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R512.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1-0098-02
2006年7月-2008年12月,笔者应用氧化苦参碱胶囊选择性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下简称慢性乙肝)123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和病例选择
123例患者中门诊患者87例,住院患者36例。年龄11~55岁,男性78例,女性45例,所有病例均符合2005年12月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慢性HBV感染、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诊断表标准[1]。
入组病例为HBeAg阳性慢性乙肝(中度)活动期现症病人,病毒中等度复制(病毒载量PCR检测HBV-DNA在1.0E+04-E+06copies/ml之间),未接受过干扰素、核苷类治疗。
2治疗方法
氧化苦参碱胶囊(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口服,11~15岁0.2g,16岁以上0.3g,3次/日,疗程48周。
3观察方法及疗效判定
除在治疗前的肝功能、乙肝血清标志物和HBV-DNA(PCR定量)检查外,分别于治疗后每4周检查肝功能一次,12周、24周、48周时分别查肝功能、乙肝血清标志物和HBV-DNA(PCR定量)。
完全应答:肝功能恢复正常,HBV-DNA在低于最低检测下限,血清学e抗原转换;部分应答:ALT复常,HBV-DNA下降2个对数值,血清学e抗原转阴;无应答:HBV-DNA无下降。
部分应答及完全应答患者继续治疗至48周。
4治疗结果及不良反应
治疗12周时,完全应答20例,占治疗人数的16.3%;部分应答19例,占治疗人数的15.4%,总应答率31.7%。治疗24周时,完全应答49例,占治疗人数的39.8%;部分应答41例,占治疗人数的33.3%,总有效率73.2%。治疗至48周时,完全应答54例,占治疗人数的43.9%;部分应答39例,占治疗人数的31.
7%,总有效率75.6%。
无病情加重病例;发现一过性ALT升高7例,其中2例升至治疗前5倍以上,加用甘草酸二铵后1周下降5倍以下者未加用肝细胞膜保护剂;11例患者出现上腹部轻微不适,改用餐后30分钟服后自行缓解,无呕吐、黑便等严重消化道症状;肾功能监测未出现异常;无过敏反应发生;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无因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病例。
5讨论
5.1天晴复欣氧化苦参碱,是从天然植物中药苦参的干燥根中提取的单体制剂,亦称苦参素。90年代中期发现其有良好的抗肝损伤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可以直接刺激人体细胞产生干扰素,也能对抗免疫抑制剂的作用,恢复并促进受抑制的细胞产生干扰素,具有抗病毒作用。氧化苦参碱是唯一列入《指南》治疗药物的中成药,“苦参素(氧化苦参碱)具有改善肝脏生化学指标及一定的抗HBV作用”[1]。对于乙肝病毒全基因组转基因动物模型的抗乙肝病毒功能的实验研究表明:苦参素在动物体内确有抗乙肝病毒的作用,可降低乙肝病毒转基因小鼠肝脏内HBsAg和HBeAg的含量[2]。临床研究证实“苦参素有直接抗乙肝病毒、抗肝纤维化、稳定肝细胞膜、阻断肝细胞凋亡、清除自由基、保护肝细胞及免疫调控等作用”。
5.2氧化苦参碱的抗HBV病毒作用稳定,但早期应答较差,本研究中临床观察12周的总应答率只有31.7%。目前核苷类药物治疗CHB的经验之一是早期应答率与疗效呈正相关、与耐药率呈反比,如照此观点,氧化苦参碱的疗效可能不会十分理想,而且有发生耐药的可能。但笔者观察到,氧化苦参碱在24周时的总应答率达到73.2%;同时,48周时的总应答率达到75.6%;说明氧化苦参碱的抗病毒作用起效虽然较为缓慢,但作用也相对持久。核苷类药物治疗CHB的路线图不一定适合于氧化苦参碱。
5.3根据氧化苦参碱的循证医学依据,本研究中入组病例的标准是:中度活动期现症病人,病毒中等度复制(载量在1.0E+4-1.0E+06copies/ml之间),未接受过干扰素、核苷类治疗的“苦参素‘初治’”(本研究入组病例为HBeAg阳性病人;HBeAg阴性符合上述标准者可予氧化苦参碱治疗)。对慢性乙肝(重型)、病毒载量≥1.0E+07的病例未予入组。提示氧化苦参碱用于CHB治疗有一定的选择性。
5.4抗病毒治疗,尤其是核苷(酸)类的终点是目前肝病临床的难点、学术研讨的热点,核苷(酸)类抗病毒的“长程治疗”和争取“有期限的治疗”已经形成了专家共识;笔者报道的是氧
化苦参碱疗程48周的病例、重点观察其近期疗效,对于48周疗程停药后的病情变化和治疗96周及其以上的观察,还有待于进一步实践。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传染病信息,2005,18(增):1~12.
[2]王少杨.转基因小鼠在乙型肝炎研究中应用.国外医学,传染病学分册,1998,25(5):20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