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华经典享受快乐人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1
/ 1

学习中华经典享受快乐人生

吴明江

商南县高级职业中学陕西商洛726300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几千年来一直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基,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融合、发展起来的,向全人类展现出无穷的魅力。辉煌的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是全中国的,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作为教师,承担起传承中华经典的任务责无旁贷,我们要教授学生体验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学习传统经典的过程中享受快乐人生。

关键词:传统文化精神脊梁立命根基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可以体悟快乐人生,感受生命价值。在此,我将多年来带领学生诵读经典过程中的一些收获和感悟与大家交流分享。

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009年,我调入商南职中担任实验班的语文教学,实验班语文教学有这样一个传统,增加古诗文分量,当时范德斌老师让学生背《论语》的事还是很受启发的,于是我也给学生选讲部分《论语》。但那时的理解还很表面化,庆幸的是在给学生推荐的过程中自己也跟着背诵了很多内容,后来感觉积淀知识逐渐被提升了起来并给自己带来莫名的兴奋与震撼。

1.引导学生阅读古典名著。根据课本名著单元的内容,我选择了《三国演义》,用了近三周的时间引导学生阅读并完成了一次以《我读三国》的阅读汇报活动。这次活动,形式丰富多样:有背诵和演唱,如《滚滚长江东逝水》、《出师表》等;有说评书的,如《三英战吕布》;有编写并表演课本剧的,如《桃园三结义》、《草船借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等;有演讲《我看曹操》、《我看刘备》等;有快板《三国人物评价》。后来正逢学校百日读书节活动,我就把这个节目搬上去,不料效果极好,受到评委老师的特别称赞。

2.校本教材的选编。2010年,我积极参与了由学校倡导的教材编写工作。编写过程中,我强迫自己广泛阅读,其中有《论语》、《道德经》等经典著作。尽管很忙,也很辛苦,但感觉乐在其中。不时被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美质打动,往往陶醉在读起来琅琅上口、品起来如痴如醉的美妙当中。

3.《道纪》的阅读。“道纪”一词出自《老子》第十四章“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用自古就有的道,来观察、理解今天的存在,可以理解宇宙的初始,这种方式叫做“道纪”)。《道纪》中把老子的《道德经》和霍金的《时间简史》的吻合之处进行对比解说,作者认为《老子》中有关内容简直就是《时间简史》的文言版。这些内容很令我信服和感兴趣。

4.《论语》的阅读。《论语》总是在最朴素的语言中包含着最有价值的学问,任意提取一段都能说明问题:“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孝敬父母,有无恭敬之心是关键。“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多么温馨的劝导。读《论语》,学做人,乐亦在其中矣。很多学者在解读老子和孔子时都有一个共识:他们认为老子思想、孔子思想都是在追求人的安然、快乐。以修身为本、把握实践的时机,治国、平天下只是实践的舞台,不是目的。当觉悟了的人了解了天地、了解了自身,他就不会为那些本来就不存在的无限而烦恼,也不会去崇拜那些本来就不存在的超自然力。与天地共通的人会像日月星辰一样找到自身的舞台,释放他应有的光芒。毕竟漫漫人生路给了我们如此多的机会,给了我们如此宽阔的舞台。正向孔子所说的:“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这种人生是“学而时习之”的快乐人生;这种社会是“有朋自远方来”的快乐社会。《道纪》的阅读会让人迷上传统文化,由好之到乐之,并对《论语》和《道德经》的理解也开始由表面化逐步走向深入。书中自有黄金屋,好的风景就在中国传统经典里,于是我带领学生大量涉猎经典内容,让师生为之不亦乐乎!

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很赞同有人说这是做学问的三境界的说法。首先,当你的学问在一定的时机被实践时,这时候会是发自内心的喜悦;其次,如果没有实践的机会,若能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谈得来,那也是很高兴的事;第三,你的学问不被人接受和理解,但依然会坚持并不生气和埋怨,这就是君子风度。那么学问是什么?南怀谨先生在其《论语别裁》里说,学问不专指有知识,而是指会做人会做事。当我把这种学问之道贯穿于教学时,自己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少生气,不急躁;学生也起了变化,使班级管理工作轻松有效。当我看到学生的点滴进步和想象他们将来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和在哪个层面都快乐地实践着自己的人生时,作为老师真地很欣慰。

三、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在港台受到重视,就是在国际上也很有影响。1988年七十五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召开联合会议,发表了一个联合宣言:二十一世纪的人类要生存的话,必须回到2000多年前汲取孔老夫子的智慧。

总之,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现阶段,我国正处在伟大的民族复兴时代,文化复兴是必然和关键。中华传统文化始终是我们共同的骄傲和财富,从国家政策导向,到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国学机构的建立无不体现国学复兴的大趋势。作为教师,要做好承载者和传播者,有义务、有责任向学生传授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让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之光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