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干扰素在儿科临床应用情况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0-20
/ 2

对干扰素在儿科临床应用情况的探讨

霍晓欢

霍晓欢

通辽市科尔沁区妇幼保健院(内蒙古通辽028000)

[中图分类号]R96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2)10-69-02

本文分析了儿科临床抗病毒检查及运用干扰素的情况,介绍了临床研究资料、方法研究结果,并提出了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自2008年6月起,我们将65例3个月~12岁之间的儿童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干扰素肌注,对照组给予病毒唑加入葡萄糖静滴。两组均不用抗生素。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14%,对照组有效率为6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们将2006年5~8月间门诊治疗的65例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干扰素治疗组35例和病毒唑对照组30例。65例患儿中,男36例,女29例。患儿年龄:治疗组(2.52±2.01)岁,对照组(2.39±2.36)岁。所有入选患儿入院前病程均控制在3天以内;两组患儿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流涕、咳嗽、咽部充血和扁桃体肿大等症状。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上差异均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入选标准。

121年龄在3个月~12岁之间;

122急性起病,病程<3d,体温≥38℃,并伴有咳嗽、流涕、鼻塞、喷嚏、声音嘶哑等症状,年长儿还可诉有头痛、咽痛及全身酸痛;

123体格检查仅见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

124周围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均在正常范围内;

125病程中未使用过抗病毒治疗。

13治疗方法。按常规应用止咳、退热疗法,不应用抗生素,嘱患儿多饮水。治疗组:按患儿年龄差异给予不同剂量的干扰素(商品名运德素,由北京三元基因工程有限公司提供)。4个月~2岁患儿给予肌注运德素6μg/次-1/d-1,2~5岁患儿给予10μg/次-1?d-1,5~12岁给予20μg/次-1?d-1,疗程均3天。对照组:给予病毒唑10~15mg/kg-1/d-1,加入葡萄糖静滴,每日1次,连用3天。

14疗效评价。本试验中观察指标为发热天数、咳嗽时间、扁桃体肿大分度和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疗效判定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诊断标准。显效:用药12~48h后体温恢复正常,咳嗽、流涕等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有效:体温48~72h内恢复正常,咳嗽、流涕等临床症状好转;无效:体温在72h内仍未恢复正常,咳嗽、流涕等症状无改善。

2治疗对比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77.14%,总有效率(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97.14%;对照组显效率23.33%,总有效率60%。两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值均<0.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治疗当中未见毒副作用。

上呼吸道感染(upperrespiratoryinfections)是鼻、鼻咽或咽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约有90%以上由病毒引起。主要有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冠状病毒、单纯疱疹病毒、EB病毒等。本研究资料显示,治疗组经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和对照组相比,患儿在平均退热时间和充血消退时间均有明显缩短,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且干扰素治疗组在显效率和总有效率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在治疗期间未见明显副作用,故我们认为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儿童上感,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3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31儿科抗病毒治疗现状分析病毒可以引起很多儿科感染性疾病,严重威胁我国小儿的健康和生命。呼吸系统疾病是小儿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中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病率最高,其次为急性支气管炎和肺炎。在对我国以往30年儿科疾病谱变化情况分析表明,呼吸系统疾病一直高居发病率榜首。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病原是病毒,抗病毒治疗在儿科疾病治疗中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然而就目前临床情况来看,绝大多数临床医生在其临床工作中忽略抗病毒药物的使用,盲目大量滥用抗生素。这种情况十分普遍。毛细支气管炎是我国城乡常见的婴幼儿疾病,其病原主要是呼吸道合胞病毒(RSV)。1986年,该病在山西运城肆虐流行,某医院收治36例患儿,100%使用抗生素,而42%未使用抗病毒疗法。我们认为,应加强儿科抗病毒工作的力度,提高儿科临床治疗效果。

32重视区分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呼吸道病毒感染可引起急性局部的和全身的疾病。常见的有感冒、流感、咽炎、喉炎(包括哮喘)以及气管支气管炎、病毒性肺炎,肺部、副鼻窦及中耳的细菌感染可以合并病毒感染。发热及其他较严重的症状多为流感病毒引起。为区分病毒性和链球性咽炎,咽拭培养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儿童中。

3.3应扩大临床病毒检查范围。国外资料:15岁以下症状性呼吸道感染患儿检出的病毒病原中,鼻病毒均占首位。我国对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病毒病原学检测主要集中在PIV、InfV、RSV、Adeno这4种病毒。鼻病毒及其他病毒的检测开展较少,使得临床诊断中病毒感染的比例偏少。应规范小儿病毒性疾病的诊断。病毒性疾病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疾病,其诊断必须包括两大方面:

331有无病毒感染。对病毒感染的诊断,病毒学检测:电镜检测、病毒分离、病毒抗原检测、病毒核酸检测;血清学检测:特异性IgG检测、特异性IgM检测。

332是否发生了病毒性疾病。病毒性疾病的诊断应认清小儿各种病毒性疾病的各自特点,正确采集标本和解释结果。

34科学使用抗病毒药物,减少使用抗生素。认识抗病毒治疗的复杂性,了解有效的抗病毒药物,科学合理地使用抗病毒药物和抗生素。

35适于儿童使用的有效的抗病毒药物。α-干扰素作为抗病毒的主要药物,其主要功用为抑制病毒复制和增强免疫功能。

总之,干扰素作为临床主力的抗病毒药物在成人范围内已经取得了充分的经验和效果,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