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股沟疝应用腹横纹下小切口治疗225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小儿腹股沟疝应用腹横纹下小切口治疗225例

思一泉

思一泉(广西宾阳县妇幼保健院广西宾阳5304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应用腹横纹下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方式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25例腹股沟疝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治疗期间所采用的治疗方式不同,将225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100例,采用传统腹股沟斜切口方式行疝囊高位结扎治疗;观察组患者125例,采用腹横纹下小切口方式疝囊高位结扎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复发例数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病例数和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腹横纹下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具有创伤小、愈合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不影响美观等特点,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小儿患者腹股沟疝腹横纹下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7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7-0250-02

腹股沟疝是小儿中的常见外科疾病,研究显示其发病率约为1.5%-3.0%,大约1/2的患者在<1岁阶段多发。传统观念认为疝会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失,可不采取手术治疗。但是,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逐渐发展和大量临床研究证实,若不及时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很有可能会导致绞窄或嵌顿,危急患儿生命。临床常用的手术治疗方式有腹股沟斜切口和腹横纹下小切口等。本文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25例腹股沟疝患儿的临床资料,探究应用腹横纹下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方式和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中所涉及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25例腹股沟疝患儿,其中男孩195例,女孩30例;最大年龄5.5岁,最小年龄6个月,平均(4.56±1.03)岁;病程5.5个月-2年,平均(1.03±0.32)年;其中单侧腹股沟疝患者156例(86例右侧70例左侧),双侧腹股沟疝患者69例;临床表现为站立、用力、哭闹时出现腹部包块,其中12例患儿出现隐睾,65例患儿发生急性嵌顿,6例患儿出现交通性鞘膜积液。根据患者治疗期间所采用的不同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100例,观察组患儿125例,经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术前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的临床检查,主要包括尿常规、血常规、凝血常规、X线检查等,行静脉麻醉后取患者平卧体位。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的腹股沟斜切口方式行疝囊高位结扎治疗,沿着患儿的腹股沟管在耻骨结节上方行斜切口,长度约为3-5厘米,将腹股沟管打开,暴露出精索和提睾肌,并分离,将精索前的疝囊推向高处后结扎,复位精索,缝合切口[1]。保证疝囊推向高位,术后采用绷带进行加压包扎,治疗期间采用抗生素治疗,并加强对患儿反应的观察,术后排气后可进食。

观察组患儿采用腹横纹下小切口方式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在患儿的腹横纹处行1-2厘米的小切口,暴露精索、切开外环口,钝性分离提睾肌、固有鞘膜,避免损伤腹股沟神经[2]。找出疝囊后将其推向高处并结扎,检查好精索血管和输精管,排除积液后缝合切口。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儿的临床症状,注意观察是否有并发症发生;监测其临床生命体征,记录患儿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等,

1.4统计分析

本组研究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x-±s)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1例阴囊水肿患儿,对照组中出现3例,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两组患者均行3-10个月的随访,其中观察组中2例复发,对照组6例复发,两组患者的复发例数比较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指标对照分析(n=225,x-±s)

3.讨论

腹股沟疝临床主要表现为可复性包块,由于小儿患者的腹股沟管狭窄、短小,肠管内组织比较脆弱,含有较多内容物,哭闹时负压增高,引起肠管突入腹股沟,使之发生较窄[3],故在小儿患者中的发生率高于成年人。临床治疗腹股沟疝的主要手段是手术治疗。腹横纹下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可在不破坏腹股沟结构的情况下行手术操作,且术后感染机会小、手术时间短,疗效显著[4]。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腹横纹下小切口方式疝囊高位结扎治疗,治疗后其并发症情况和手术指标、复发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其效果。但是,行手术治疗前应注意对患儿进行全面的临床检查,明确患儿的疝囊部位,术后注意睾丸复位。

参考文献

[1]戴大江,魏学明,黄蓉蓉,等.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疗效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8(07):109-110.

[2]郭盛旗,李四明,王五永.改良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2,13(04):198-199.

[3]陈英.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应用体会——附128例原发性腹股沟疝报告[A].第五届中韩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2,15(14):106-107.

[4]孔宪忠,李凤志,靳银昌,等.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38例临床分析[A].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临床医学专业委员会外科专业、护理专业2012年会论文汇编[C].2012,20(17):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