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建(江苏省扬州东方医院肾内科225009)
【摘要】随着中西结合理念及疗法的发展与推广,肾内科临床治疗已离不开中西结合理论的支持。本文从中西医结合理论支持下的临床理论教学、临床实践教学方面探讨了肾内科临床教学实施要点,并着重从循证医学的教学提出肾内科临床教学深化途径,探讨肾内科专业中西医综合人才培养新路径。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理念肾内科临床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R2-0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3-0387-01
肾内科临床治疗中,中医与西医有各自的优势和特点,两者的融合应用与推广是临床治疗理论与实践发展、改革的大势所趋,中西医结合治疗理论与方式的推广离不开专业中西医人才的培养。因而,将中西医结合理念融入肾内科临床教学是十分重要的。
1中西医结合临床理论教学
1.1基础理论课的中西结合教学将中医理论与西医理论合理穿插教学,既要通过一般西医理论中病理、生理及解剖部分及细化的细胞内外环境、脏器及生理系统实施分步教学,也要穿插中医理论中天人合一、阴阳平衡、五脏一腑合一等耐心向学生讲解,让学生将人体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将人体与自然环境作为相互影响的个体,在相生相克、阴阳平衡的传统中医理念支持下学习现代化的细胞、脏器、组织生理病理知识及病毒、细菌的相关理论知识,在注重西医的客观、精细的人体细胞、脏器及组织生理病理特点的同时,充分结合中医理论哲学中和谐、整体、阴阳的理论特点,注重人体组织、脏器、系统局部与整体之间相互影响与关联,最终帮助学生形成以人体内部整体和谐统一、人与自然的相互影响为背景,立足人体局部生理、病理微细特点及变化的肾内科临床诊断与治疗意识[1]。
1.2肾脏疾病中西医结合分析在肾脏疾病的临床理论讲解中,应明确西医为主、中医为辅的诊疗立场,分临床诊断与治疗两个方面对中西医结合肾脏疾病进行讲解:
西医临床检查诊断的方式有询问、体检等方式,根据询问及检查情况得出诊断结果,之后根据诊断结果辨别疾病类型;中医临床诊断则为辨证诊断,通过观察患者面色、舌质、喉咙及脉象辨别症状,辨证治疗。尤其是在药物副作用日渐复杂多见、抗生素的使用日渐频繁的今天,肾内科临床诊治不仅离不开西医的微细理论与技术支撑,更加离不开中医以维持机体整体环境和谐、功能平衡的理论支持[2]。
向学生讲解中医及西医各自的肾脏疾病治疗特点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学习中西医结合的因病施治与辩证治疗的治疗理论。例如,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在合理应用激素的基础上,要适当使用中药稳定患者情绪,消除烦躁现象;使用西药因病施治的同时,需要蒲公英、黄芪等中药利尿、控制尿液中的蛋白含量,形成与西药治疗互补的效果。理论教学中,可通过案例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切实感受到中西医在肾内科治疗中互补的效果。
2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教学
临床实践是将中西医临床理论知识真正融合、升华的重要过程。实践教学过程中,笔者邀请中医及西医专家面对面讲解,带领学生入院实践,对现有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实践操作。例如,临床多用大黄等中药灌肠活化排毒功能,促进排毒,辅助医药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患者服用西药治疗的同时,可适当添加雷公藤等中药消除机体对西药的依赖性,避免感染及并发症。
笔者积极发展辨证治疗与西医技术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带领学生参观肾内科治疗现状。例如,采用现代化检验技术得出肾小球炎细胞浸润、肾小球足细胞广泛融合病理结果之后,中医理论诊断为风湿内扰肾脏所致,临床可采用雷公藤却风湿治疗[3]。
临床实践是真正诠释中西医结合肾内科诊疗理念的关键途径,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理念是促进学生有效肾内科临床诊治实践的重点,临床实践也是真正发掘中西医结合肾内科诊治理论精髓的主要途径。
3临床教学的深化
笔者在广泛实施肾内科中西医结合临床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将循证医学引入了教学之中,帮助学生学会随时了解和学习最新、最先进的中西医肾内科临床诊治理论及研究结果,乐于将可靠的、新的医疗理论融入到临床诊治中去,不断形成和优化诊治方法、预后方法[4]。
例如,采用西医为主、中医为辅的方式进行肾脏疾病治疗的同时,了解到肾功能严重不全患者服用中药汤剂会增加肾脏负担,就应及时结合自身经验及相关报道及病案资料,将中药汤剂灵活换成中成药,既能避免中药汤剂阻碍病情好转,又能发挥中药对单纯西药治疗肾脏疾病的互补作用。
中西医结合对于肾内科诊治有突破性的作用,相关理论的发展与应用需从临床教学入手,培养一批具有中西医结合意识以理论实践背景的人才,推动肾内科诊治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赵景宏,聂凌,张静波等.中西医结合理念在肾内科临床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1):178-180.
[2]肖云,吴峻,张彤等.引导式教学在肾内科临床见习中的运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6):88-90.
[3]张燕,常宝超,陈卫东等.多法并举提高肾内科研究生临床教学效果[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8):607-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