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市仁化县城市园林管理所东韶关5123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意识越来越强烈,而把传统文化应用到建筑规划设计中,能极大的提高建筑的社会价值,本文就此展开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建筑规划设计,传统文化,应用
一、前言
中国传统文化久远而深厚,反映了独特的民族文化,综合体现了各个民族传统的思想观念。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物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容易被人们所认同并接受,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建筑风格也不尽相同。总的来说,建筑规划设计的特色化发展趋势是来自传统文化的影响,其规划设计的思想和灵感都来自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二、传统是什么
当下的中国,我们正处在社会文化的一个剧烈的变化和转型期,我们对于我们的传统存在怀疑,我们对于我们现存的价值观存在怀疑,我们对未来的发展存在怀疑,但我们却不遗余力地承认并用实践来证明这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的建筑越来越相同,我们的城市越来越单一,我们分不清我们是在南京还是在北京,我们把北京建设成了傲立于世界的现代化都市,但我们却发现,真正能让我们发现自己所在的是七朝古都的建筑越来越少,是央视大楼和国家大剧院吗?还是胡同里的四合院和国子监的两座牌楼?不管中国经历多少春秋冬夏,不管中国历经多少惊天巨变,有一些传统深深根植于中华大地,它们对于我们来说,对于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来说,都起着相同的作用,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传统的气质并不是简简单单的怀旧,它是我们的根,是哺育我们的土壤,如果你要向高空处成长,如果你要枝繁叶茂,我们离不开传统这片沃土,我们离不开紧连土壤的根,无论我们长得再高,长得再壮,我们依然要与传统共度春秋冬夏,共同吞吐于自然之间,我们仰望星空的同时,我们也要脚踏实地。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建筑规划设计的影响
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建筑规划设计逐渐成为建筑行业争论的热点,为了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很多城市建筑的规划效果几乎相同,没有明显的差别,也不能将城市的民族文化体现出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不仅仅对物质享受有很高的要求,对精神世界的享受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建筑规划设计中,不仅能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还能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通过建筑将各地区的文化特色显示出来。
中国传统文化对建筑规划设计的整体布局有很大的影响,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在进行建筑规划设计时,考虑的因素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有的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会考虑环境、日照、文化等因素,而有的设计师在带有一些迷信风水思想,还有的设计师会对古代哲学、美学等进行考虑。中国传统建筑四合院是传统文化的象征,体现了传统的建筑居住思想观念,四合院的布局对外具有防御气候环境变化,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对内能营造良好的环境,同时还能将地区的传统文化体现出来。对于现代建筑,这些思想虽然看起来很平常,但对现代建筑的影响十分深远。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传统的人文思想对建筑的审美观念有极大的影响,如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在建筑规划设计中体现为对外自由,对内严格封闭;禅宗的“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思想在建筑规划设计中体现为亲近自然,在生活节奏十分快的城市中,人们越来越希望接近自然,远离喧闹的城市,因此,这种思想很容易受到人们的赞赏;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对建筑规划设计也有很深的影响,国家大剧院就是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设计出来的,这种看似无为,实则贴切自然的思想,使得建筑物的空间和形式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四、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1.与地区的建筑或者民居建筑的关联
对现代建筑设计理念而言,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相融合,主要表现在建筑设计的空间和具体形式上,并且总是和同一地域的建筑设计理念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一般而言,同一地域的民居,家族大院和园林等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实践,都有很大的相似性。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并且是多民族聚居的大家庭。因此传统文化多种多样,色彩斑斓,并且各具特色。在这种大的环境下,中国建筑设计理念也体现出较为明显的地域性。
2.与官式建筑或者与非当地地方建筑的关联
上世纪初,中国建筑设计人员对建筑设计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即将西方理念下的建筑理念和中国传统建筑设计元素相结合。例如天津、广州等地的洋楼的屋檐上,会有类似中国殿宇的飞檐、拱形设计等。人民大会堂在建设时,设计者就融入了传统建筑文化中大屋顶式的建筑理念。这些创新曾经获得较为良好的收效,并且实现了成本降低、与周围环境友好的发展。但是,由于当时政治动乱,经济凋敝,无法承受建设成本和达到施工的技术要求,因此很多设计也没有达到原有预期的效果。
3.复原性、重建性建筑与传统建筑文化之间的关联
为恢复城市历史原貌,更好继承传统文化,很多城市采用了在城市接到两侧重建或移建原有建筑,或者是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维护和整修,这样至少在外表上能够实现对历史原貌的复原。而部分城市探索出的新的方法,现在被广为重并,受到建筑业界的好评。即结合原有建筑理念和建筑特色,在原有建筑遗址上进行部分修复,并融入现代元素,使其呈现历史与现代,古典与当代的完美结合。这一措施在保留了历史遗迹的基础上,又融入了现代文明元素,因此收到良好的效果,并被很多城市所借鉴。
(1)群体性建筑重建。复原古建筑,古书和文献记载是一手资料,也是最有信服力的资料。一般建筑的修复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行。但有时文献记载不完全或信息失真,因此往往需要结合传统建筑理念,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规划复原。天津鼓楼的复原,是在建筑复原中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一个例子。天津鼓楼复原,不仅将其进行较为完整的复原,并在其周边设计修建了商业中心。商业中心吸引人流的能力很强,而且可以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天津市的做法,不仅使历史古迹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护,而且吸引人流。从另一个侧面,也促进了历史传统文化的进一步传承和发扬,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2)单体性建筑重建。除了群体性建筑的复原重建之外,单体性建筑的设计重建,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武汉黄鹤楼的复原,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理念,最大限度地回复历史原貌的例子。其完全保持了原汁原味的“九省通衢”历史文化特色。而时代总是在进步,建筑理念也是在不断发展的。因此,建筑学界普遍认为,恢复历史原貌,离不开对其进行创新。
4.模仿性建筑--新型的、新兴“历史文化名城”
为提高自身知名度,增强历史厚重感,很多城市在挖掘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大力宣传历史名人,并兴建故居、纪念馆等,纪念这些当地名人。这样一来,既可以发扬历史文化,又增强了市民的自豪感,再有就是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复建方法。
结束语
作为建筑师对于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理解,不能仅认识在形式层面上,而需要透彻理解和领悟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将这种感悟升华极至,转化成一种精神,一种寓无形于有形的精神。只有这样,建筑符号语言才能在不断再生中使文脉得以延续,传统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中才有正确的表达方式,才能设计出具有自己风格、具有民族精神的优秀作品。
参考文献
[1]文丽丽,传统文化因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门窗,2014/01
[2]罗仕棋,建筑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应用分析[J],福建建材,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