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杨浦地区幽门螺旋杆菌现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上海市杨浦地区幽门螺旋杆菌现状分析

陈莉

陈莉(上海市杨浦区中医医院200090)

【摘要】目的调查来我院就诊的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情况,以分析杨浦地区不同年龄、性别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情况,做好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的预防工作。结果2011年和2012年上海市杨浦地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率分别为42.97%与47.43%,低于全国成人55%-59%的平均水平。2011年1252患者中阳性者有538人,约占42.97%。2012年1653患者中阳性者有784人,约占47.43%。结论上海市杨浦地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率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不属于易感地区,但2012年中、青年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率有上升趋势,由于幽门螺旋杆菌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因此仍须加强预防工作。

【关键词】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率中青年预防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5-0227-02

幽门螺旋杆菌是消化道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及慢性活动性胃炎的重要致病因素,也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第一致癌源,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疾病。由于幽门螺旋杆菌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且人们的认知程度并不是很高,及时诊断和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是阻断胃反复发作和治愈胃病的前提。运用碳14呼气试验对2011年和2012年的来我院就诊的上消化道疾病患者进行Hp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2011年和2012年到上海市杨浦区中医医院因为上消化道疾病而来就诊的患者。2011年共1252名,其中男645名,女607名;2012年共1653名,其中男852名,女801名。

二、标本收集

要求受检者于早上空腹时或餐后3小时以后受检,受检之前漱口。用200m凉水或温水送服14C-尿素胶囊一粒。静坐15分钟后,受检者用一次性吹气管向装有集气剂(含氢氧化海胺2mmol/l)闪烁瓶中吹气,集气剂的指示剂由红色变成无色即停止吹气,再将吹气完的样品交给医生检测。

三、仪器和试剂

采用深圳市中核海得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检测仪和尿素14C呼气试剂盒,试剂盒

内含14C-尿素胶囊,每粒含14C-尿素luCi和装有集气剂2.0ml/瓶(含氢氧化海胺2mmol/l)闪烁瓶。

四、方法

将闪烁瓶中加入4.5ml闪烁液,混匀,插入检测盘中进行检测。当14C检测值为100-200时即为可疑;当14C检测值>200时即为阳性。

五、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011年和2012年来我院接受检查的患者中阳性率检测结果见表1、表2。2年接受Hp检查的患者中男、女之间Hp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年感染Hp患者总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1年和2012年各年龄组患者间Hp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2011年上海市杨浦地区不同年龄、性别Hp感染阳性率

表22012年上海市杨浦地区不同年龄、性别Hp感染阳性率

讨论

2011年和2012年接受Hp检查的患者中男、女之间Hp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1和2012年感染Hp的患者均低于全国成人55%-59%的平均水平,2年感染Hp患者总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2年患者比2011年患者感染Hp阳性率稍有增加。2011年各年龄组患者间Hp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12年各年龄组患者间Hp阳性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2011和2012年变化趋势均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50-59年龄段阳性率最高,而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在20-29和30-39这二个年龄段的Hp阳性率均呈增长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虽然上海市杨浦地区Hp感染稍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不属于易感地区,但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中青年患者的Hp阳性率有上升趋势。Hp感染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流行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分析原因可能由于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年轻人习惯于快餐文化,减少了在家里用餐的时间,在外出就餐时增加了幽门螺旋杆菌“口-口”“胃-口”的传播机会,为Hp感染提供了途径。因此,Hp感染的防治工作任重道远,加强对Hp感染的宣教工作和防治工作至关重要,同时也要分清Hp感染与其他疾病有无相关联系。

参考文献

[1]陈寿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M﹞.见潘国宗,曹世植主编.现代消化病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9663.

[2]沈祖尧.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播﹝J﹞胃肠病学,1997;2(3):173.

[3]郑有贵,刘东屏,付宝玉.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150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结果分析﹝J﹞.华人消化杂志,1998,6S:502.

[4]胡伏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诊疗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