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峥艳濮阳市妇幼保健院河南濮阳457000)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非典型性息肉状腺肌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复习2例子宫非典型性息肉状腺肌瘤,综合分析。结果2例均为生育期妇女。肿瘤1例位于宫颈管,1例位于宫体。组织学上,不规则腺体呈息肉状增生,细胞具有非典型性,间质可见平滑肌和纤维母细胞增生。其中1例可见典型桑葚状化生。2例均合并息肉下方肌层内腺肌瘤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所有病例间质均显示SMA和Desmin(+),腺体显示ER和PR(+),p53(-),Ki-67增生指<10%。2例均行子宫切除术。结论子宫非典型性息肉状腺肌瘤具有特征性组织结构:即在平滑肌纤维间质中出现复杂增生的腺体。典型的病例临床过程良好,部分病例具有低度恶性潜能,病变可复发,需长期随访。
关键词:非典型性息肉状腺肌瘤;子宫内膜;临床病理;鉴别诊断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clinicopathologicalfeaturesoftheatypicalpolypoidadenomyoma(APA)oftheuterus.MethodsClinicaldatawasperformedin2casesofAPA,withfollow-upin2cases.ResultsTwopatientswerepremenopausal,oneincervicalcanal,andoneattheuterinefundus.Histologically,thelesionsfeaturedapolypoidproliferationofiffegular,atypicalendometrialglands,withasmooth-muscleandfibroblasticstroma.ConclusionsAtypicalpolypoidadenomyomahashistologicalfeaturesofproliferationofarchitecturallycomplexandcytologicalatypicalglandswithinasmooth-musclefiberstroma.
[Keywords]atypicalpolypoidadenomyoma;endometrium;clinicopathology;differentialdiagnosis
非典型性息肉状腺肌瘤(actypicalpolypoidadenomyoma,APA)是子宫腺肌瘤的一种特殊变型,非常少见,其病理学形态改变易与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混淆,特别是合并腺肌瘤时更难与子宫内膜样癌浸润肌层鉴别,本文中例1在活检中就曾误诊为“宫颈管子宫内膜样腺癌”,因此,总结了2例APA合并腺肌瘤的临床和病理特征,以期提高对本病病理形态学的认识。
1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①患者女,38岁,接触性出血1年余,妇科检查宫颈管内肿物,菜花状,质翠,触之出血,取活检诊断为“宫颈管子宫内膜样癌”,行子宫全切术。
②患者女,43岁,月经不规则3年余,有痛经史,本院腹部彩色超声检查诊断为“宫腔占位”,诊刮结果为“复杂性子宫内膜增生”,行子宫全切术。
1.2方法术后切除标本经10%甲醛固定,多处取材,石蜡包埋,常规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所用抗体SMA、Desmin等均为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公司产品。
1.3结果判定以肿瘤细胞见棕黄色颗粒为阳性,未见为阴性。
2结果
2.1标本巨检例①子宫体积9cm×7cm×5cm,宫颈长3cm直径4cm,宫颈管内见肿物一个,表面溃烂,体积2cm×2cm×1.5cm,切面灰白灰红色,肿物下方肌层内见灰白色结节样肿物,界限不清。
例②子宫体积11cm×8cm×6cm,宫腔后壁见一体积4cm×4cm×1.5cm息肉状物,切面灰红色,息肉下方肌层内见一体积5cm×4cm×1.5cm灰白色结节状肿物,界限不清。
2.2镜检患者1活检标本中镜下结构为:正常的宫颈管腺体旁见复杂性增生的子宫内膜样腺体,腺体与间质比例>1∶1,部分腺体呈筛网状,腺体磷化典型,细胞有异型性,细胞核大、圆核仁可见;因活检较为表浅,未见间质内平滑肌纤维,病理诊断为“宫颈管子宫内膜样腺癌”。巨检标本中2例肿瘤均呈息肉样改变,息肉内腺体形态多样,腺体与间质比例约1∶1,部分区域结构复杂,共壁或呈筛网状,细胞呈毛玻璃样,核大变圆,核仁明显(图1),腺体广泛磷化,呈桑葚状,无坏死(图2);间质可见平滑肌样组织呈旋涡状或束状,部分间质呈子宫内膜样分间质样化;肌层内肿物为平滑肌组织内见子宫内膜腺体,腺体无异型性。结节外肌层内均未见子宫内膜异位。
2.3免疫组化结果间质呈SMA、Desmin阳性;腺体ER、PR阳性,P53阴性,Ki-67<10%。
2.4诊断结果子宫(颈管)息肉状非典型性腺肌瘤合并腺肌瘤。
3讨论
APA是子宫腺肌瘤的一种特殊类型,比较少见,常见于年轻妇女,平均年龄43岁,主要以阴道不规则出血和不孕症为主要病史,多发生在宫颈上段、子宫下段或子宫体。其特征性组织结构:即在平滑肌和纤维间质中出现复杂增生的腺体,腺体常出现鳞状或桑葚状化生,伴有或不伴有中心坏死;腺上皮细胞经常具有非典型性,其程度从轻度到非常明显,局灶可能出现类似分化好的腺癌样结构。间质为肌纤维性,SMA、Desmin免疫组化阳性。
APA因其独特的病理学特征造成了其与子宫内膜样腺癌鉴别诊断的困难,文中例1在活检时就曾误诊为“子宫内膜样腺癌”,因此,在例2病例的患者的诊刮标本中就吸取教训,更加谨慎,且例2的活检标本组织学细胞异型性小,间质较为丰富,诊断为“子宫内膜复杂性非典型性增生”。
此2例的巨检组织学特征及免疫表型表达都与文献报道相符,且均行子宫全切术。
APA主要与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样腺癌鉴别。①子宫内膜息肉的间质内也会有少量的平滑肌组织,但一般较少且腺体无复杂性;典型的APA腺体显示明显的结构复杂性,在紊乱的腺体周围没有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经常具有非典型性;②子宫内膜样腺癌:APA与分化好的子宫内膜样腺癌的鉴别是困难的,结合本作者经验特别是当肿物位于宫颈管时,因宫颈腺癌的诊断标准较低,误诊率可能会更高;当APA合并腺肌瘤时就更与子宫内膜样腺癌浸润肌层相鉴别,腺癌浸润肌层时肌层内的腺体具有异型性,APA则通常缺乏显著地细胞非典型性及间质的促结绨组织生成性的反应,且肌层内腺体一般无异型性,Ki-67指数一般较低。
子宫息肉状腺肌瘤一般采用单纯息肉切除治疗,预后一般较好。如果合并子宫肌层腺肌症,症状可能持续,非典型性腺肌瘤可能复发,特别是在未完整切除后。因此,建议长期随访。
参考文献
[1]刘爱军,王美清.子宫非典型性息肉状腺肌瘤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4,17(4):275-278.
[2]鲍冬梅,沈丹华.子宫非典型性息肉状腺肌瘤10例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3,9(4):250-252,258,I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