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治疗梨状肌综合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3-13
/ 1

手法治疗梨状肌综合症

王连峰

王连峰(黑龙江省鸡西市医疗集团大恒山医院黑龙江鸡西158100)

【中图分类号】R2-0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03-0106-02

【摘要】目的探索梨状肌综合症的非介入性治疗。方法全部病例采用手法治疗。部分病例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结果本组106例,治愈76例,中西医结合疗法治愈28例。未治愈2例。讨论诊断明确的梨状肌综合症,采用手法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其优点是经济、方便,患者痛苦少,医疗风险小,值得推广。

【关键词】梨状肌综合症手法治疗

作者从1996-2001年采用以手法治疗为主,治疗梨状肌综合症患者106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情况本组106例,其中男82例,女24例。患病年龄16-82岁,平均年龄48岁。其中右侧梨状肌损伤占84例,左侧梨状肌损伤22伤。发病时间3-6个月。病程最长4年。

1.2诊断标准及依据

1.2.1大部分患者有外伤史和慢性劳损史,部分患者有夜间受凉史。

1.2.2自觉患肢短缩,走路跛行臀部疼痛部位深在,且向同侧下肢的后面及外方放散,偶尔有小腿麻木,会阴部不适感。走路时弯腰,臀部有时如刀割样或烧灼样疼痛。大便或咳嗽时,患肢串痛加重。

1.2.3患侧臀部肌肉可有萎缩,梨状肌所在解剖部位压痛明显。局部可触及肌痉挛。有时可触及肌束呈条索状,局部组织变硬,髋关节伸直位外展时疼痛。

1.2.4本病常常需要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及坐骨神经炎相鉴别。

2治疗

2.1手法治疗患者取侧卧位,健侧在下,伸髋伸膝。患侧在上,屈髋屈膝,膝部着床。放松腰臀部,梨状肌的体表投影为“骶骨的中央与大粗隆连线的外1/3处。或髂前上棘到股骨大粗隆的连线中点,并垂直于此直线中点下2cm处,即坐骨神经出梨状肌下孔部位。在其两侧即为梨状肌部位。①推搓法,医师用力推搓按摩臀部痛点处,使局部有发热舒适感。②弹拨法,医师以拇指摸清梨状肌钝厚、肌痉挛或呈条索状改变处.以单手拇指点按3-5分钟,而后以双手拇指重叠用力深压并来回拨动梨状肌,其方向与梨状肌纤维方向垂直,可反复多次。若指力不够,医师可用肘关节鹰咀部替代。顶压弹拨2-3分钟。如果年老患者不能承受此强力刺激,可改用双手拇指。或让患者休息10分钟后再作。③按压法,医师用双手拇指重叠按压痛点约1分钟,目的是镇痉止痛。④顿位牵抖法,患者取平仰卧位,让患者做好精神准备,然后屈髋屈膝,医师双手握持患侧踝关节处,突然钝拉4-5次,并牵抖患侧下肢4-5次。手法结束手法治疗往往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患者即刻感觉临床体征和症状消失,患肢功能恢复。一般隔日治疗一次,10次为一疗程。多数患者2个疗程即愈。

2.2局部封闭

若手法治疗效果不佳,可用醋酸泼尼松龙3ml,加2%利多卡闪3ml,应用腰椎穿刺针头,在严格无菌技术下作局部封闭,一般隔5天1次。多数患者三次局部封闭便可痊愈

2.3中西药内服、如兴华伸胶囊5粒,一日三次,或痛宁片2片,一日三次。诺松片200mg,一日二次,瑞力芬片1.0,一日一次。选任何一种,连服10日,均可取得良好疗效。

2.4手术治疗若梨状肌损伤经久不愈,可行梨状肌松解术主要是将坐骨神经嵌压症予以解脱。梨状肌止点处部分肌纤维切断。瘢痕化的肌纤维予以切除。

3治疗结果

本组106例,全部首选手法治疗。采用手法治疗治愈76例。手法治疗效果不佳,改用局部封闭治疗,治愈18例。服用中成药或西药,症状缓解10例。

综合诸种方法治疗仍有2例延迁4年,症状时好时坏,未能冶愈。患者不愿作手术松解。

4讨论

4.1梨状肌综合症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组症状。是引起坐骨神经痛的原因之一。梨状肌起于骶2到骶4水平骶骨侧方骨盆面上,有一部分起自骶髂关节的关节囊前方及骶棘韧带和骶结节韧带的骨盆部分,向外走行成为肌腱。止点在大粗隆的上部内侧面,几乎完全充满坐骨大孔。坐骨神经来自第四腰段第三骶段的脊髓神经根,并沿骨盆后壁走行,多数人的坐骨神经在梨状肌的下方穿出坐骨大孔,并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

梨状肌综合症是一种神经嵌压综合症,当梨状肌受到刺激后,可发生痉挛、肥大、增生、甚至挛缩。导致压迫坐骨神经,患有梨状肌综合症的患者,多数均有臀部外伤史。外伤可能直接或间接损伤梨状肌。其临床表现为:常叮检查到沿骶髂关节,坐骨切迹及坐骨神经走行的压痛点。Laseque’s征阳性,Bragard’s征阳性,患者有间歇性跛行症状。梨状肌所在解剖部位压痛明显。

4.2梨状肌综合症在现在医学条件下,完全可以作出正确诊断、手法治疗是该病的首选疗法,疗效好,治愈率高,患者痛苦少,费用低廉,医疗风险低,属非介入疗法。因此受到患者广泛。

4.3若手法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患者。可采用局部封闭,亦可采用手术松解。总之,该病是一个已被医学界认识,并能彻底治愈的疾病。但应注意,在选择手法治疗时,应根据患者年龄,全身健康状况及对疼痛的忍耐程度而定。严防重手法,强刺激,诱发患者心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