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县第二人民医院吉林梨树136502)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0-0206-02
病人外科手术时会有心理压力,产生负性心理反应,不利于手术的顺利完成和病情恢复,需要护士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会产生紧张情绪,如果护士能够及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通常可以在短时间降低患者的心理压力,如果在手术阶段存在紧张情绪,会影响手术的顺利完成程度。为此,笔者总结分析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问题和心理护理措施如下。
1.心理问题
1.1焦虑
手术病人需要忍受术前术后的疼痛,患者担心创口能否完全恢复,病情是否继续发展,是否产生后遗症等问题,都会影响患者的心态。在不良心理因素作用下,患者会质疑治疗效果,担心病情进一步恶化,术前较易出现焦虑现象,出现失眠、食欲下降等表现,严重焦虑的患者还不与外界沟通,出现自我封闭。
1.2害羞和情感不稳定
当手术部位过于私密时,患者易产生害羞心理,术中可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如患者情绪波动过大,可能会停止手术,只有等待患者心态平复后方可继续完成手术。这种害羞情绪变化在女患者中最为明显,术前可能表现不出来,但情绪会突然爆发,需要护士在术前进行心理疏导。
1.3疑心加重
手术患者会怀疑医生对自己做出的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认为家属以及医护人员对自身病情有所隐瞒。有时疑虑护理流程和护理措施,术前会一再确认准备内容及其准备是否充分,也怀疑术后恢复情况。这是由于患者内心过于敏感,困扰自己术后的休养和治疗效果,也很难顺利开展护理工作。
1.4恐惧
恐惧心理主要来源于对手术过程的惧怕,担心会产生剧烈的疼痛,离手术时间越近恐惧心理愈明显愈严重。表现为血压变化明显,肢体灵活性降低,心跳速度增快,面色皮肤苍白等现象。如不进行及时积极的心理干预,患者的恐惧情绪会带入到手术过程中。同时患者也担心手术成功率,需要家属与护士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时进行心理干预。
1.5悲观抑郁
患者往往不能正视针对自身生理缺陷所做的手术治疗,病患易陷入封闭状态,产生悲观情绪,尤以女性患者最为多见,往往担心手术会造成分泌失调、过快衰老等问题。手术患者产生悲观情绪,会产生压抑感和无助感,逐渐降低了与家属和护士的沟通和交流,这会影响到患者的术后恢复,甚或引发心理疾病的发生。
2.围术期心理护理
2.1术前心理护理
术前需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耐心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进行术前健康教育,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使病人处于最佳心理状态主动接受手术。
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家属和病人的信任。术前1~2d护士要探望病人,了解病人的一般情况及心理活动,介绍手术室的环境和仪器,态度热情,语言通俗易懂,使之初步了解手术室。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其心理状态进行沟通和交流。交谈前护士要先阅读患者的病历,了解病情等相关资料,掌握其心理状态,根据手术和麻醉方式选择适当的沟通交流方式初步评估患者。多数病人会对手术产生恐惧和焦虑心理,担心术中及术后的恢复情况,这时护士应以真诚的态度向其讲解手术的目的,麻醉方式,体位配合,手术对器官功能的影响及术后效果等。介绍手术医生的技术水平及术后成功康复的病例,取得病人充分的信任和配合,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交待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和应对措施,使之做好心理准备。
2.2术中心理护理
病人进入手术室后,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和各种特殊装置等会出现一定的心理反应。护士要以亲切简洁的语言为其介绍手术室环境,术中应做到配合及注意事项,适当的皮肤接触有助于减轻病人的恐惧。在使用约束带前要主动与病人交谈,取得合作。
在手术间要注意保护病人隐私,术中尽量减少物品和器械碰击声,避免对病人产生不良刺激。术中医务人员要少讲话,特别是关于病人的病情和隐私。
2.3术后心理护理
手术尤其是大手术患者清醒后,急于了解手术的情况,加之伤口疼痛不能自主活动多会产生焦虑的心情,因此术后心理护理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清醒后立刻告知手术的病人手术的情况。护士要用温和的语言告诉其手术过程很顺利,术后几天伤口可能会疼痛,过一段时间就会恢复。
手术室护士应在24h内看望病人,用亲切的语言鼓励病人,告诉其手术顺利,术后疼痛是暂时。必要时应用分散注意力、调暗室内光线、给予止痛药等方法,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
鼓励病人。对手术后生理功能破坏或致残者,心理创伤较大。要使病人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振作精神,进行功能锻炼,使其在良好的心态早日康复。如果预后不良,不宜直接将情况告诉病人,以免发生意外。
3.不同类型病人的心理护理
3.1中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
年龄不同身体康复能力和对手术治疗的恐惧程度也不尽相同。护士应根据护理程序评估不同年龄患者存在的消极心理因素,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中年病人有较大的工作与家庭压力,担心身体恢复情况,手术治疗后是否会影响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老年患者会恐惧手术过程中的疼痛感,患者之间相互鼓励可以有效减少消极情绪的产生。护士应引导同一病房内的病友互相鼓励,正确理解病情与术后康复,排除其他心理影响因素,以利身心健康的恢复。
老年患者还担心手术费用和手术效果和对家庭的不利影响,护士应在患者入院后进行自我护理教育,提高患者照顾自己的能力,熟悉周围环境。对于家庭资源缺乏的老年患者,护士应动员同事、朋友和家属来看望患者,弥补其孤独感与空虚感。术前应向患者说明手术注意事项,预期结果及术后可能会产生的不适,对于疾病负担较重的患者,应向其解释各项检查和费用支出的必要性,在允许的范围内选择价廉的药物。
3.2不同文化程度患者的心理护理
手术患者的文化程度与心理承受能力之间密切相关。在临床护理过程中,要针对患者文化程度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心理干预手段。
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有时难以理解甚或误解自己的病情、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从而产生焦虑心理。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患者,易于沟通和交流,经过积极的心理干预能够掌握排遣消极心理的基本技能。
护士要耐心向患者讲解病情,解答患者对治疗方案的疑问,针对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沟通交流方式和不同的心理干预护理,确保患者能够理解交谈内容。在谈话时要鼓励患者主动提出问题,以找出患者焦虑的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安慰和解释,使患者在术前能够得坚定的心理支持,用积极的态度来配合医疗工作,顺利完成手术,促进术后恢复。
在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过程中,护士应运用护理程序和沟通交流技巧与病人和家属进行交谈,详细观察病人的行为和表情,掌握其存在的负性心理反应。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运用心理学和护理学知识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减轻或消除病人的异常心理反应,为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减轻病人疼痛体验,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胡秋红.优质心理护理对外科择期手术患者的影响效果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2015,8(2):62-63.
[2]张吉玲.心理护理对普外科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9):103-104.
[3]兰朋霞,高淑凤.护理程序在术前心理护理中的实施要点解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8):289-290.
[4]何洪莉,陈朝芝.围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对外科手术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8):83-84.
[5]李清华.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8):260.
[6]牛祖俊.外科手术前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13):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