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芩连汤加味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36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9-19
/ 1

葛根芩连汤加味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36例

王胜

王胜

(甘肃省临夏县第二人民医院731801)

【关键词】肺炎中医药疗法汤剂

【中图分类号】R2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9-0389-01

2006-01-2008-01,笔者运用葛根芩连汤加味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36例,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36例均为本院儿科门诊患者,男22例,女14例;年龄最小1岁,最大11岁,平均4.2岁;病程最短2日,最长9日,平均4.3日。

1.2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确诊,证属表实下利者。均有咳嗽,发热,腹泻,双肺固定湿口罗音,X线胸片检查示双肺纹理增粗,边缘不清,有片絮状阴影。

1.3治疗方法

予葛根芩连汤加味。药物组成:葛根10g,黄连、黄芩各5g,甘草3g。喘甚加炙麻黄;热甚加连翘、石膏、竹叶;痰多加贝母、桔梗、半夏、桑白皮。每日1剂,煎煮2次,取汁300mL,分3次服。忌肥甘油腻之品。3日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4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确定疗效。治愈: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肺部口罗音消失,X线复查肺部病灶吸收,实验室检查正常;好转:症状减轻,肺部口罗音减少,X线复查肺部病灶未完全吸收;未愈:症状、体征均无改善,或恶化。

2结果

本组36例,治愈20例,好转16例。总有效率100%。

3讨论

本方主治伤寒表证未解,误下以致邪陷阳明引起的热利,因此泻下之物臭秽,肛门有灼热感。此时表证未解,里热已炽,故见身热口渴,胸脘烦热,苔黄脉数等症;里热上蒸于肺则作喘,外蒸于机表则汗出。治宜外解机表之邪,内清肠胃之热。方中重用葛根为君药,既能解表清热,又能升发脾胃清阳之气而致下利,柯琴谓其“气轻质重”,“先煎葛根而后纳诸药”,则“解肌之力优,而清中之气锐”。配伍苦寒之黄芩、黄连为臣,其性寒能清胃肠之热,味苦燥胃肠之湿,如此则表解里和,身热下利诸证可愈。甘草甘缓和中,并协调诸药为佐使。共成解表清里之剂。

本方虽属表里同治之剂,但以清里热为主,正如尤怡所谓:“其邪陷于里者十之七,而留于表者十之三”。由于葛根能清热止利,汪昂称之“为治泻主药”,故本方对泄泻、痢疾,属于里热引起者,皆可应用。临床运用,以身热,下利臭秽,肛门有灼热感,苔黄脉数为辨证要点。若有腹痛者,加木香、白芍以行气和血止痛,如下利而不发热,脉沉迟或微弱,病属虚寒者,本方不宜使用。

小儿支气管肺炎属肺系疾病,以咳嗽、气促为主要症状,但临床上往往兼见有腹泻症状,治疗时一味清热宣肺往往疗效欠佳。葛根芩连汤由葛根、黄芩、黄连、甘草4味药组成,有解表清里之功。张仲景用此方见于《伤寒论》34条,原文为“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可见张仲景是用此方治喘而下利者,从古人之法,临床用之,收效良好,可资借鉴。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