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湖北武汉430022
【摘要】目的分析并改进连接以及分离静脉输液港蝶翼针的方法,设计分离蝶翼针操作时使用的安全防护设备,从而降低此操作针刺伤发生率。方法通过自制调查问卷,收集我科三个病区64名护理人员2015全年在改进连接以及分离蝶翼针操作前后的针刺伤发生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改进措施前后针刺伤发生率以及针刺伤护士百分比比较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通过改进连接静脉输液港蝶翼针的技巧,设计新型的安全防护设备,进一步强化职业防范安全体系,降低了此操作过程中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机率,一定程度保护了临床护理人员的安全。
【关键词】输液港;蝶翼针;针刺伤
近年来,被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逐年递增,术后化学治疗成为必不可少的手段,因此PICC在临床运用十分广泛[1],其弊端是管道维护需每周一次,并常出现外周置管并发症。而静脉输液港[2]的出现解决了此类问题,为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便利。植人式静脉输液港(VenousAccessPort,VAP),又称植入式中央静脉导管系(CentralVenousPortAccessSystem,CVPAS),是一种可植人皮下长期留置在体内的静脉输液装置,主要由注射座和静脉导管组成,可用于输注各种药物、补允液体、营养支持治疗、输血、血样采集等[3-4]。我科于2014年底引进此新技术,处于初期使用阶段,在连接静脉输液港进行治疗时,由于护理人员操作方面的不便,以及连接静脉输液港的蝶翼针的针体为带钢针体,导致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连接静脉输液港,以及化疗周期结束分离静脉输液港蝶翼针时发生针刺伤的几率较大(43.37%),针刺伤是临床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最直接也是最危急的途径,在临床工作中却很常见,为降低护士在此操作中发生针刺伤的风险,研究者根据临床现状,进行改进操作方法及设计相关防护设备这两方面进行研究,并探讨实际可行性。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1.1.1我科自2015年一月至2015年六月三个病区总共收治进行静脉输液港治疗患者共196名,其中每位患者仅需进行蝶翼针连接以及分离各一次,且均为化疗使用,故每一位行静脉输液港治疗患者记为“连接蝶翼针”一人次操作,“分离蝶翼针”一人次操作。本科室三个病区护士总数为64人。
1.1.2改进方法之后我科自2015年七月至2015年十二月三个病区总共收治进行静脉输液港治疗患者共159名,同理每一位行静脉输液港治疗患者记为“连接蝶翼针”一人次操作,“分离蝶翼针”一人次操作。本科室三个病区护士总数为64人。
1.2研究方法
1.2.1设计“固定神器”,整合护理操作技术
运用新方法之前,护理人员在分离静脉输液港蝶翼针的时候多是采用的一手的食指与中指固定住港座,另一只手拔针,由于蝶翼针与港座贴合极其紧密,在拔针的时候经常会被刺伤固定端的手指,文献提示患者化疗疗程结束,拔出蝶翼针的瞬间,尤其是第一次安置静脉输液港初次拔针是此操作针刺伤发生的主要节点[5]。在现有的条件下,本人拟用日常生活中缝衣服用的顶针的技巧,设计出一个可以防护针刺伤的“硅胶套环钳”,设计如图:
设计说明:此套环材质的手柄选用硬塑材质,套环选用软硅胶材质,套环中间为空隙,当护理人员分离静脉输液港蝶翼针的时候,将此套环套住静脉输液港穿刺部位的港座处,一只手握住手柄处,妥善固定,这样拔针时即可避免由于拔出的反压力回弹刺伤非操作手。
在此基础上,研究者通过临床观察,总结并整合现有操作规范,经过护理部示教室审核并回馈后,于2015年7月我科进行重点培训静脉输液港蝶翼针连接新方法,将分离蝶翼针操作初步归纳为以下4个操作步骤:
1.2.1.1接到医嘱,双人核对后,评估患者,并向患者解释此次化疗结束出院,需要拔出针头,保证患者化疗间歇期的生活质量。
1.2.1.2用物准备:护理车及治疗盘,手套,胶布,棉签(尽量选择大头棉签),利器盒。
1.2.1.3洗手戴口罩,再次双人核对医嘱后,备用物至床头,并再次向患者合理解释,得到配合,撕开固定在针头外的无菌贴膜,将以穿刺点为中心的皮肤进行0.5%活力碘消毒,消毒直径8-10cm,消毒区域自然待干。
1.2.1.4拔针:①戴清洁手套,非惯用手用“硅胶套环钳”将静脉输液港固定,钳松紧度以固定静脉输液港并患者舒适为宜。②惯用手大拇指与食指拿捏固定好无损伤针的蝶翼,手腕悬空患者轻胸骨前,嘱患者深呼吸放松心情,均匀掌控力度将针拔出,将拔出的针头置于利器盒中。③分离钳,用棉签轻压穿刺点。
1.2.2强化职业防范安全体系
针刺伤是造成临床护理人员医源性感染的重要原因[6]。科室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在岗学习培训,增加护理人员的职业防范意识,规范相关操作,掌握操作流程及“针刺伤应急预案”,将对临床护理人员的伤害减少到最低。
1.3统计方法统计改进前后此操作发生针刺伤时间的相关所得数据,运用Excel制作表格以及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改进措施之前
调查中,因连接蝶翼针导致针刺伤发生4人次,未发生192人次,共计196人次,发生率为2.04%;其中2名护士发生针刺伤,护士总数64人,发生率为3.13%;因分离蝶翼针导致针刺伤发生85人次,未发生111人次,共计196人次,发生率为43.37%;其中27名护士发生针刺伤,护士总数64人,发生率为42.19%。基本情况见表2.1。
2.3改进前后统计分析数据对比
改进前后统计所得数据比较,分离蝶翼针针刺伤发生率大于连接蝶翼针针刺伤发生率,所以分离蝶翼针环节更需要临床工作人员重视,而改进措施之后针刺伤发生率以及针刺伤护士百分比降低明显,并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基本情况见表2.3。
3结论
对于长期化疗患者,静脉输液港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痛苦,增加了患者满意度,而连接蝶翼针时针刺伤较高的发生率不容忽视。针刺伤大大增加了临床护理人员罹患医源性感染的风险,其中,国内大样本调查结果显示,每年针刺伤护士比高达80.6%[7],远高于美国Ho-moryHB的针刺伤年发生率61.1%[8]。
医疗进步的同时,临床护理人员的安全也需要得到保障,新型医疗设备出现的同时,随之而来更是需要新业务新技术甚至是新观念的更新,这就需要临床医务人员敏锐的观察,细心的分析,谨慎的态度。通过设计新型操作工具,改进操作流程,强化职业防范安全体系,我科此项操作针刺伤发生率大幅降低。
参考文献
[1]叶昱.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J].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6(1):48-50.
[2]宋慧娟,厉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应用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0):785-786.
[3]Raad.I.intravascularcatheter-relatedinfections[J].Lancet,1998,35(l):893-898.
[4]乔爱珍,朱秋红,马威.输血后静脉输液港所需冲洗液量的体外试验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6,2-(9):785-789.
[5]杨丽娜,宋锦平,向代群,等.护理操作技术的难度评价及应用探索[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4):3910-3912.
[6]吴安华,任南,吕一欣,等.护士面临针刺伤的危害及其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7):525-526.
[7]Investigationofneedlestickinjuriesamongclinicalnurses/MAOXiuying,WUXinjuan,YULimei,etal//ChineseJournalofNursing,-2003,38(6):422
[8]HomoryBH.Underreportingofneedlestickinjuriesinauniversityhospital.AmJInfectControl,1983,11:174-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