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市场趋势分析与应对策略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4-14
/ 3

电力市场趋势分析与应对策略探讨

王春国

(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江苏大区江苏省南京市210019)

摘要: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推进电力等领域价格改革,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打破行业垄断,改变销售模式,建立市场化的电价形成机制将成为电力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和方向。对于发电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本文将针对发电企业将面临的市场环境进行分析,提出可行性的建议,以推动和指导发电企业的电力营销工作。

关键词:市场化;市场环境分析;应对策略

1概述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发电企业面临的外部市场环境将发生重大变化,通过对当前电力市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电力市场趋势的分析,提出发电企业的应对策略。

2当前电力市场现状

2.1发电量由政府统一分配

省级主管部门根据全省年度电力电量平衡方案,在全额安排可再生能源上网电量、优先安排水电、核电、热电联产、资源综合利用机组发电后,燃煤发电机组按照节能调度的原则实行差别电量计划分配,确保高效节能环保机组的利用小时明显高于其他机组。

2.2电价政策和电价水平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制定

我国电价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负责管理,重大事情报国务院决定。目前,我国电价由成本、费用、税金和利润构成,价格水平按“合理补偿成本、合理确定收益、依法计入税金、坚持公平负担”的原则制定。2004年以来,燃煤发电机组实行标杆上网电价,分省按平均成本制定电价标准,随煤价变化而相应调整。2009年以后,作为推进电价市场化的重要举措,辽宁、安徽、福建、甘肃、浙江、江苏、广东、山东等先后开展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增加电力用户选择权,促进市场化电价机制的形成,电价机制也开始由政府定价向市场竞争电价过渡。

2.3电量销售的主要模式为电网统购统销

虽然自2009年以来,全国有多个省份相继试点大用户直接交易,受到输配电价出台滞后以及多种因素的影响,进展缓慢之极,电网公司统购统销的模式没有带来根本性的变化。

2.4在投资主体方面,发电企业投资主体全面放开,电网企业仍为国有垄断

第一次电力体制改革以后,发电领域的投资主体逐渐开始多元化,中外合资企业、民营企业也开始参与到电站建设中来,目前五大集团的装机总量在全国装机总量中的占比已经下降至47%左右。按照《电力法》的规定,输电、配电、售电环节不允许民间资本进入,电网企业仍然居于行业垄断中枢的地位。

3影响电力市场化的主要因素

3.1电力市场化没有形成社会性共识,市场化改革缺少成功经验借鉴

电力市场化改革是通过打破垄断,引入市场化竞争,达到有效降低用电成本的目的。但电力市场自由化竞争是否有益的不确定性,考虑到市场价格的变动性等等,无法达成关于电力市场化的社会性共识。除此之外,全世界无完全成功案例可以借鉴,不少国家电力市场化改革均出现夭折,加之电力关系国计民生,高层决策者需要统筹兼顾,谨慎抉择。

3.2竞争主体还未形成,完全市场化的条件还不具备

发电领域虽然已全面开放民资进入,但民营企业受资金规模等限制,多数难以承担大型发电项目的建设,截至2012年末,民营发电企业装机容量在全国总盘子中的占比不足10%。电网建设领域还未对外开放,目前,国内的电网系统由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以及部分区域性的小电网公司组成,全面控制电力系统输电、配电与售电,在发电侧,各家发电厂只能以上网电价将电能卖给两大电网,电网是垄断的买方,在售电侧,电网再通过各地方供电系统将电能加价配售给各用户,电网是垄断的卖方。因此,在整个电力纵向产业链上,两大电网公司处于核心控制地位。

3.3电价中存在各种交叉补贴,电价市场化影响民生领域用电成本

现行上网电价中,可再生能源、生物质发电等享受补贴电价,销售电价中,工商业用电价格适度补偿农业、居民用电等等。同时,国家还出台并执行差别电价政策,对国务院批准的电解铝等八大高耗能产业实行差别电价和惩罚性电价,价格市场化后,无疑会提高居民、农业等民生领域用户的用电成本。

3.4市场竞争如何兼顾节能环保

市场竞争的核心是价格竞争,电力消费者更加注重交易价格,不同类型的发电机组能耗水平和环保排放标准不尽一致,唯一强调价格的市场化交易模式,如何更好的发挥优势资源的作用,需要配套的交易规则,以惩罚性电价遏制高耗能产业的办法需要新的解决方案。

3.5完全的电力市场化离不开售电公司

电力用户千千万万,数量之多,分布之广,发电企业无法完全面对用户,需要相对集中的电力经销商,需要具有一定市场竞争的电力销售公司。

3.6区域壁垒

省际之间市场壁垒阻碍跨省电力市场的形成和电力资源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竞争能力的发挥。燃煤发电企业电力交易还将受到环保排放的影响,从经济发展和保护地区企业的利益,各地区均抵制外来电,但从环保排放的角度,又阻止电力外送。因此,要解决好跨区跨省电力交易,还需要解决多方面的问题。

4电力市场趋势预测分析

2014年4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家能源委会议讲话指出,要加快电力体制改革步伐,推动供求双方直接交易,提供更加经济、优质的电力保障,让市场在电力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电力市场化改革有了强大的政策支持。近年来,电力装机容量不断扩大,而经济增速面临下行趋势,中国的装机容量所提供的发电能力已经可以满足甚至超过经济用电的需求,当前供电能力相对过剩为启动第二轮电改提供了难得的契机,最终的电改方案力度有多大,还取决于政府的改革决心。分析认为,电力市场化改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4.1推进大用户直接交易

以推进大用户直接交易的方式,打破电网垄断,改变传统用电模式,即由用户向电网购电,然后按照国家统一价格向电网企业缴纳电费,改由发电企业和用电企进行合约交易,同时向电网企业缴纳一定的过网费。

4.2发电计划逐步放开

发电计划安排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逐步缩小计划比例,为市场交易创造条件。发电量计划,将更加体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节能减排和大气污染防治。

4.3电网企业盈利模式由收取购销差价改为过网费

改变电网企业盈利模式,不再以上网及销售电价差作为收入来源,而是按照政府核定的输配电价收取过网费。同时,考虑到电网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

4.4开展跨省跨区交易和竞价上网

为更好的发挥高效、环保的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引入市场竞争,开展跨区跨省发电交易和竞价上网,使用电价格与发电成本形成有机联动。配套的相关政策是跨区域碳交易。具备条件的地区,可跨区跨省进行替代发电。

4.5增量配电建设领域引入民间资本

在增量的配电建设领域引入民间资本参股,这样的做法既不会影响目前的电力系统格局,同时还有助于电力系统配电建设新增部分提高效率。

5发电企业应对策略探讨

发电企业长期处于“计划经济时代”,企业经营状况主要取决于政府对电价的调控,未来电量计划的放开和电价市场化机制的建立,对发电企业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针对即将面临的市场环境变化,发电企业要在以下几方面做好积极准备:

5.1强化“客户导向”的营销理念

企业经营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企业的经营目标还要关注追求顾客满意最大化,企业利益来源于顾客满意后的回报,要抓住客户潜在的未来的市场。从这个意义上说,电力销售的不仅仅是产品,而是产品+服务,通过有效的增值服务,激发客户的需求欲望,获取客户信任,建立长期互利双赢的稳固合作关系。

5.2改变传统认识,重新定位产品属性

电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电力无法储存,具有同质性的特点。但电力一旦作为普通商品一样进行市场化交易,可能形成对未来潜在需求的交易,发电企业与销售商通过合约建立长期的购销关系,完全可能电量和电价都是确定的,这需要对未来市场和成本做出准确预测分析,同时提高对生产成本的控制能力。此外,我们普遍认为电具有同质性的属性,影响用户的仅仅是电压和频率。但从购买者心理分析,你的产品生产过程是否合法、是否节能环保、你企业在行业中的品牌形象等等都已成为附加考虑因素,都会影响消费者心理,从这些意义上说,电是不一样的。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获取竞争优势的市场份额,必须改变只重产品价格而轻视产品价值的思维模式。

5.3节能环保、低成本仍然是核心竞争力

电力市场化的改革目的是打破垄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对电力用户来说,最直接的动力是购买成本的降低,对发电企业来说,是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盈利水平。电力消费市场是一定的,要想提高市场占有率,获取更多的市场资源,主要的还是要靠低成本获取更多的客户资源,所以低成本始终是市场竞争的核心。但国家对节能环保的高度重视,政策性的限制,将会影响电力消费,影响发电企业的生产销售,做好节能减排是对发电企业最基本的要求。

5.4战略联盟是市场化竞争的方向之一

当前,单一的发电企业在现有的市场环境下已经很难有所作为,毫无例外的是各发电集团都已经在区域整合了电力营销业务,电力企业的竞争已经上升为发电集团的竞争。如果考虑各发电集团在上游煤炭行业的涉足,已逐步走向产业链的竞争。大胆预测,未来发电企业在电力市场化竞争中,将形成新的格局,那就是以发电企业为中心上下游一体化的战略联盟,这可能是未来发电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发电企业通过对下游电力市场的开发和客户的锁定做大市场份额,同时与上游煤炭供应商建立互惠的采购机制,最终形成“强强联合”产业链,形成利益共同体。

5.5渠道培育不容低估

大用户直接交易是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供需双方面对面协商,但现实的情况是,任何一个单一发电企业的生产能力都可以满足多个电力用户的需求,发电企业不可能完全一一与用户对接,未来必然产生新的销售中间商,中间商可能就是市场资源的最大拥有者,发电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对未来销售渠道的分析与培育。

5.6建立高素质的营销队伍和快速的决策机制

市场竞争的核心是低成本,低成本的核心是人。电力市场化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营销队伍,要求他们有敏锐的市场判断分析能力和专业水平,要有较强的市场风险掌控能力,要有良好的关系协调能力等等。市场竞争的成败是准确及时把握市场机遇,客户的选择和价格的确定都需要快速准确做出决策,为此,发电企业必须要建立一套高效的决策机制,要将每一个决策审批环节提前,通过预期的分析判断,给出灵活的决策授权。

5.7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定价策略

当前,价格由政府主导,在价格制定上政府采取的主要策略是成本导向法,但在未来市场竞争环境下,在市场份额可以变化、交易价格完全市场化的情况下,电价的制定需要有多重组合,在不同的市场环境和竞争主体之间灵活决策。无论采取哪种定价策略,都必须清晰的认识到影响产品价格的根本因素在于供求关系,同时还要关注利益链与产品竞争之间的兼顾。

5.8注重企业良好形象的树立,做受尊重的企业

良好的企业外部形象是企业竞争的软实力,提高企业良好的外部形象,扩大品牌影响力,成为受尊重的企业是获得市场认可的关键之一。

6结束语

打破行业垄断,建立市场化的电价形成机制,是电力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我们要认清形势,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适应形势发展,树立竞争意识,超前谋划,积极为客户提供优质电能和优质服务,努力开拓市场,实现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电价概况及主要电价政策解读,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

[2]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发电生产运行调节管理的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