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翔宇周翠霞(新疆阿勒泰地区人民医院外一科新疆阿勒泰836500)
【中图分类号】R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7-0117-01
【摘要】目的探讨阑尾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方法对22年来收治的7例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并结合26例国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3例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5例进行了3次手术,15例行辅助化疗。结论阑尾恶性肿瘤发病率极低,临床无特异表现。多种检查方法可提高手术前诊断率。手术仍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关键词】阑尾肿瘤诊断治疗回顾性
阑尾原发性恶性肿瘤临床上极少见,由于缺乏特异性症状,术前诊断极为困难,容易误诊、甚至漏诊。1988年12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共收治阑尾恶性肿瘤7例,根据本组资料并结合国内资料齐全的26例阑尾恶性肿瘤,就其临床诊断和治疗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33例中,男18例,女15例,男女比例1.2∶1,年龄17—73岁,平均52.8岁。病史最短者24小时,最长17年,以24—72小时为最多。首次就诊表现为腹痛者11例,腹痛伴恶心、呕吐者7例,腹痛并腹泻者4例,腹痛伴发热者7例。腹部包块者5例。所有病例术前均进行了有关项目的辅助检查,但诊断符合率极低,仅2例(0.07%)怀疑该病。
全组33例中肿瘤位于阑尾基底部者12例,中段者8例,远程者10例,全部者3例。其中肠系膜淋巴结转移者5例,回盲部浸润者4例,远处转移者2例,腹壁假粘液瘤形成者5例。类癌12例,腺癌7例(其中高分化腺癌2例,低分化腺癌1例,未分化腺癌4例),粘液腺癌11例,粘液瘤癌变2例,恶性淋巴瘤1例。其中伴有慢性阑尾炎者9例,急性阑尾炎者11例,化脓性阑尾炎者8例,阑尾穿孔者7例。行单纯阑尾切除者5例,回盲部切除者7例,右半结肠切除9例,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者11例,肠道捷径手术1例。有3例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阑尾恶性肿瘤,但拒绝行二次手术。
本组获得随访的25例中,有5例三次手术,15例行辅助化疗或/和放疗。除2例分别于手术后8个月、14个月死于腹腔广泛转移、脏器功能衰竭外,生存三年以上者17例,五年以上者14例,七年以上者9例。
2讨论
2.1阑尾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阑尾恶性肿瘤临床上极为少见,约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5%。而恶性肿瘤中,以类癌发病率最高[1],国外资料统计约占0.7%,国内资料统计约为0.05~0.2%;其次是腺癌,Heskoth报导约占0.03%,Collins[2]在剖检的71000例阑尾中,腺癌仅占全部阑尾送检标本的0.02~0.08%。我院20年施行的全部阑尾中,腺癌仅3例。阑尾的恶性淋巴瘤极为少见,常合并有肠道恶性淋巴瘤的部分病变。本组仅发现1例,由阑尾单独发生实为少见。其他的如阑尾平滑肌肉瘤则极为罕见。
2.2阑尾恶性肿瘤的诊断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术前极难确诊,术中确诊率也极低。本组33例中,术前无一例明确诊断,术中怀疑与确诊的也仅8例(24.2%)。国内Panichabhongse报告的22例阑尾肿瘤中,术前无一例明确,术中确诊率也仅占38%。分析其主要原因为:缺乏典型的临床特征及恶性肿瘤的一般表现,对伴有急性阑尾炎症状的阑尾肿瘤首次接诊大都为一线医师,容易被忽视,而按阑尾炎予以手术。对表现为慢性阑尾炎症状及右下腹包块者,也极易误诊为回盲部其他疾病,很少考虑到原发灶就是阑尾癌。作者认为:提高术前阑尾癌的诊断率,应遵循以下原则:(1)重视阑尾恶性肿瘤的高发年龄,尤其是50~60岁患者;(2)右下腹慢性疼痛、腹泻或便血者,应进行必要的钡剂灌肠透视,可能发现阑尾充盈缺损,或来自回盲部以外的压迫征象;(3)右下腹扪及可疑包块,而无恶病质或并发有恶性阑尾炎者,应进行B超、纤维结肠镜或腹腔镜检查;(4)注意同回盲部其他疾患如结肠癌、回盲部结核、卵巢肿瘤等相鉴别;(5)若确诊实在困难,手术探查势在必行,应争取术中确诊。此外,对于中老年患者,术中发现有阑尾化脓、穿孔时,不能仅凭肉眼所见主观臆断,应常规送标本行病理学检查。
2.3阑尾恶性肿瘤的治疗(1)若癌肿未侵入粘膜下层,体积小于1.0厘米,可行单纯阑尾或回盲部切除;(2)若癌肿侵入浆膜层,体积小于2.0厘米,无周围淋巴转移,可行回盲部切除或右半结肠切除;(3)若癌肿侵入浆膜层,体积小于2.0厘米,有周围淋巴结转移,可行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4)若癌肿已穿破浆膜层,回盲部粘连固定,体质虚弱,耐受性差,可考虑行肠道捷径手术。化疗或/和放疗对提高疗效有一定的价值,国内汪氏采用MFV方案进行化疗,使肿块消失,病人再活三年,仍无复发。本组术后进行化疗的11例,因无确切数据,尚难总结。我院发现的5例均进行了联合化疗,随访3个月~4.5年,效果良好。放疗的敏感度低,目前多不主张。
参考文献
[1]刘彤华主编.诊断病理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94-98.
[2]Summarizefortyyears’study.AmJproctol,1963,14: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