处理。每半小时按压宫底,并观察子宫收缩情况及阴道出血量,正常情况下术后宫底脐平或脐下,若发现产妇宫底脐上或更高则考虑术后子宫出血或膀胱处于充盈状态,若出血量多,要及时汇报医生,及时处理,可按摩子宫或给予缩宫素、止血药物。
2.2.4饮食护理:术后6小时进流质,如水、米汤,禁食产气食物,防止肠胀气,待胃肠功能恢复、肛门排气后可给予半流质,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2.2.5心理护理:评估产妇心理状态,向患者提供心理支持,产妇术后由于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对切口瘢痕担心,对新生儿状况及母乳喂养的担心等因素使产妇产生心理负担,护士应主动进行宣教,安慰患者,解除其思想顾虑,使其在心理上获得满足及安全感,增加产妇的信心,从而使产妇处于较佳的身心康复状态。
2.2.6各种导管的护理:注意麻醉穿刺点有无渗血、渗液,导管是否脱落。观察留置针穿刺部位有无脱落、红肿、疼痛及渗血,观察尿管是否在位、通畅,注意尿量和颜色的变化,留置尿管期间,做好会阴部护理,保持会阴部清洁,术后24小时拔除尿管,瞩其下床自行排尿,以防感染。
2.2.7皮肤护理:由于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仰卧时间较长,臀部、骶尾部局部受压过久,可能引起局部皮肤红肿等情况,术后多数使用镇痛泵,由于疼痛减轻,活动减少,也会导致臀部等部位的皮肤红肿。因此,术后早协助患者翻身及侧卧,避免局部长期受压而发生压疮,产褥期产妇出汗较多,应保持皮肤清洁,及时更换衣裤。
2.2.8对母乳喂养的指导:实行母婴同室,协助产妇回室后半小时内开奶,以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并刺激乳汁的分泌,给予母乳喂养技术指导,告知母乳喂养的好处,指导产妇新生儿的护理注意事项,告知本院的母乳喂养热线。
剖宫产率的升高在增加医疗风险的同时,也对我们护理工作提出了跟高的要求,作为一名产科护士,除需要具备精湛的护理操作技术及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外,还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敬业精神。在剖宫产术前术后给予产妇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精心的护理,才能为母婴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丰有吉,李荷莲.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56.
[2]夏海鸥.妇产科护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