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天友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天津300000
摘要:建筑物作为工程主体,在施工环节和施工技术上工序繁杂、技术多样,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出现和应用,对建筑施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是在施工过程中要严加管控,更要在建筑施工图设计阶段加强各项工程环节的管控。本文围绕建筑施工图放水处理中要注意的要点,在施工工艺、工序处理、施工技术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图纸设计;建筑防水;注意事项
当前阶段,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工程项目的建筑规模不断扩大。在此情况下,建筑物的施工建设也衍生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防水施工问题,直接降低了工程项目建设使用的耐久性与可靠性。
究其原因,是建筑施工图防水设计未完全符合建筑施工质量的控制要求之一。此情况下,防水处理问题的设计控制,不仅会降低建筑物建设使用的整体质量,还会影响用户的正常生产生活质量。
为此,工程建设人员应从建筑施工图设计入手,即在明确防水处理问题施工图设计控制要点的情况下,找出实践控制的方法策略。只有将建筑施工图设计控制防水处理问题的措施应用于实践,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施工建设使用过程可能出现的防水问题。
1建筑防水设计处理的重点
1.1屋面防水在建筑防水设计中需要注意的是做好是防水材料的选取工作,同时要做好防水层被破坏的部分,加强对天沟等容易发生渗漏的位置的防水处理。
1.2防水材料的采购要注意选用能够经受住温度和结构体位移影响,具有较高应力的材料,通过实践证明,柔性防水材料在使用中普遍具有耐热、耐高温、延展性好的优势,因此在图纸设计时可优先考虑使用这一类防水材料。
同时,在设计中还要注意加强防水材料的管理要求。图纸中应注明几个要点,①严禁将防水材料暴露在空气中,采用防护手段加以保护;②采用地面砖和砂浆作为防水施工的保护层,砂浆施工时厚度大约在2cm左右;③使用细石混凝土面和砂浆面对防水层进行施工,厚度可在标准尺寸基础上下略微浮动。
1.3防水设计的重点部分还要注意一些容易收到破坏的位置,如女儿墙。这部分因为容易积水,所以一旦防水功能失效就会影响到排水,一旦排水不好,结构交接处会出现裂缝。因此,在图纸设计中,防水设计的细节要求对这些重点部分要进行仔细的处理[1]。
主要设计细节包括:
(1)女儿墙的防水设计应考虑所在区域的气温、湿度等因素;
(2)由于纵向墙体和砂浆层容易产生变形而导致列分,因此应注意将上人屋面的防水层进行加厚处理,同时女儿墙内部应进行水泥基防水涂料处理,厚度大约为1.5cm左右。
1.4对坡屋的天沟等部分的防水设计应注意,由于这部分的结构有容易漏水的部分,因此在容易发生积水的位置应加强防水护理,例如做加厚两厘米的增加层设计。对于阴阳角的设计使用一般的卷材难以达到防水要求,应加以涂膜防水处理方能奏效。在进行施工时,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材料为最佳选择。
2工程实例
以某建筑工程改造项目为例,其地下室的结构尺寸为100m×8m,主要用于设备层与停车场。该工程受所处流域的水分侵袭,再加上多雨季节的影响,防水工程的设计,应采用以下方式进行防水处理问题的设计控制。
2.1地下室的防水设计
工程地下室的防水改造设计,将刚性防水层作为防水工艺,即使用柔性防水材料,以控制结构的背水面与迎水面作用稳定性。
其中室内背水面的防水设计,应综合粘结强度与抗拉强度的作用,以解决背水面难以与基层形成粘结的问题。此过程中,当背水面的材料为卷材时,因渗入材料的水分没有抵抗力,其薄弱处易出现水泡等。
2.2厨厕间的防水设计
应先将厨厕间的饱和水渗透性作为重点控制对象,即结合淋浴间的墙身与沉箱底部的受水特点不同,进行相应的防水设计控制。此过程要遵循等级划分原则,以明确饱和水渗透设计的部位。
结合本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地面的防水设计,应在墙身上返25cm左右,将浴缸上沿上返50cm左右,将淋浴间墙身上返180cm左右,并对卫生间的墙身进行防水层涂刷处理。
此外,对于卫生间沉箱的二次排水,设计人员应进行细化控制,即结合实践确定管道集中部位的防水施工控制是否需要留有足够的空间,以保证防水层的改造设计控制能够达到目标需求。
2.3屋面防水设计
相关人员应将美观性、功能性以及构造效果,作为优化实践控制目标。由于屋面结构是受雨水影响最多且最直接的部位,因此,防水设计应综合考虑建筑的实际情况,如建设性质、特点、功能以及所处的自然环境等,来进行针对性控制。
对屋面漏水问题出现较为集中的管道屋面结构,防水设计应设置两道防水工艺,即建筑防水层与结构防水层,来提高作用于实践的效果价值。
对此过程中材料的选取,因屋面防水的重要性,应设置为一刚一柔两道防水层设计,即通过利用多种防水材料与技术的复合防水设计,来避免屋面因温差变化而产生的变形问题。
材料的选用应将变形系数,作为衡量标准,即选用数值相近的材料,如沥青、橡胶与树脂等涂料与卷材,来提高其作用于实践的耐久性、弹塑性与变形能力。
而屋面防水工程的整体设计,应遵循防排结合原则,即不仅要将堵作为控制目标,还要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控制其积水效果。
具体来说,就是设置合理的排水坡度与方式,来使其与雨水进行排离处理。由于屋面长期处在水的侵蚀环境中,因此,易发生老化或是霉烂等问题。防水设计人员应通过确定排水坡度、排水方案、屋面落水管数量以及水落口设置,来提高规划控制的精确性。
3结束语
工程项目的建设人员应从设计角度出发,解决建筑使用过程出现的防水问题。事实证明,只有与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如所处的流域环境、气候环境以及地质环境等,充分结合起来,才能将最具效用的防水设计技术作用于实践,以提高结构作用于实践的耐久性。
参考文献:
[1]贺晓琼.浅议建筑防水设计[J].价值工程,2011,30(23):92–93.
[2]喻小亮.国外建筑防水和屋面工程技术发展趋势[J].技术与市场,2016,23(12):80,82.
[3]陈镜锐.新形势下建筑施工图设计防水处理应注意的若干问题[J].建材与装饰,2016(38):85–86.
[4]杨红玉,吉临凤.PVC防水卷材在建筑上的应用[J].塑料科技,2016,44(6):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