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作业呢?《现代汉语词典》中仅用了十个字对其解释——教师给学生布置的功课。什么又是“数学作业的有效性”呢?我并没有找到对其简明扼要的解释,但是在对其如层层剥茧般的论述中,对于“数学作业的有效性”我的理解是——发挥数学作业的最大价值。我记得曾经有人这样告诉过我:“如果哪一天,你的学生喜欢完成你布置的作业,那么你的教学至少成功了一半。”不管这句话是否有失偏颇,但我想它至少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现实:写作业对学生来说,他们体验更多的不是学习的乐趣,而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完成数学作业,让数学作业发挥其真正的价值,教学中我常常思考,同时也将这种思考在实践中进行尝试。
一、设计生活化作业
《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区,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并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比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容积单位升和毫升”以后,我改变以往给学生布置大量的单位换算题目的一贯做法,而是鼓励学生回家以后到生活中去搜集各种标有容积的生活用品,并提出自己的感想或发现。由于是自己去搜集、自己去发现,学生们兴趣盎然,作业成果也非常丰富。以下是一位学生的作业情况。
我的调查:一瓶花生油:净含量5升
一瓶啤酒:净含量470毫升
一袋鲜奶:净含量220毫升
一瓶矿泉水:净含量500毫升
一大盒果汁:净含量1升
我的发现:
1、这些物品上都标有“净含量”这个词,我通过询问妈妈了解到“净含量”就是容器内装的物体的体积,不包括外面的包装的体积。
2、我发现凡是盛液体的容器,上面都标有容器的容积是多少。
3、我发现平时一些比较小的容器,比如酸奶瓶、饮料瓶、酒瓶等都是用“毫升”做单位;而一些比较大的容器比如油桶、纯净水桶的呢过,都是用“升”做单位。
当然,把作业的自主权交给学生手里,需要我们教师提前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比如要搞好家校沟通工作,因为有些时候是需要家长的配合才能完成的。另外还要做好方法指导工作,比如上面提到的作业,我就事先告诉学生到哪里搜集(如家里的厨房、外面的商店、也可以到网络上搜集),搜集来的信息要做好记录,并分类整理,通过比较或是询问家长,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最后还要做好反馈工作,因为这样的作业对于教师来说是难批阅和评价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成果展示的兴衰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二、设计实验性作业
新课程也倡导学生积极探究,获取信息。实验型作业是激发学生探究意识较好的选择,尤其是对中上等水平的学生。
例如,在学习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后,我布置了如下作业,准备一个圆柱体的杯子,测量相关数据,解决下面的问题:
(1)它放在桌面上占多大的地方?
(2)如果把它放倒,滚动两圈,压过了多少平方厘米的桌面?
(3)如果盛满水,水的体积是多少?
(4)你能用这个杯子测量出一个小石子的体积吗?
这四个问题把底面积、侧面积、容积与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等知识串联起来,既巩固了新知,又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研究的能力。
三、设计开放性的作业
《新课标》指出,“从生活中来的数学才是‘活’的数学,有意义的数学。”所以在设计作业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具有生活化的作业,要让学生喜闻乐见。因此在家庭作业的设计中,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适度地引入一些具有开放性的题目。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形成,而且可以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形成积极的探索。比如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后,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
(1)去超市找一找1千克重的物品有哪些?
(2)调查几种你感兴趣的商品的质量。
(3)和爸爸妈妈一起先猜猜1千克的大豆大约有多少粒?然后称一称、数一数。
这样的不仅夯实了“1千克”在学生头脑中的表象,同时也让学生在生活中认识和感受到了更多的质量,“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样的作业学生非常愿意完成。
四、设计专题性作业
此外还可以设计专题性作业。比如教学“年、月、日”,知识点看似不多,但综合在一起学生就感觉困难重重。对这部分知识的巩固如何从一道道填空、判断、选择题中跳出来呢?我布置了“制作年历”的作业,对三年级学生而言这项作业着实是个挑战,所以我会和学生一起讨论如何制作年历,集思广益后学生知道制作年历应该注意的问题,如版式、这一年的1月1日是星期几,每一周的布置,二月份的天数等等。专题性作业是一种时间相对比较长的作业,强调知识的综合运用,注重学习经验的累积。可以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习数学、应用数学。
在我看来,“数学作业的有效性”不是设计的与众不同、新颖独特这些外显特征。有时候,一些常见的题目只要稍作改动就行;有时候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或许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新课程,需要我们改变教学行为方式,不能再“削足适履”,而要更好地“量体裁衣”。如果说,“以学定教”使我们的课堂转型,那么“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也将使我们的作业转型。一节课起于备课,止于作业,在起止之中,我相信,“教者有所思,学者必得益。”