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湖南长沙410004
摘要:混凝土结构病害对水利作业产生不利影响,降低了整个水利区域作业的安全系数,阻碍了水利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新时期国家对水利建造质量提出严格标准,重点解决水利病害是施工建设关键点,混凝土结构病害是主要施工处理对象。本文分析了混凝土结构主要病害风险,提出符合水利工程建设要求的抢修施工方案,构建现代化水利工程调度运行系统。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病害;抢修
当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面临着技术性挑战,各种工程结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隐患,导致水利工程综合性能失去应有作用。随着工程建设理念优化发展,混凝土结构病害问题得到了广泛重视,拟定技术方案处理混凝土结构病害是不可缺少的。因此,施工单位要根据混凝土病害心事,提出切实可行的抢修处理措施,避免病害扩大对水利工程造成更大的危害性。
一、混凝土结构病害
混凝土结构水利工程主要形式,由于混凝土结构特殊性,实际水利使用期间面临着诸多病害风险,导致水利工程整体耐久性能减弱。据调查,我国水利工程使用10-15年,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现象,裂缝、沉降等是主要病害,软土区水利工程会有大面积沉降或局部坍塌等问题。从水利安全角度出发,必须要注重病害防治及养护处理。
1、裂缝。裂缝是材料的不连续现象,属于物理性病害,是水工混凝土耐久性的首要影响因素。对于水库蓄水发电和灌溉来说,挡水混凝土结构的裂缝会直接引起渗漏,如果渗漏量达到一定程度,就直接危及工程的蓄水能力;对于混凝土重力坝来说,如果裂缝达到一定贯穿深度和宽度,会引起坝体扬压力的急剧增长,削弱坝体的抗滑能力,对结构抗震非常不利,甚至会对整个坝体的结构稳定和安全造成威胁。
2、冻胀。一般认为,在温度正负交替过程中,混凝土微孔中的水成为结冰或过冷的水,体积膨胀产生冻胀压力,过冷的水迁移产生渗透压力,当两者的附加作用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就遭受破坏。所以说冻胀破坏是一种物理性破坏,在我国的北方地区,水工混凝土受到这种破坏的情况比较严重。受冻融作用的影响,混凝土会变得酥松、鼓包、开裂,甚至层状剥落,使建筑物失去作用,进而对建筑物整体稳定造成影响。
3、冲磨。冲磨主要是水流中的泥沙作用,我国河流多泥沙,和高速水流一起运动时磨蚀直接接触或临近的混凝土。空蚀是水工泄水建筑物工作中的水流的一种特有现象,混凝土局部受到不规则的挤压变形而产生破坏。所以冲磨和空蚀都属于物理性病害。一般地,冲磨和空蚀是交替而又相互促进的,造成混凝土表面粗骨料裸露,混凝土表面凸凹不平,产生坑洞,进而造成钢筋外露和钢筋锈蚀。
4、侵蚀。侵蚀主要是环境水质对水工混凝土的危害,这也是一种化学病害,虽然不是特别普遍,但有些工程却受害很深。比如,环境水中的SO42-离子与混凝土中的Ca(OH)2反应生成CaSO4时,产生第一次体积膨胀,CaSO4又与混凝土中的C3A反应生成硫铝酸钙,产生第二次体积膨胀,巨大的膨胀应力导致混凝土胀裂、变酥,甚至变成粉末状。另一个就是氯盐的渗入,当混凝土结构处于含有氯盐的海水、岩土或空气环境中时,氯离子也会从混凝土表面逐渐扩散到钢筋表面并使钢筋脱钝而锈蚀。
三、混凝土结构抢修处理方式
混凝土是现代水利工程常用结构方式,以混凝土为支撑结构筑造水利工程设施,满足了区域水利工程行驶要求。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混凝土结构使用阶段出现了多种病害,损坏了结构的完整性,导致水利工程运行受阻。现阶段,水利工程混凝土结构抢修施工处理,需重视极大特征,如图2,具体方式如下:
1、稳定性。混凝土是水利工程设施的核心结构,保持结构稳定是维持水利运行安全的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混凝土结构呈现了多种不同的病害现象,不仅削弱了水利工程结构的完整性,也破坏了水利工程作业的安全性。抢修施工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维持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避免受到外界因素而出现裂缝问题。例如,冬季施工环境下,对混凝土结构设置局部垫层作为保护,可以增强抗冻抗寒的能力,从而改善结构的使用性能。
2、实用性。为了避免病害产生的不利影响,工程单位必须注重混凝土结构病害防治及养护施工处理,提出切实可行的水利工程结构改造方案,为水利创造更加优越的工程环境。混凝土结构由垫层、基层及面层构成。一般来说,混凝土结构加固施工中,要保证混凝土结构具备充足的抗冲刷能力、刚度、抗变形能力强,这样才能维持结构的坚实、平整,提高整个混凝土结构的应用性能。
3、防护性。随着地区水利工程优化改进,强化混凝土水利工程结构性能是必然要求,这与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指标相互关联,也是国家对地方水利事业发展提出的明确规定。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结构是与水利承载直接接触的结构,承载着各种因素产生的重力荷载,与水利工程使用性能是密切相关的。目前,加铺沥青层是比较先进的技术,可以缓解裂缝尖端的应力集中现象,因而能起到较明显的防裂作用。
4、抗害性。随着水利行业快速发展,我国混凝土结构工程数量持续增多,为地方水利运行提供了保障。为了避免病害产生的不利影响,应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处理方法,同时调整维修与养护方式,不断巩固混凝土结构层的可利用性能。除了根据混凝土结构层执行病害处理工艺外,还可采用加铺沥层技术固化结构,增强整个水利工程的抗害能力。抢修施工中,要考虑混凝土结构抗害能力要求,提出切实可行的抢修处理措施。
四、常见混凝土结构综合养护方法
尽管混凝土结构类型越来越多,实际水利作业期间依旧面临着病害风险,影响了水利工程的应用价值。混凝土结构病害是一大隐患,处理不当会对水利安全产生危险,也制约了水利工程项目投资收益增长。无论从安全性或实用性角度考虑,必须对水利工程采取可行的施工工艺,降低病害造成的安全风险。
1、分类养护。基于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水平逐渐提高,对水利工程病险实施病害处理是不可缺少的,同时配合日常综合养护方案,可全面增强混凝土结构抗病害能力。施工单位可采用分层加固事故、加铺沥青层等技术方案,进一步优化水利工程结构性能状态。同时,对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连续配筋等水利工程,也要注重日常使用期间的综合养护处理,避免病害造成的各种安全隐患。
2、综合养护。混凝土结构坚固耐用,能适应现代高速、重载而繁密的汽车运输的要求,养护维修费用也少,所以在飞机场跑道、高速水利工程、干线水利工程、城市、厂矿以及停车站场上采用较多。针对混凝土结构存在的病害问题,不仅要从施工技术方面进行综合处理,还要考虑水利工程使用期间的综合养护,综合保障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为区域水利建设提供多层次保障。
结论
混凝土结构是水利工程重点构成,混凝土病害对整个工程性能均有不利影响,优化混凝土施工工艺是解决病害问题的关键措施。施工单位要结合现场作业条件,对水利工程混凝土结构采取切实可行的抢修施工方法。同时,对病险结构实施可行的防护方案,提高混凝土结构抗害性能,增强水利工程总体承载力,进而满足了现代水利系统调度作业需求。
参考文献:
[1]李淑春,刁波,叶英华.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混凝土损伤本构模型[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6(04).
[2]顾轶东,林维正,苏航.冲击回波法在混凝土无损检测中的应用[J].无损检测.2004(09).
[3]陈维江,付国群,赵德海,鲍志强,孙志恒,鲁一晖.先进无损检测设备及其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J].水利水电技术.2004(08).
[4]王法刚,肖国强,尹健民.探地雷达在隧道衬砌混凝土质量检测中的应用[J].岩土力学.2003(S1).
[5]王时越,张立翔,徐人平,赵造东.混凝土疲劳刚度衰减规律试验研究[J].力学与实践.20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