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习作绽放奇异之花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让习作绽放奇异之花

张嫦嫦

关键词:习作;兴趣;作文;心理

学期初,笔者对本校六年级孩子进行了问卷调查,题目是“你是否喜欢写作文,为什么”。调查中发现,不喜欢作文的学生占42%,不喜欢的原因也是因人而异的。从调查的结果看,孩子的作文心理压力竟然不是作文本身,而是伴随着作文而来的人为的因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量带来的压力;2.内容带来的压力;3.失败带来的压力;4.作文要求带来的压力。由此,为作文教学费尽心力的教师,探索减轻小学生作文心理压力的策略,提高孩子们的习作兴趣,就显得尤为迫切。结合平时教学,笔者认为得做好以下几点:

一、作文心理压力产生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教师在实践中也纷纷提出“开放思维方式,开放表达方式,开放习作空间”“和作文一起游戏”“从课上走向课下”“还作文的本来面目”“不给学生设雷区”等。我们不难觉察:教师不约而同地走向“启动兴趣资源来引领孩子徜徉习作的海洋”,以实现孩子轻松写、快乐写,在作文中真正获得心灵的放松、思维的飞扬、情感的熏陶,真正享受“我手写我心”的自信美、创造美。其实,我更深深意识到了“心理压力对趣味习作生活的严重负面影响”,所以,笔者认为“探索怎样减轻学生作文心理压力,来扬起孩子的趣味习作之帆,远行于母语海洋”,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二、增强孩子对作文感兴趣的策略

在探索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还应正视被调查的58%的学生是喜欢作文的,他们喜欢作文的原因竟然也不是我们想像的高分,教师夸奖这表面的东西,却是内心的强烈需要:理想的需要,交流倾吐的需要,成功表现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重视孩子的心理需要,尊重孩子作文心理,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

1.教师要更新作文教学观念

(1)正确把握孩子作文的特点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称小学生的作文为“习作”。习作,重在一个“习”字,它强调小学生的作文就如同绘画的写生一样,是一种练习。而截然有别于“创作”,要求不宜过高,崔峦老师说得好:“习作课,低年级叫写话,中高年级叫习作。低年级重在乐于表达,把白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不拘形式地写下来:高年级在个性的表达,在内容上有自己的观察、发现,有自己的认识、情感,在语言上说真话,说自己的话”。这样说来,小学生作文着眼点不仅仅是作文本身,还应与其年龄相吻合,我们就不能光盯着结果,而应该想方设法激发起孩子写话、习作的兴趣,所要做的应是尽可能地减少束缚,尽可能地给孩子更多的表达的自由,多引导,多激励,少限制,少指责。

(2)正确理解孩子作文的心理

教师作为成人,与学生之间,实际上存在一种潜在的矛盾。当孩子按着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和表达时,成人时常用大人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否定和代替他们。长期以往,孩子就会失去对写作的兴趣,他们面对题目不知所云,下笔艰涩,言不由衷,真正成为“被装在套子里的人”。

“为了欢乐而出世的鸟,怎能坐在笼中歌唱?”儿童的谬斯天性证明作文教学中只有尊重儿童独特的审美体验和儿童化的语言,才能真正解放儿童的手脚,让他们写真话和自己的话。兴趣选择心理说明孩子对身边事物的观察体验,常常是在自己的兴趣爱好的心理驱动下进行的。孩子们在习作中,喜欢有趣的题目,他们乐意尝试感兴趣的内容,正是他们的求新求变心理在作怪。因此,熟谙孩子的作文心理,才有助于减轻这种差异造成的错位现象对学生产生的心理压力。

2.重新定位作文教学中的教师角色

教师一贯角色是“教者”,以先知先见的身份出现在孩子跟前,面对教师来写作,孩子怀着被审视、被评判的心理,压力是无形的,也是巨大的。新课改要求教师重新定位角色,是很有道理的。在作文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应该怎样定位呢?

(1)孩子的合作者

教师再不是置身于作文之外者,也不仅仅是写几篇范文的指导者,而应和孩子一道体验生活,一道写作文。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看法,跟孩子商量应该怎么写得更好。师生一道写作,大大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你说一句,他说一句,对比斟酌,游戏一般。这种合作,就是最有效的指导。

(2)孩子的促进者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孩子在选择内容、回忆提取素材、兴趣等方面,都存在着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这时教师有针对性的帮助,往往会使孩子走出困境,让他们真的有感而发,有话可说,体验到作文的快乐。

①给孩子一个台阶

孩子的作文往往不是无中生有的产物,如果从一开始,给出一个题目,就对孩子说:“写吧,想写什么写什么!”他们会茫然不知所措,这样会使其失去了思考的方向,增加选择内容的难度,迟迟定不下要写的内容,这时,他们就需要一个台阶,平时,我们为他们创造各种读书环境,有计划、有跟踪、有评价地指导孩子写好“读书笔记”,开展实践活动,帮助孩子深入领会课文情、理,同时让孩子学会观察生活、记录生活、感悟生活,最终丰富体验、累积素材,尝试和品味在快乐中激活和恒定写作热情。

②改变命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更是孩子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孩子对作文是否感兴趣,命题便是首要的兴趣生长点。所以,“让孩子一看引起说的兴趣,产生写的欲望”,才是真理。平时我抛弃规定题目,推行描述式,启发式命题,培育孩子健康的写作兴趣。在无拘无束、自由表达的天性中常常地会欣赏到文笔流畅、语言优美、感情真挚的“美文”。

3.孩子的欣赏者

在作文教学中,要使孩子产生愉快的体验,并使这种情感体验对他们的习作行为产生强化作用,教师首先要做的,是改革以往评判者的形象,而变为孩子习作的欣赏者。欣赏他们独一无二的地方。—个词、—个句、想象的角度、甚至隽秀的小字、活泼的语言、灵动的段落、别致的开头等。对于孩子的习作,可以开设佳作欣赏课,在朗读、展示等环节中,让孩子进行口头说说自己的看法,让教师的欣赏变成公众的欣赏。

最后,笔者想说的是:做这样的作文教学尝试,才能让孩子把写作当作是抒发自己真切的生命感悟、袒露生命独白与心灵对话、放飞个性的“美丽驿站”,让作文和健康的生命一样精彩,让习作绽放奇异之花!

(作者单位:浙江省浦江县大溪中心小学32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