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国家政党监督对我国政党监督的启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西方国家政党监督对我国政党监督的启示

张国山

张国山(武汉长江工商学院,湖北武汉430065)

摘要: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以及受制于不同的国体、政体、选举制度,各国政党监督制度表现出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但政党监督已日益成为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支柱,成为防止权力专制、预防腐败的不可忽视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西方政党监督主要内容的阐释,分析我国现行政党监督与西方的差异与不足,结合相关材料探讨西方国家政党监督对我国政党监督的启示。

关键词:西方国家;政党监督;启示

政党政治发源于18世纪的英国,随着政党制度不断的完善,政党政治已成为现代政治体制中公共权力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党也直接或者间接的掌握或影响着当今许多国家的政权和命运。本文试图从西方国家政党监督的主要内容形式着手探索西方国家政党监督制度对我国政党民主监督的启示。

1西方政党监督的主要内容

发源于欧洲的启蒙运动,为权力的制约与监督作了理论上的铺垫。以孟德斯鸠、洛克、卢梭等人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们,在“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性的探索与论证了“分权制衡”、“三权分立”等理论的合理性,并提出“有限政府”等影响较为深远的思想。权力监督在西方长期的实际政治实践过程中,确立了一种以公民权利义务和民主法制为主的政治文化,人们较为平和与理性地参与政党监督,这为政党监督的有序进行和健康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主观环境因素。

西方国家的政党监督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执政党监控公共权力的运作;二是在野党(反对党)对执政党的监督和抨击。前者往往通过执政党操纵议会党团以及对政权的掌控来进行,后者往往采用“影子内阁”等形式来进行监督。

1.1角逐选举

选举作为西方政党政治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议员的入选或者总统竞选的成功代表着国家政权的实际掌控。执政党与在野党在选举中的角逐,其实质就是政党间的相互监督与政治权力的争夺。通过竞选取得议会中的多数席位或者夺得总统职位,成为西方政党掌控政权成为执政党的标志。无论是多党制还是两党制,作为执政党的一方在大选到来之前必然利用自己的执政地位来为下一届选举获胜准备充分的条件。政党之间的相互监督无疑使得国家政治生活公开化,把选民与国家政权、政党的命运联系起来,客观上推动了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对于预防权力寻租、权力腐败产生了积极的效果。

1.2“三权”运行中的相互监督

根据国家权力的基本构成,国家权力主要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类。竞选中的政党的任何一方一旦摄取了国家的政权而成为执政党,而另一方或另一派败北而沦落为在野党,那么西方国家的政党在选举之外的实际政治生活中将展开权力的角逐,发挥相互监督的优势。

上升为执政党的一方通过立法的相关程序,占据议会要职,将政党的纲领和意志上升为国家的法律和政策,尤其是在总统制国家。以美国为例,政党的一方赢得总统选举,那么在随后议会的人事安排中会倾向于把党内人士安插要职。同时反对党或在野党也会充分利用议会平台通过议会的立法程序极力阻碍对自身不利的法案和政策的通过和实施。首先,反对党通过对议会立法权和方案审议权的利用达到牵制政府的目的,一项法案的最终通过或者否决都是政党间的权力博弈的结果;其次,在审议议案的过程中开展质询或者听证制度制约政府制定出不利于自身利益的议案通过;再次,决议案一旦通过,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如果不能发挥预期的良好效应,甚至引起较大的社会负面关注,那么反对党有权利用不信任动议案或者启用弹核程序,对原有内阁施压或迫使其下台或重新组阁;最后,执政党与反对党通过对司法机构人事的任命、经费预算等等维护所在党派的切身利益,比如通过议会中的财政预算案等来钳制司法权的运作;另外极为重要的是,反对党发挥“影子内阁”制约作用,西方国家的“影子内阁”往往由最大反对党的领袖选取本党内的优秀党员,组成与执政党机构功能基本相对应的,主要为上台执政而预备设置服务的在野党内阁班子。

1.3新闻自由与舆论监督

政党之间的相互监督并不是孤立地发生作用的,它往往与新闻媒体和社会舆论配套发挥着作用,民主监督与民主政治也只有在群众雪亮的眼睛下才能变得真实而有力量。

案例:水门事件。

水门事件是美国历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丑闻之一,其对美国本国历史以及整个国际新闻界都有着长远的影响。在1972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为了取得民主党内部竞选策略的情报,1972年6月17日,以美国共和党尼克松竞选班子的首席安全问题顾问詹姆斯·麦科德(JamesW.McCord,Jr.)为首的5人闯入位于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办公室,在安装窃听器并偷拍有关文件时,当场被捕。由于此事,1974年8月8日晚上,尼克松不得不向全国发表电视演说,宣布辞去总统职务,从而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辞职的总统。

从40年前的水门事件和最近几天的日本自民党发难事件中,我们不难发现,新闻媒体在西方政治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反对党也常常借助这“这四种权力”通过吸引民众的关注度而向执政党施加压力,发挥政党监督的作用。所以执政党往往在制定具体的政策之前,为了避免与反对党的利益冲突,要征询反对党的意见,通过协商和调解甚至让步来取得反对党的支持。

2我国政党监督与西方的差异

西方国家政党制度建立在“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的基础上,政党监督更多的体现的是在野党对于执政党的监督。我国实行的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政党监督更多地体现为执政党与各民主参政党派之间的相互监督。由于我国与西方国家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所以政党监督显现出很大的差别,与西方国家政党监督制度相比,我国政党监督制度有其自自身的特征与不足。

2.1政党与国家权力的紧密结合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形成了以共产党为核心的“一元化”领导,党、国家与社会三位一体,党通过其强大的体制力量和组织力量实现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全面整合。首先,党是整个国家政治体系的领导核心,政府、人大、司法、政协、军队等都在党的领导下组织和开展工作,所以党成为名副其实的领导型执政党;其次,党在全社会处于领导地位,各民主党派、社团、国企、公司、传媒以及各行各业都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党支部和基层党组成为各个单位的领导核心。虽然一党执政有其特定的国情,但是如果党对国家和社会的干预过度,会阻碍了社会组织自身的发育以及整个国家的民主进程。

2.2合作型政党关系下的政党监督

在我国实际的政治生活中,处于执政党地位的共产党掌控着国家权力,在社会资源与政治经济资源方面处于管理和分配的中枢地位,“这种特殊的地位容易在权力运行过程中为权力行使者带来种种利益,这在客观上具有自然的诱惑力和本能的腐蚀性”,这完全有异于西方国家的“反对党制度”,所以对我党权力的运行实施必要的监督对于坚持我党的先进性,防止权力寻租等腐败现象,推进我国政治民主进程有巨大的促进意义。

3西方政党监督对我国民主监督的启示

第一,强调法制思想,注重依法治国。我国由于几千年遗留下来的封建思想的影响,相较西方国家,更应该强调法制精神,依法监督,以法监督,以严密的立法、严格的执法,为参政党的民主监督和我党的党内监督提供必要的法律依据和条件保障,只有以法制扫荡人治,才能更好地促进政党监督,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第二,健全政党监督的体制机制和程序。西方国家政党制度建立在“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的基础上,权力制衡是现代文明国家权力配置的手段和方法,以权力监督权力,比我国现行的“非权力性监督”更实效。我国可以借鉴西方国家分权制衡的原则,在保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将权力适当分解,形成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第三,强调社会监督,尤其要加强媒体、网络监督。我国应充分保障新闻自由,使其享有对国家权力和政党行为进行监督批评的权力,使其成为我国真正的“第四种权力”,陕西黑煤窑事件等就是发挥新闻媒体监督的典型案例。同时要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和对公共政治的知情权,使公民监督具有实际的效用。另外,网络舆论作为一种新的监督形式,伴随网络政治的发展,在现今的中国,其影响力已逐渐赶超新闻媒体的历史地位。第四,发挥民主党派的监督实效。我国实行的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一党执政、多党参政,这是历史形成的结果。借鉴西方的“反对党制度”,充分发挥民主政派的参政议政作用,强化党派之间的监督机制,对于我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应该建立和完善党政有关部门关于落实与反馈来自于民主党派成员的意见和建议、批评制度,并以此监督自身工作中的得失,提高监督的实效。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的政党监督机制与西方有所不同并且存在着诸多的缺陷,但是吸收西方国家政党监督的经验应根植于我国实际的国情,不能照单全收。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政党监督制度也有其特有的优势,是建立在人民民主基础上的中共和各民主党派相互协商的政党监督,与西方国家反对党“拆台”型的政党监督明显相区别。因此,我国需要构建一个关系复杂、相互制约、纵横交错和比较完备的监督网络,把民主党派监督与法律监督、党内监督、行政监督、舆论监督等密切配合,为民主监督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切实推进参政党的民主监督工作,强化监督的效果,对权力进行有效的监督、约束和制约。

参考文献

[1]徐育苗.中外政治制度比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尤光付.中外监督制度比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中央社院课题组.国外政党监督运行机制剖析及对我国民主监督的启示[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5).

[5]张宏艳.西方国家政党监督的研究与启示[J].黑龙江社会主义研究学院学报,2009(6).

[6]杜建中,顾思茂,叶华青[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