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互动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2

情景互动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罗媛聂利华

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广东珠海519000

摘要:情景互动训练联合常规综合康复训练更有利于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运动功能。

关键词:脑性瘫痪;情景互动;运动功能

脑性瘫痪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这种症候群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1〕。是儿童发育过程中最主要的致残性疾病之一,痉挛性脑瘫是其最常见的类型,下肢运动功能障碍尤为突出,直接影响患儿的步行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本文研究主要针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下肢运动功能,根据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分级水平设定训练项目,探讨情景互动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为脑瘫患儿康复治疗提供有意义的指导。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6年4月起进入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就诊治疗的脑瘫患儿,参照2014年全国儿童脑瘫康复会议制定的标准,诊断为痉挛型儿童脑瘫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淮:①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评分为I-III级者;②人院时年龄≥2岁、韦氏智力量表言语智商不低于60;③能够理解和听从指令并配合训练者;④监护人及患儿对试验方法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其他影响步行能力的神经肌肉和骨关节疾病等因素②伴有癫痫发作、心肺疾病等;③听理解困难无法配合康复治疗者。

1.2病例分组

患儿人院后完成临床检查和初期康复评定后,由主治医生治疗师共同根据评定结果制定治疗方案后,进入康复治疗实施。将研究对象按年龄、GMFCSⅠ级、Ⅱ级、Ⅲ级水平分层,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8例。

1.3治疗内容

按照正常儿童的运动发育规律及患儿的实际运动能力,对照组患儿采用综合康复训练,常规PT训练(以Bobath为主,配合其他神经易化技术),作业治疗(OT)、针灸、推拿、感觉统合训练,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各治疗项目均为30min,1次/日。

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项目的基础上,加入情景互动项目。每天30分钟,由家长陪同,治疗师指导,选择合适的训练项目,电脑终端控制,投影仪投射到地面,患儿通过踩踏地板,进行游戏,辅助有多到少,训练下肢的运动协调能力。

1.4效果评定指标

1.4.1CSS综合痉挛量表〔2〕由加拿大学者Levin和Hui-chan提出[45]。根据检查跟腱反射、踝跖屈肌群张力和踝阵挛的情况判定痉挛程度,三项分别按规定记分,总分按如下标准判定痉挛的有无和痉挛程度。判断标准:7分以下:无痉挛;7—9分(不含7分):轻度痉挛;10—12分:中度痉挛;13—16分:重度痉挛

1.4.2粗大运动功能测试〔3〕:GMFM-88,88项,分为卧位与翻身总分51分、坐位总分60分、爬与跪总分42、站立总分39、步行跑跳总分72等5个分区测评。

1.4.3、PDMS-MS〔4〕:PDMS粗大运动部分适用于评定6—72个月的所有儿童(包括各种原因导致的运动发育障碍儿童)的运动发育水平,对12个月以后的患儿PDMS评估分固定总分60分、移动总分178分、操作总分48分等3个区。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分别分析治疗前后及不同治疗组间的疗效,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组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改善的比较及训练后两组间运动功能改善的比较均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结果

两组患儿下肢运动功能评定比较,治疗前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88站立、步行跑跳、CSS综合痉挛量表、PDMS-MS治疗前差异无明显差别(P>O.O5)。康复治疗后,实验组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O.O1),对照组下肢运动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P<O.O5),实验组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O.O5)。见下表。

3、讨论

痉挛型脑瘫主要功能障碍是因肌张力增高出现的异常姿势,使患儿四肢及躯干的关节活动范围降低,并引起软组织的挛缩造成畸形,影响患儿的步行能力。其治疗原则是降低肌张力,抑制异常姿势,调动患儿的主动运动,提高平衡协调能力,鼓励患儿自主活动,诱发随意的、分离性的活动。

在本研究中,对照组患儿主要采用以PT为主的常规综合康复治疗方法,通过治疗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下肢运动得到了较大的提高。PT训练主要采用Bobath疗法,根据儿童正常发育的顺序,利用各种易化促通等手技,抑制异常姿势和运动模式,促通正常运动模式对脑瘫患儿进行治疗,其主要方法手法有:①反射性抑制手法;②关键点的控制;③促进姿势反射的方法;④叩击手法。具体程序包括:抬头训练、翻身训练、坐位训练、爬行训练、站立训练和行走训练〔5〕。

情景互动康复治疗训练方法是采用最新的计算机图形与图像技术,患儿被放置在一个虚拟的环境,通过抠相技术,把游戏通过投影仪投射放大到地面上,使患儿可在地面上看到虚拟图出现,根据屏幕中情景的变化和提示做各种动作,以保持屏幕中情景模式的继续,直到最终完成训练目标。脑瘫儿童同样具有儿童的天性,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引导、诱发,不断感知、感受、反复学习和实践,从而建立正常模式,促进身心发育。游戏是患儿学习的最好途径,在康复训练中贯穿游戏,使治疗活动更有趣味,增加脑瘫儿童康复训练的兴趣和主动性。情景互动训练结合游戏的同时,采用听觉、视觉、本体感觉刺激患儿,能够诱发其主动运动下肢,完成各种踩踏游戏。脑科学研究者提出,儿童游戏的早期经验使脑成形并使其具有独特的神经结构,对儿童的智力水平起重要作用。该训练介于训练与真实生活之间,有利于脑瘫儿童把所学的技能转移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综上所述,痉挛型儿童脑瘫的下肢功能是引起日常生活障碍的原因之一,情景互动训练结合常规综合康复训练,能够调动患儿主动运动的积极性,提高下肢运动功能,结果可指导儿童脑瘫的临床康复训练。

参考文献:

1、唐久来邹丽萍等,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2015)第一部分[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7):747-753

2、陈秀洁姜志梅等,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2015)第三部分[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9):972-978

3、史惟廖元贵等,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与Peabody粗大运动发育量表在脑性瘫痪康复疗效评估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4;10(7):423-424

4、吴卫红郝文哲等,脑瘫儿童常用评估量表及其应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6(7):601-603

5、唐强,临床康复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5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