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祥书(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215101)
尽管江苏高考改革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但现行高考方案仍有许多不尽合理之处。正因为如此,必须加大力度,大刀阔斧,进行高考改革。但高考改革是回到“3十2”的老路上去,还是沿着现行方案继续向前?依愚之见,“3十2”有着明显不足,现行方案也不够理想。因此,必须另辟蹊径,实行“2十3”的高考改革。
所谓“2”,就文科而言,就是语文和历史,简称为“文史”。每科均为200分,其中附加各为80分。人们常说,文史不分家。所以,文科高考必须文史并重,以文史为重点;必须增加文史分数,强化文史权重。如此,才能突出文科的性质,展现文科的特点。进而,靠文史来撑起文科的江山,凭文史来决定文科的优胜。可现行方案,语文为必考,为200分;而历史却为选考,只分等级。如此方案,突出了语文,忽视了历史;好像是一个跛足,很不健康。特别是数学,是标准的理科科目。可在现行高考中,它不仅是必考,而且还占有160分;显得极不正常,极不合理。因为实事求是地讲,文科考生在高考结束后,几乎就不与数学打交道。不光如此,数学还常常决定着文科优胜。因为某种意义上讲,数学好,文科总分就高。文科不是靠“文”来决定优胜,却是靠数学,那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从理科来说,就是数学与物理,可以概括为“数理”。每科也各为200分,其中附加也各为80分。常言说得好,数理是一家。因此,理科高考应当数理同重,以数理为核心;应该提高数理分值,提升数理地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展示理科优势,发挥理科特长。从而,用数理来扛起理科的大旗,由数理来展示理科的风采。可是,在现行方案中,数学为必考,设有200分;而物理却列为选考,只分等级。尤其是在三门高考科目中,只有数学是标准的理科科目。正因为这样,也常常出现“文”决定理科优胜的情况。比如说,某位理科考生语文和英语特别好,即使数学很一般,但他的总分却仍然很高,仍可以达到理科优秀的分数。决定理科优胜的,可以不是理科学科,那岂不是咄咄怪事?如此说来,怎么能选拔出优秀的理科学生?怎么能培养出优秀的理科人才?
所谓“3”,可以有两种方案。第一种方案是:文科必考数学和英语,选考政治或地理,每科皆为120分;理科必考语文与英语,选考化学或生物,每科也都是120分。这样一来,高考总分为760分,分为理化、理生、政史和史地四个组合。这种方案,不仅延续选科的改革成果,取消了选考科目的分等;而且降低了理科语文与文科数学的分值,确保了其他各科应有的地位。从文科来讲,数学仍为考试科目,因为它毕竟是基础学科;分值降为120分,因为它毕竟又是理科科目。如此之后,大大降低了它的权重,避免由它决定文科优胜的现象。就理科而言,语文虽不是理科科目,但对理科学习意义重大,对今后生活影响深远。所以,分数降低了40分,但仍占有120分。如此一来,既体现了它基础学科的性质,又确保了它重要工具的地位,还避免了它喧宾夺主的情形。
第二种方案是:文科考数学、政治和地理,每科各为120分;理科考语文、化学与生物,每门也是120分。如此设置,高考总分也是760分,只有文科与理科两大组合。如果实行第二种方案,那英语必须作为水平测试科目,其考查必须以听说为主。在现实生活中,从小学到中学,乃至到大学,学生学了那么多年的英语;可一旦离开学校,走向社会,99%的学生一点也用不到英语,甚至永远也不沾英语的边,有的即使用到英语,也只是用到皮毛。可谓是早也读,晚也背,弄到最后,什么用处也没有。投了那么多的物力,花了那么多的精力;结果学而无用,劳而无功,实在是不值得,确实是太可惜。因此,对于中等层次的,只要能听会说就可以了,不需要学得那么多,那么深。也就是说,有个水平测试的水平就可以了。至于高层次人才,到了高校之后,再进行英语深造,也不算太迟。
“2十3”方案,突出了重点,使文科更“文”,使理科更“理”;取消了选考,减少了过多的选科组合,简化了许多烦琐的东西。如此之后,自然更有助于中学实施教学,更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更有益于国家培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